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万事由来
13816800000040

第40章 经济科技篇(3)

1923年,可口可乐公司以5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路德的这一专利。

柯达商标的由来

“柯达”是英语Koda的中文译名,在“柯达”商标形成过程中曾经遭受许多的非议。

1988年,“柯达”这个名字首先在美国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从此,“柯达”这个商标就一直印在伊斯曼柯达公司的产品上,不但成为法定的而且成为具有声望的商标。

美国伊斯曼公司的创造者乔治·伊斯曼当年曾经说,如果有人认为“柯达”是外国名字,那完全是谬说,“柯达”是非常地道的美国名称。1906年,伊斯曼又说,“柯达”纯粹由几个字母组合。

1920年乔治突然在《系统杂志》中声明:我喜欢K这个字母,它表示一种事物突出的部分或尖端。我用5个字母组成一个词,前后都有K,中间任选其他三个字母,最后拼成Kodak。他认为,“Koda”字母少,不易拼错,具有生气和个性等特点。毫无疑问,一种商标绝不仅仅是来自字典中的某个单词,应该是对这些字母有所创造。

桑塔纳的由来

由中德合作、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众所周知。可知道这个名字来由的人却不是很多。

“桑塔纳”名字来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山谷的名字。该山谷以出产葡萄而闻名于世。但在这山谷里,还经常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当地人把这种旋风称做“桑塔纳”。

1981年,当第一辆新型轿车从西德大众公司生产出厂时,公司立即决定以“桑塔纳”为其车名。意在希望大众公司生产的这种新车型轿车如同“桑塔纳”山谷一样闻名于世,像“桑塔纳”旋风一样风靡全球。

现在,“桑塔纳”轿车已成为中国生产和使用数量最多的轿车,随处都可以看见“桑塔纳”奔驰的身影。

全聚德的由来

“全聚德”原本叫做“德聚全”,是个位于前门大街卖干鲜果品的店铺。可不知怎的,生意江河日下,最终倒闭了。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一位早先经营生鸡生鸭的小贩名叫杨全仁的河北冀县人,将此店铺买了过来,开始经营烤鸭和烤炉肉。开业前,一位风水先生围着新店转了两圈后站定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为倒运,要想冲其晦气,除非将‘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称作‘全聚德’,新字号才能上坦途。”

杨全仁一听正合心意,一来自己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意为聚拢德行,可以标榜店铺做买卖讲德行。于是请当时的书法家钱子龙书写了牌匾,闻名中外的老字号“全聚德”就这样诞生了。

现在,“全聚德”的金字匾额不仅在北京市挂起来,还在全国各地以及日本、泰国等地挂了起来。

都一处店铺的由来

“都一处”是北京最古老的饭庄之一,它开业于1738年(乾隆三年),有240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出名,也在于店名来历的传说。

据说有一年三十晚上,几个无家可归的穷汉,在这个店铺里吃酒,以烧麦当五更饺子过年。大家正在吃着,突然从外面进来一个儒士,坐下来要酒要莱,还特别点了烧麦。

由于三十晚上顾客不多,店里照顾这个客人就格外仔细。这人虽然平民打扮,但是谈吐不俗,不时和大家谈东说西,他边吃边称赞烧麦做得好,馅大皮薄,鲜美可口。

吃完后,便问掌柜的,铺子叫什么字号?掌柜的说:“买卖小,还没个字号,请客官起个名字吧!”那人说:“全城的铺子都关了门,只有你一家还做生意,你就叫‘都一处’吧。”说完,那人付钱后就走了。

过了年买卖照样开张。掌柜也就把这事淡忘了。可是谁知又过了几天,有一群太监带人送了一块虎头匾来,上面写着“都一处”,并说是当今皇上赏的。

掌柜诚惶诚恐,连忙望空叩谢。大家这才知道三十晚上最后来的那位酒客,原来是微服出宫的乾隆。打这以后,都一处的烧麦也就出了名。

这家店铺在散座的深处,长期摆设一张不许动的桌子,上面罩着黄绸,下面铺垫一层黄土,表示当年乾隆坐过。今天的牌匾是郭沫若题的,但乾隆的那块虎头匾作为文物,依然挂在楼下。

六必居的由来

“六必居”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之一,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开业,至今已有450多年历史。“六必居”起初只是卖酒,因为在酿酒时必须具备“黍稻必齐,曲蘖必时,谌炽必诘,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水泉必香”六条标准,故名“六必居”。

据说“六必居”三个大字,是明朝宰相严嵩的手迹。

为什么严嵩以宰相之尊,给小店铺亲笔写匾呢?这是因为严嵩的家人常来此买酒,时间长了,六必居店主与这个家人混熟了,便请他代求严嵩题块匾。家人又怕严嵩不写,便求严嵩夫人帮忙。夫人也怕被拒绝。一个丫环献了条妙计:请夫人在每天严嵩回府前,一遍一又一遍地书写“六必居”三个字。

一天,严嵩饮酒归来,醉意朦胧,回家见夫人又在那里书写“六必居”三字,字写得歪歪扭扭,一气之下便拿起笔来,浓墨写下“六必居”三个字。严嵩的那位家人将它送到六必居,店家如获至宝,立即制成匾挂在店中。

后来,六必居增添了酱菜作坊,并逐渐转为以经营酱菜为主的酱园。如今,它积几百年之经验,以独特的方法腌制酱菜。那酱菜出缸后颜色光泽出众,清脆适口,味鲜香甜。这一老字号也闻名中外。

狗不理的由来

“天津狗不理”几乎成了天津传统小吃的代名词。关于“狗不理”包子的名称来历有一个有趣故事。

狗不理包子是由清末天津武清县的一位农民创制的。他大名叫高贵友,小名狗子。小时候家乡遭灾,逃到天津,在一家包子铺当学徒。后来他有了一点本钱就自己开了一扇门的包子铺,名曰“德聚号”。

狗子是一个有心人,他研究了天津好多家的包子,把它们的优点集中起来,把发面改为半发面,把硬馅改为水馅。这一改变非同小可,包子味道鲜美,而且价格便宜。

这样一来,食客相互称颂,顾客越来越多,而且这些顾客多半是些苦力,他们见了他总是亲热地叫他狗子。

由于生意越来越红火,狗子越来越忙,没有工夫像过去那样和穷哥们打招呼,老朋友便叫他“狗不理”。这狗子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将包子铺改名“狗不理”了。从此,这个招牌也就闻名天下。

现在天津“狗不理”包子成了在天津游客的必尝之品,没有吃过“狗不理”等于没有到天津一样。

张小泉剪刀的由来

张小泉剪刀是我国剪刀的一块招牌。而据说张小泉也是剪刀的始祖。

传说浙江杭州有一个叫张小泉的人,祖孙三代,都是以打铁为生。一天,张小泉到郊区附近收买废铜烂铁,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两条正在交尾的菊花蛇,张小泉用小铁条在两条蛇的交颈处打了一下,那两条蛇未被打死,两条蛇尾松开向相反方向卷成两个圈,两条蛇头还在左右摆动。张小泉边看边琢磨,边走边想。

回到家后,他把两条蛇当时的情景画成个图形,并悟出一个剪刀的道理。于是便按图形打成个粗糙的铁器,把“蛇颈”部位锤扁,并安上一颗钉子,把两条“蛇尾”打成两个圈圈当把手,把两个“蛇头”尖磨得锋利,把它拿来剪东西,觉得省力好使。这就是张小泉剪刀的由来。

后来,张小泉又研制了各种类型的剪刀,并加强了剪刀的质量保护,从此张小泉剪刀的名声迅速窜红大江南北。

直到今天,张小泉剪刀仍是我国最著名的剪刀品牌,其产品几乎遍及各个家庭。目前,杭州张小泉剪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产1000多万把,生产品种近百种,畅销海内外,深受用户的欢迎。

茅台酒的由来

名甲天下、誉满全球的茅台酒,是以其产地茅台村而命名的。茅台村现为茅台镇,位于贵州省仁怀县城西北近15公里的赤水河畔。三四百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因为到处长满莽莽苍苍的茅草,人们就叫它茅草村,简称茅村。

公元1745年(乾隆十年),清政府组织开修河道,舟楫畅通茅村,茅村成为川盐入黔水陆交接的要冲,日趋繁盛,一度成为拥有6条大街的集镇,茅草也随之消灭,只有寒婆岭下的一个土台上,尚长着茅草,于是人们又改称茅村为茅台村。

从清朝末年起,因茅台酒声名日震,人口大增,遂改茅台村为茅台镇,一直沿用至今。另有人考证说,中国在2100年前就有了茅台酒。而茅台酒是在1915年于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而在世界上驰名的。

在那次博览会上,因为茅台酒装潢很差,加上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很低,被西方人瞧不起,因而未被列为评比的品种。我国的一名商人急中生智,故意将一瓶茅台酒摔碎在地上。顿时,香气四溢,商界大哗,茅台酒终于享受到它应有的国际声誉。

五粮液的由来

四川宜宾是“五粮液”酒的故乡,酿造名曲酒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五粮液”名称的由来却有着一段故事。

清朝时期,年羹尧兼理川陕两省总督,挪用为云贵两省所筹的饷银,在四川钻探盐井,广开酒坊,不少陕西酒商来到水质、土壤、气候都宜酿酒的宜宾筑窖酿酒。

为了能酿出质量更高的曲酒供自己饮用和回乡馈赠亲友,他们除沿袭当地人的传统工艺,用单一的高粱酿造曲酒外,还试着用高粱、大米、荞麦、麦子等几种粮食为原料酿造出了一种味长而醇香可口的“杂粮酒”。

到20世纪初,经过邓子均的探索,采用红粮、大米、糯米、麦子、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酿造出了香浓味正的“杂粮酒”。并以“春花”二字命名,招待来宾,分赠亲友。

后来,邓子均为扩大销路,携“春花”酒数瓶前往团练局长雷东恒家。在宾客席上开瓶细品,一致认为色味均佳,赞美不已。但都认为此酒以“春花”名之,俗而平。即让团练局文书杨惠泉重新取名。

杨惠泉询问了酿酒情况,沉吟片刻说:“此酒用五种粮食酿成,就取名‘五粮液’吧!”在座者交口称赞,认为以此为名,既表示酒质之如琼浆玉液,又说明了它是五种粮食酿造而成,使人闻名领味。从此,这种“杂粮酒”便以“五粮液”之名享于世人,流芳至今。

西凤酒的由来

西凤酒原名柳林酒,是我国十大名酒之一,清朝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参加“南洋万国赛会”获奖牌,受到各国品酒专家的交口称赞。

西凤酒的名称来自一个久远的典故。传说唐代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欢送出使长安的波斯王子回国,来到扶风郡雍县(即今陕西省凤翔镇)的十里长亭,发现路上蜜蜂、彩蝶纷纷落地不起,觉得非常好奇。

经向路人攀问,得知附近的柳林镇有一家酒坊刚从地下挖出一坛窖藏老酒,气味浓香无比,酒味随风飘散,从而导致蜂蝶闻酒醉倒,卧地不起。

后来郡守便把这坛美酒送给裴侍郎。裴氏非常高兴,即兴吟诗一首:“送君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

回朝后,裴侍郎又将这坛美酒献给高宗皇帝,从此柳林酒便身价百倍,被列为朝宴、国宴佳酿。因该酒产自西部凤翔,后来被改称“西凤酒”,一直沿袭至今。

竹叶青的由来

竹叶青是杏花村酒厂的名品。它是由汾酒加上竹叶等12种香料和冰糖等配制而成,酒味美甘润,驰名中外。民间传说反映了它的发明过程。

传说山西酒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酒会,各种新酒请众人品尝,以便排列名次。这年,酒会又要开了,一家酒坊老板让两个伙计抬上一坛新酒先去,自己随后就到。

这两个伙计抬到半路汗水淋漓,遇一片竹林,便去歇凉,这两个伙计嗜酒如命,便偷偷开坛将酒喝了一半,然后抬上又走。当走到一片竹林,见石根下有一湾水,便用水把坛里灌满。

他们的酒抬到了酒会上,大家一尝,都说好酒,评比结果,名列第一。酒坊老板自己一尝发现此酒比自己酿得酒要更好,便追问那两个伙计,伙计说了实话,酒坊老板知道那竹泉是酿酒的好水,便去找那竹泉。

找到后,在那开了一口井,将酒坊迁去,酿起酒来。从此,便酿出一种绿晶晶、青澄澄的好酒。因其色如竹叶,就叫成竹叶青了。

剑南春的由来

四川名酒“剑南春”的前身是“绵竹大曲”,绵竹大曲改为“剑南春”,这和著名诗人庞石帚有关。

20世纪50年代,庞石帚在四川大学任教。有一次,庞先生邀请几位忘年交朋友到家里一聚。

“你们几位都不是四川人,今天,我就让大家尝尝四川的名酒!”庞先生边说边拿出了一瓶酒。

“噢,是绵竹大曲!”一位朋友看了酒瓶上的包装后说道。

那状若清露、味醇香馨的佳酿,赢得朋友们的交口称赞。

“此酒真乃美酒,只是……”一位朋友摇摇头。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庞先生道。

“只是这个酒名不太好听,美酒该有美名呀!”

庞先生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朋友的建议打动了诗人的心。

三天后,庞先生将写好的“剑南春”三个大字交给了绵竹酒厂。

“‘剑南’二字,点出美酒产自剑门雄关之南的绵竹,令人联想起沃野阡陌的天府平原;一个‘春’字,乃是古为今用,苏东坡曾经说过‘唐人酒多以春名’,此字催人领略美酒的魅力,给人以春天的启示。”

诗人娓娓动听的解释,令众人赞不绝口。此后,绵竹大曲便改名为“剑南春”。

SOS的由来

“SOS”是世界通用的紧急求救讯号。而“SOS”代表什么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拯救我们的灵魂”的缩写,有人说这是英文“营救我们的船只”的缩写。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

其实,“SOS”不是英文缩写,而是无线电通讯信号。1932年美国发明家缪尔·弗·比·摩尔斯首先把电应用到通讯上,发明了电报,也就是今天的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电码用点和划表示字母,可用灯光或无线电发送。在无线电通讯上,“紧急求救讯号”的代号是三点三划三点(…一一一…)。而在摩尔斯电码中,S的代号正好是三点,O的代号是三划,所以“紧急求救讯号”简称为“SOS”。

密码的由来

史料记载,密码最早产生于希腊。到了4世纪,希腊出现了隐蔽书信内容的初级密码。8世纪古罗马教徒为传播新教,创造了“圣经密码”。

中世纪末叶,西班牙的平民百姓与贵族阶级的青年男女之间,为了冲破封建制度对自由恋爱的束缚,不得不采取种种秘密通信的形式,从而导致了各种原始密码的产生。

1200年,罗马教皇政府和意大利世俗政府开始有系统地使用密码术。至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相互斗争的需要,出现了无线电密码通信。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密码通信已十分普遍,许多国家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研制和完备密码,并建立了侦察破译对方密码的机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密码更趋完善,破译与反破译的斗争也更加激烈、复杂了。

火箭发射倒计时的由来

现代火箭、导弹的发射、核装置的起爆等,都是采用倒数计时而不是顺数计时的发射程序,这里有一段颇有意思的故事。

自从1912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制造了飞机后,人们再次萌发了太空旅游的念头。于是,1926年3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终于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试飞成功。

此后,西方顿时掀起了太空旅行热,尽管当时遨游太空还不能实现,但为了迎合这一潮流,德国的乌发电影公司决定拍摄第一部描述太空旅行的科学幻想故事片——“月球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