灵武地域广阔,山川相济,总面积3540平方公里。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在这片沃土上生长着甘草、枸杞、苦豆子等名贵中草药。除此之外,灵武的资源极为丰富,除贮藏极为丰富的煤之外,还有陶土、石膏、石英等矿产分布在磁窑堡、马家滩、白土岗一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灵武的很多土特产参加了广州商品交易会、西部商品交易会。灵武的土特产物美价廉,极有特色,近几年在商品进出口贸易中,知名度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土特产飞越太平洋、大西洋,走进许多国家,促进了灵武经济的发展,为灵武赢得了声誉。
“黄衣国老”———甘草甘草是灵武的特产之一,素有“黄宝”之称。灵武的甘草主要分布在磁窑堡、白土岗、五里坡、临河、东塔、杜木桥及马家滩与盐池交界的地方。
甘草是一种野生的豆科类植物,其主根可长达二三米,因含有丰富的糖分,味甚甘,故得名甘草。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甘草列为药之上乘。南北朝时医药家陶弘景将其尊为“国老”,并说:“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钟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甘草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中草药,它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补气和中,主治脾胃虚弱、咳嗽、咽痛、痈疽、小儿胎毒等病症,还能起到抗溃疡、抗炎症、降血压、降血脂、中枢抑制、抗肿瘤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固沙。灵武在毛乌苏沙漠的边缘,属半山半川的地区,甘草贮藏量很丰富,挖出的甘草皮细、色红、黏性足、味纯甜,质量非常好,几十年来,销往全国各地。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由于生活所迫,我和兄长们一块上山挖过甘草。那些年由于人少草密,一天挖十几斤甘草并不是难事。特别是在灵武东山一带,甘草生在浅土层,味纯正、含糖量高、根须长,是做中成药的最佳配料。近些年来人们无计划地挖掘,尤其是甘肃、内蒙古一带的外来人,掠夺性地采挖,使草原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灵武磁窑堡及盐池一带,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加,每年春季沙尘暴特别严重。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审议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对非法在草原上采挖野生甘草等固沙野生植物的,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为了使甘草种植业不衰退,近几年宁夏有关部门开展了甘草人工栽培试验,创立了一套甘草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并把“甘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列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专题,建立示范基地近5500亩。政府鼓励个人进行人工栽种甘草,这样第一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可以固沙并对草原进行保护。甘草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只要有一定条件,它就会迅速成长而且连片。去年我曾到磁窑堡、马家滩人工种植甘草的地方参观。蓝天下甘草大片大片地生长,一丛丛的甘草开着好看的淡蓝色的花,仔细闻一闻,有一种药香味直扑鼻子,其质量、其长势并不逊色于天然生长的甘草。那天我和很多同事感到欣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灵武的草原生态将近一步得到有效保护,灵武的草原就会更加美丽,灵武的甘草产量会成倍增长,真正成为灵武的拳头产品。
历史悠久的砟子炭灵武砟子炭,是国内稀有的煤炭品种,以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和较高发热量的“三低一高”的特点享誉全国。这种炭质地酥软,燃点低,易于点燃,烧时像木炭一样耐久火炽,一大块炭烧完后,仅留下一点点白色的灰迹。如将燃烧着的炭埋在灰烬里,第二天拨开,仍旧火种通红。
灵武砟子炭的开采,可追溯到明代初期。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夏四月,朱元璋分封皇子到各地为王,封其第十六个儿子朱为庆王,庆王府就设在宁夏同心县韦州境内。庆王即位后,下令开采砟子炭,专供王府使用。此后,灵武砟子炭之名四处皆闻,开采颇盛。如今,灵武煤田成为宁夏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砟子炭用途广泛,可用于取暖,可作为工业能源,也可以作为化工原料。
灵武煤田储藏量极为丰富,煤质优良,开采历史悠久,具有建设现代化特大型矿区的优越条件。煤田探明储量占全区探明储量的88.6%,含煤面积350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达1394.3亿吨,探明地质储量273.14亿吨,是国内少有的整块煤田,被列入国家规划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灵武煤田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以东,包括碎石井(灵武矿区)、鸳鸯湖、横城、马家滩、积家井、萌城、韦州和石沟驿等8个勘探区,南北长130公里,东西宽50公里,含煤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
据《中国煤炭报》载:考古工作者在延伸于灵武矿区的秦长城遗址夯土中发现“煤炭灰和没燃尽的煤渣”,说明在先秦时期,灵武煤已被发现和利用。公元755~763年,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曾在石沟驿城屯驻兵马,为了取暖、做饭和冶炼兵器,便在山沟、崖畔寻找一些露出地面的煤石燃烧,使灵武的煤自此有了名气。由于战争年代形势极不稳定,加之煤矿的开采需投资很大,历史上灵武煤田没有得到充分开采。解放前,灵武磁窑堡地区虽有小煤窑数个,但被个人霸占,雇少量民工开采,一些贩运煤者靠驴马驮炭外运,规模极小。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由于国家很重视,灵武砟子炭的开采和外运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后来,磁窑堡煤矿、石沟驿煤矿由县属改属自治区煤炭厅所管。
灵武矿区煤的储量大、煤种多、质量好,是我国最好的煤田之一。灵武矿区煤层储藏稳定,埋藏深度浅、倾角小,煤层多,瓦斯含量低,矿井涌水量小,水文地质构造简单,生产的煤是灵武远销世界、外省的产品,也是宁夏的五宝之一。砟子炭是灵武的矿藏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经自治区政府批准,灵武成立矿务局,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灵武矿区。近年来,灵武矿务局拓展了矿区的覆盖面,在黎家新庄兴建了生活区,在旧矿沉陷区加大了绿化美化的力度,在煤的深加工、精加工上大做文章,使煤的一系列产品加大了出口量,使砟子炭被广泛运用到化工、医学、国防等行业中。
轻盈柔软的二毛皮灵武草原广阔,草质优良,畜牧业发展历史极为悠久。秦时,居住在本地区的羌戎及其他少数民族,依托地域优势,从事畜牧业,靠畜牧业生存发展。到了西夏时期,李元昊坚持“衣皮毛、事畜牧”,让党项人、吐蕃人、回鹘人、塔塔人等继续从事畜牧业,使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了清代以后,由于灵武经商形成气候,人们开始用牛羊皮制作衣物。特别是民国年间,山西、陕西的商人流入,使传统的皮制作工艺得到改进,注重在色泽、造型、用途上进行革新。解放前,灵武城虽有若干皮坊生产少量的皮张,但由于政事不稳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难以投资过大进行生产,故生产规模小、品种比较单一,难成气候。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重视,皮毛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历经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运动,灵武的皮毛生产三起三落,终难形成规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人民政府贯彻“以牧为主、兴牧促农,农林牧全面发展”
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使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天,全市羊只的存栏数达到了30万只以上,灵武的畜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几年,二毛皮的生产又被列入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快发展这个行业,灵武的二毛皮子生产又重现繁荣。
灵武的二毛皮子有二毛、沙毛之分,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色几种,其中纯白色最为突出。二毛皮取自于羊羔身上,因量少皮嫩而珍贵。二毛皮经熟皮、漂白后,毛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纸,但质地坚韧、柔软。
优质的二毛皮毛穗长约7~8厘米,自然弯曲,呈现出特有的波浪,有的多达9道,俗称“九道弯”。二毛皮轻盈柔软,保暖性极佳,实为裘皮中之佼佼者,很早以来就是灵武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近几年有关企业内引外联,引进了皮毛生产的先进工艺及设备,提高了浸泡、去油、熏染、漂白工艺流程水平,使二毛皮生产更加科学。以灵武的二毛皮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床罩、披肩、围脖等产品,雍容华贵,高雅大方,很受人们的喜爱。每年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灵武的二毛皮很吸引海内外商客。一些民营企业还以二毛裘皮为原料,制作壁挂、装饰品和皮褥子等,颇受市场欢迎。今天,二毛皮已成为灵武经济运行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营养丰富的发菜发菜是比较古老的低等藻类,属念珠藻的一种,也算是地木耳的同族,多生长在灵武东山坡丘陵台地及山洪冲积的倾斜平原。据有关专家研究,发菜适宜在丘陵的灰钙土等土质上扎根生长,逢雨萌发,雨后即采。它对生长环境及条件要求很高,所以应了“物以稀为贵”的那句话。发菜刚采回是带杂质的“毛菜”,经过拣选,去杂质,晒干包装便可投入市场。新鲜发菜呈蓝绿色或褐色,风干后乌黑,形态酷似东方女子的秀发,故起名为发菜。经有人考证,人工耙抓发菜的历史起自唐代,从那个时候起,发菜就漂洋过海,远销南洋各国。发菜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为鸡蛋的20倍,而且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且营养极易被人体吸收。它还有助消化、解积腻、舒胃肠、降血压等功能,手术后的病人食用发菜能加快伤口的愈合。虽然它比不了燕窝、海参、熊掌等菜的名贵,但它以色彩幽黑、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美食家的喜爱。20世纪60年代后在灵武有一道非常有名的菜叫“酿发菜”,就是用发菜做成,其特点是色香味俱备,形状独特,人们吃后赞不绝口。近年来,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大搞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平衡,同时严禁无限制地采摘发菜,破坏植被,使发菜这道菜从宴席上消失了。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一些食品厂制作出人造发菜,虽口感、营养不及天然发菜,但毕竟在宴席上又见到了幽黑、飘香的发菜了。
一身是宝的麻黄麻黄是生长在灵武山区的一种中草药,主要产于马家滩、石沟驿、磁窑堡及内蒙古前旗、灵武和盐池交界一带。
麻黄喜欢生长在沙漠地带。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紫红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长得较长,最高可达几十厘米,是提制麻黄素的原料。
灵武的东山丘陵及马家滩、磁窑堡一带在1960~1990年期间,麻黄生长较旺,产量也不少。1970年我父亲落难后,我到内蒙古前旗上海庙羊场陪父亲,沿途见到不少收割麻黄的农民。山区的雨水不多,故麻黄长得不高。到了秋季,逢雨多,麻黄长得很快,几天时间就窜得很高。这个时候是农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一个壮劳力一天可收割几十斤。由于此地麻黄产量高,1970年兰州军区在灵武兴建了制药厂,大量收购麻黄,生产麻黄素。麻黄素是从麻黄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白色结晶,具有使神经中枢兴奋、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降低血压、使胃肠蠕动减弱的作用,还可用于临床治疗哮喘、鼻黏膜炎、荨麻疹等。
灵武制药厂的建立,使收割麻黄成为灵武地区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
70年代初期到中期,灵武制药厂的麻黄原料堆积如山。生产后的麻黄废渣被农民拉去充分利用。有的人将它铺在沙化的路上,雨水使其凝于泥土中,可以使道路在雨季不至于泥泞。还有的人将它和泥砌渠畔,防止堤坝坍塌沉陷。最后剩下的渣子及碎料,农民用来烧炕及做饭烧火。由于它梗多,耐烧,很受农民喜爱。那些年,在灵武城四周的农家院,到处可见堆着的麻黄废柴。
前些年,由于忽视了资源的保护,没有采取得力措施进行有计划的收采,使麻黄资源濒临绝产的境地。
生长于杂草丛中的车前子小的时候挖野菜,到灵武农场薅草,在田垄上、在荒草地总能见到一种野生植物,即车前。我和一些同学、邻居在秋天先后多次到渠边、田垄上捋车前子,然后卖到药材收购站,收入几毛钱,那个高兴劲别提了。后来读了一些书,方知道车前子是一种中草药,也是灵武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宝贝。
据有关医药书记载,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知道车前子的医药功能了。
车前,叶子长卵形,花絮穗状,结蒴果。叶和种子入药,有利水通淋、清热明目等作用,主治小便不利、暑热泄泻、目赤肿痛等症。
灵武的川区有灌溉之利,所以在黄河两岸和川区一些沼泽地、渠畔及磁窑堡、白土冈、五里坡部分丘陵地带都生长着车前。车前子的成熟期一般在9月入秋之后。成熟后的采摘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因为车前子的颗粒极小,采摘方法不当,往往容易流失。有经验的农民将一块布铺于地上,然后用手将车前枝子捋到布上,吹去杂物,便可见到亮晶晶的车前子了。
香气浓郁的薄荷小时候,我母亲经常给我们蒸一种带香草的馍馍,形状和现在的花卷差不多,但那味道好极了,那种香草就是薄荷。记得每次到城郊挖野菜、打枣时,母亲总忘不了叮咛一句:“拔一点薄荷回来。”
这是灵武人引以为豪的又一种中草药。薄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四棱,叶子对生,花红、白或淡紫色,茎和叶均有一种奇特的香味,入药后有解表、散风热、提神、消炎等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腹胀恶心等症。薄荷喜欢生长在阴湿及有水的地方,它的生命力特别强,随便挖一株栽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水就可以生长。在川区各地的水渠、田垅边随处可见。它除了可以入药、食用的功能外,还有祛除蚊虫、净化空气的作用。“文革”期间,父亲挨整,家中生活困难,哪能买起蚊帐。
父亲回家时,采一把薄荷放在烧着的柴火上,一会儿火将薄荷烤焦,发出一种香味,蚊虫随即逃离。
还有的老农告诉我们,如住的地方有蛇虫一类,拔一把薄荷置于床前或门槛边,蛇虫不敢来讨扰。从那时起,我才知道薄荷原是宝贝。
前不久,见农村多处清沟渠、深翻地,将大把大把的薄荷翻入深土中,感到十分可惜。这么好的中草药,利用它、采挖它的人不多,令人感到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