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万事由来
13816800000053

第53章 文化教育篇(6)

人们常用“眼中钉”一词,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提起这个词,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相传,北宋真宗年间,宰相丁渭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渭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拿住把柄,引发后患,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后来寇准被排挤出了京城。

丁渭的所作所为,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不久,出现了一首民谣。歌中唱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指的就是丁渭。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钉”。

乌纱帽的由来

在戏曲舞台上,凡是古代当官的,都要戴一顶“乌纱帽”。提起这个词,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皇帝对此大加称赞,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有时皇帝也会佩戴。这种纱帽两旁各有一根细长翅,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

直到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皇帝已不再戴了。从明世宗时开始,人们将纱帽称之为“乌纱帽”,同时其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不但翅的长度缩短了,而且其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其形状和后世戏台上的乌纱帽基本一样。

清朝初年,顺治帝入关,收留了许多明代降臣,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等到清室统治得到了巩固,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变为红缨帽。但人们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位的代称了。

杜撰的由来

“杜撰”就是没有根据的胡编乱造。据《续传灯条》载:“我也不看郭象解并诸家注释,只据我杜撰。”

“杜撰”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宋代有个人叫杜默,很喜欢写诗。可是,由于才情所限,他写的诗内容空洞,不着边际,毫无真情实感。并且,他的诗不讲韵律,平仄不分,有人说他写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是不伦不类。因此,人们每逢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脱口而出:“这简直就是杜默撰写的。”

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现在人们把不真实的文章、没有根据地编造称为“杜撰”。

斧正的由来

斧正是请人修改文章时的常用语,表示谦虚。它来源于《庄子·徐无鬼》里的一则故事。

春秋时代,楚国郢都(即今湖北省江陵县北面的纪南城)有一个人的鼻尖上,忽然粘上一块宛若苍蝇翅膀厚薄的白土,怎么抠也抠不掉,觉得很别扭,于是请一个匠人来替他削掉。匠人端详了一下,便叫他站好,要他无论如何不要动弹,然后举起手中的斧头,飞快地从鼻尖上掠过。那人只听耳边一阵风声,再摸鼻尖时,果然白土一点儿也没有了,而鼻子却毫无损伤,自己也一点儿也不害怕。

后人将这一故事,引申成“斧正”一词,意思是自己的文章诗词有毛病,请别人帮助删削。因为那个匠人是郢人,而古代“正”与“政”二字可通用,所以斧正也叫做“斧政”、“郢政”。

雷同的由来

在文艺评论中,“雷同”一词多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新意、千人一面的作品。实际上,它是从古书中得来。

古时,我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打雷时万物都同时响应。《札记·曲礼》上说:“毋剿说,毋雷同。”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意思是说,打雷时万物都有回声,但人应该用自己的心去判断其是非,有自己的主见,不应像万物闻雷声惧怕而回应那样。因而,“雷同”还有“随声附和”之义。后来,雷同被人引入到文学中来,便有了今天的意思。

润笔的由来

“润笔”的意思就是稿酬。古代文人耻于直白地谈钱,经常曲折地撰文弄字。

“润笔”的典故起源于隋朝。有一次,隋文帝叫手下一个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从旁戏说:“笔干了。”一位叫郑译的官员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典出《隋书》)

从此,文人把为别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都叫做“润笔”。有些文人,还在各种文体上订明各种报酬的数目,名叫“润例”。近代报纸刊行之后,作者向报社投稿,所得到的报酬,才开始叫做稿酬或者稿费了。

腹稿的由来

“山间芦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口蜜腹剑”、“腹有良谋”等等古人说的“腹”,是可以思考的器官,相当于头脑的作用。

《滕王阁序》是王勃脍炙人口的名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佳句。《滕王阁序》是即兴之作。但是,传说王勃写文章时,总是先研墨数升,然后引被而卧,过一段时间,忽然坐起,就挥笔疾书,一气呵成。人们说王勃从研墨到“引被而卧”,都是在腹中打稿,即打“腹稿”,实际上是用心思考。

于是,“腹稿”这个词就流传下来,并被广泛应用。

鸿沟的由来

“鸿沟”被人们来用于比喻距离之大或其他意义。“鸿沟”一词,最早见于《史记》一书。

据《史记》载:公元前203年,双方军队相峙于荥阳,当时,汉王粮食多,项王已断粮,但刘邦家人被项羽俘获。汉王遣陆贾说项王,要求和解以赎家,项王不听。

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答应汉王给出条件:二分天下,划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以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到这里,“鸿沟”一词广泛见于史籍。

另据《史书》记载,鸿沟为我国战国时期挖掘的一条古运河,古时全境在今河南省境内,以荥阳北黄河岸为开端,引黄河水南下至中牟,然后东到开封,从开封直折南向,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附近注入颍水,颍水向南流经安徽注入淮河。

鸿沟遗址虽已荡然无存,但是由于楚汉之争故事广泛流传,“鸿沟”一词如今已成为一个广泛的日常用词。象棋棋盘中的楚河汉界实际上就是代指“鸿沟”。

荒诞的由来

据我国西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记载,“诞”是一种小兽的名字。这种小兽也称“讹兽”,生活在西南的边远地区。它的身形就像兔子,却长着一张人的面孔,而且居然能像人一样说话。但它所说的话都是些不实之词,它说往东就是往西;它说是好的,却可能是坏的。

“荒诞”一词就是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演化而来。由于“诞”这种动物喜欢撒谎,后来人们就用“荒诞”表示“弄虚作假”、“不合常理”。久而久之,“荒诞”就化为形容词,即今天的用法。

上当的由来

现在人们把被欺骗、被坑害的行为叫做“上当”。这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哩。

从前,清河一姓王的富户,在城里开了一个当店。经过世代流传,当店越来越大。但各房族人懒于营业,各人都将自己名下的一分资金作股存在店里,另选择一人主持典当营业事务,各房族众就按股金分利金。

清光绪年间,主持店务的寿苎不是一个生意精,众族人见此情况,不约而同地从自己家里拿一些无用的闲物件,到自家的当店里来典当,还各人自己估定高价。伙计见来典当的人是店东本族的股东老板,只好如数付给。众多的族人都来敲诈,典当的资本被诈骗得所剩无几,一家资源充盈的店当就此而破产。时人见此情状,就编一句谣言:“清河王,自上当。”把物件质于当店叫上当。因为王氏家庭自己欺骗自己,终于罪有应得。

万万岁的由来

万岁乃祝颂欢呼之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原本无等级之分。秦汉以后,万岁限于臣对君王的拜恩庆贺,也用作对皇帝的称呼,词义的范围有所缩小。

“万万岁”的称呼,则首创于唐朝。

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臣民对她的吹捧,可不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朝思暮念,终于悟出了“出题对答”的计策。

有一天,武则天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诸学士,出题令其对答,她的上题是:

玉女河边敲叽棒,叽棒叽棒叽叽棒;

学士们虽搜索枯肠,一时也未能找出合适的对题。

一阵沉默过去,有个惯于献媚的学士,似乎猜透了武则天的心思,忽地吟道:

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一听,龙颜大悦,大加赞扬。从此,“万万岁”一词便传播开来。

溜须的由来

现在人们往往以“溜须”一词来形容那些献媚取宠的行为,提起这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笑话呢。

据传,宋真宗时,靠献媚取宠爬上宰相之位的丁渭,有一次,与老宰相寇准在一起吃饭。丁渭看到寇准的胡须上粘了一些饭粒,便亲自上前为寇准溜须拂拭,并对其胡须加以盛赞,原以为这样会博得寇准的欢心。殊不知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老宰相深知此人心术不正,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难道天下还有溜须的宰相呢?”“溜须”这一典故由此而来,从而流传至今。

尚方宝剑的由来

“尚方宝剑”(或称“尚方剑”),就是“尚方”铸的宝剑,“尚方”是掌管供应制造帝王所用刀剑等器物的一个部门,秦朝始设置。

“尚方宝剑”是指皇帝所用的剑,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据说真正的尚方宝剑并不是出现在宋朝,而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真正把尚方宝剑作为皇权象征物以赐臣下。朱元璋出身贫苦,对官吏的贪赃枉法深恶痛绝,开国之初,就将御史台与军政首脑部门并列,下诏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明史·职官志》)后又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使监察御史兼有监督各地官僚的职责。御史出巡,带有专印,印文为“绳衍纠缪”,以示其代表朝廷的权力。但这种印文似乎难以象征皇帝的权威。

后来,监察御史出巡,常赐以尚方宝剑,表示“如朕亲临”。其他大臣临事,亦有赐尚方宝剑的。

临时抱佛脚的由来

“临时抱佛脚”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皇求救。这句俗语是东汉时由外族人传入中国的。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

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

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该国国王笃信佛祖,听说这件事后,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将这个故事和所产生的惯用语“临时抱佛脚”带入中国,成了我们的俗语。

胡说的由来

“胡说”一词来源于东晋之后。当时,鲜卑、匈奴、羯、氏、羌先后统治中原地区(人称这一时期为“五胡乱中华”)。

以前,汉族统治者说话、办事完全依孔子的学说作根据,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而胡人却不来这一套,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说话、办事是没有任何礼法为根据。

因而,汉人把乱说和没有根据的说话,称之为“胡说”;这样,把乱闹、没有原则的闹事叫做“胡闹”。

“五胡乱中华”也叫“五胡闹中华”。“胡乱”者,胡人之乱也;“胡说”者,胡人之说也。后来人们用“胡说”来泛指没有根据的言论。

三姑六婆的由来

现在的“三姑六婆”之说,意思是指家庭关系复杂,姑娘在这一家不好处。其实原来的意思并非是这样。“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的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后来亦泛指那些走门串户、像三姑六婆一类的妇女。

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个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指生婆)也。”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吴之祥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天女散花的由来

四川大足北山上有一幅“天女散花”的石刻画,画上是一位贤淑温柔的天女,正在为辩论佛经哲理而获统一见地的维摩居士和佛教首徒文殊菩萨撒天花,很有一番诗情画意。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传法,维摩居士故意称病不去。佛祖知道将有一番唇枪舌战,便祖文殊同十弟子四菩萨前往。有一天女聪慧过人,她知道佛祖和维摩必达成统一见地,便去天庭广采鲜花,准备届时抛撒以示祝贺。天女到花园一看,天庭花圃万紫千红。她深有感触,心想何不乘便撒一些给人间,让鲜花也去祝贺人间升平,给人世带去美好的祝福?于是,她广采鲜花,撒向人间。此后,“天女散花”的优美传说便为世所知,而且有人也将之称为春姑娘,喻示幸福开始降临。

1000多年前,孟蜀画院待诏石恪将“天女散花”的情景画在大足县南惠因院。后来,雕刻家又把这幅画复刻在北山的岩壁上。

古往今来,人们为了纪念心地善良的天女,不但把她编成了歌舞、戏剧来演唱,而且至今在重大的庆祝仪式和新婚典礼上,还用彩色纸屑花抛撒,以示吉庆和祝福。

混帐的由来

“混帐”与蒙古包有关。古代,我国北方的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为了维持生计,他们经常带着帐篷式的蒙古包,赶着牛羊和马群,到处游荡;碰上有水草的地方便支起蒙古包,定居下来。

白天,男人们去放牧,留下老人或妇女看守帐篷。这时,在家的一些年轻小伙子为了找年轻姑娘谈情说爱,就乱窜帐篷,混进姑娘帐篷里去。如果帐篷里没有其他人,他们就尽情地又说又笑,眉来眼去。如果碰上老头也在那儿,年轻小伙就会笑嘻嘻地说一声:“啊!对不起,我走错帐篷了!”急忙红着脸退了出来。碰上严厉的老头,待小伙子刚跨进帐篷时,老头就会愤怒地骂一句:“你又混帐了!”“混帐东西,又来了!”年轻小伙子自讨没趣,急忙退出帐篷。

后来,“混帐”、“混帐东西”就渐渐地变成了令人气愤至极的骂人的话了。

涂鸦的由来

“涂鸦”一词出自一个典故。话说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名“添丁”,幼年时喜欢涂抹诗书,常把书弄得一团糟。为此卢仝戏赋诗曰:“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玉川子集·示添丁》)将儿童顽皮天真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

后来,人们就用“涂鸦”一词称随意写作或绘画,也用来比喻书法幼稚,但多用于谦辞。例如,清人徐枋(与杨明远书)云:“外一扇乃幼儿涂鸦,亦以申义。”

幽默的由来

“幽默”是个舶来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流行于群众言谈之中。

具有幽默情趣的文学作品在我国虽历史悠久,但这个词的广泛应用却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幽默”一词是北京大学教授林语堂首先使用的,他将英语“humour”音译为“幽默”。

“幽默”一词未流行之前,还有过激烈的争论。文字音韵学家钱玄同,曾把它译成“酉末”,还有人主张译为“幽妙”或“语妙”等等。而林语堂则认为,“幽默”既是音译,又包含“作语隐谑,令人静中寻味”之意。因而,林氏译法得到认可,并被广泛采用。

九鼎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