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的历炼
13803700000002

第2章 生活的心态(1)

远离生活的孤岛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方是春满园。在需要群策群力的事业中,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某日,老虎和猴子一块儿聊天。

老虎对猴子说:“听说人类是你们猴子变的,但我劝你千万别变成人。”

“为什么?”猴子很诧异,“人的衣食住行,样样比我们强。”

“真是笑话,”老虎大吼了一声,“他们哪一样比得上我?”

“先说吃吧,他们吃生的怕拉肚子,只吃肉又嫌油腻,吃少了营养不良,吃多了又怕发胖。”

“对!对!人类的‘食’真的不如你。”猴子服气地说,“那么衣呢?”

“那是因为他们天生光溜溜的,没有衣服一定会冻死。”老虎笑着说。

“太有道理了,”猴子忍不住鼓起掌来,“但是人类有自己的房子啊!”

“他们的水泥洞,几十家用一个大门,有什么好的。”老虎接着说,“举个例子吧,只听说人类大楼失火,一死就是几十人,总没见过森林大火,老虎被烧死在洞里吧?”

“还是你们老虎高明,”猴子说,“但是,没见过你们老虎开汽车呀?”

“那是因为人类体质差,跑不快,又走不远,才不得不开车的。而且,机器出故障不能开,油用完了不能开,路况不好也不能开。”

“对,对……”猴子一连说了几十个对。但就在这时候,远处突然传来砰砰的枪声。

“糟了,人来了,我得跑了。”老虎一溜烟儿跑进了森林深处。

“喂!”猴子大声喊道,“你不是说人类不如你吗?”

“但是,他们懂得守望相助,团结合作啊。”老虎的声音隐约传来。

剑桥教授威廉·伯恩巴克常说: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没有完美,没有最佳,所以人需要合作。一棵树木再高大,也庇护不了整个土地。只有所有的树木都长成参天大树,才会带给森林雄壮。真正的成功人士是那些懂得最大限度发挥利用别人才华的人。

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一世界来说,人是最宝贵的。对于生存于世的每一个个体来讲,人也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生存在这一世界上,不管你愿意与否,你都必须同人打交道,如今再没有人能够到森林、山洞去隐居,去忍受鲁滨孙式的孤独生活。为了让自己的努力换来更大的成功,我们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周围的人。

世上最富足的商人,不一定就是工作最勤奋的商人;最受欢迎的教授,也不一定是最有学问的教授;最招人喜欢的姑娘,不一定就是最漂亮美丽的姑娘……但所有这些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都懂得如何有效地同别人打交道。我们中有些人在这方面有可贵的直觉,他们学到了这方面的技能。人们应当懂得如何去影响别人的思维方式,也许任何事情的失败,常常都可以归结为与他人打交道的失败。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现象:

一位工作出色的机修工,却最先被老板解雇了。

一位在班上成绩并不算得上最好,表现也并不怎么样的学生,毕业后却比别人找的工作好,干得也更出色。

一位在部门工作最辛苦的职员,却没有签订延期的合同。

……

当然,我们无法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解释这些现象,但有一点,这些人的个性以及他们把握别人的能力肯定与别人有所差别。有效的人际关系,应该基于一种有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应当失去平衡,以至于让一个软弱的人听任别人把他当作逆来顺受的羔羊加以利用,或者让一个专横的人以独裁者的性格把自己的方式强加给别人。

让我们看一项有趣研究吧。这项研究表明,在工作中获得成功所要求的技能,85%是基于个性,只有15%是因为技术和训练。任何人际关系,无论是私人交往,还是业务关系,如果它是以成年人的那种互利的观念来支配的话,对双方来说只会有益。你为别人提供急需的东西,人家也会满足你的需求。

为了说明上述原则,让我们看看米歇尔的例子吧。

米歇尔是一位青年演员,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他英俊潇洒,很有天赋,演技也很好,开始扮演小配角,现在已成为主要角色演员。从职业上看,他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宣传以扩大名声。因此他需要有一个公共关系公司为他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文章,增加他的知名度。不过,要建立这样的公司,米歇尔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聘用高级雇员以及其他开销等。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遇上了莉莎。莉莎曾经在纽约一家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工作了好多年,她不仅熟知业务,而且也有较好的人缘。几个月前,她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关公司,并最终希望能够打入非常有利可图的公共娱乐领域。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都不愿同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还只是靠一些小买卖和零售商店。俩人一拍即合,联合干了起来。米歇尔成为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则为他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他们的合作达到了最佳境界,米歇尔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并正在时下的电视剧中出现,莉莎便让一些较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把眼睛盯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变得出名了,并很快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娱乐服务,他们付给她很高的报酬。而米歇尔,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笔的钱,而且随着名声的增长,也使自己在业务活动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

通过莉莎和米歇尔的相互合作与需要,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格局:米歇尔需要求助于莉莎,获得为自己作宣传的开支;莉莎为了在她的业务中吸引名人,需要米歇尔作为自己的代理人。你看,他们互相满足了对方的需要。这一原则看来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双方的需要应得到同等满足。这个原则同样可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有效的人际关系,只有使相互间感情上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才是行得通的。这些基本的感情需要是:

对工作成就的理解;

认可与欣赏;

友爱和安全感。

不过,我们也应当理解人的本性。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人首先考虑到的是自己。尽管这听起来也许有些刺耳,但这种自我意识却是人类生存下来的理由。我们都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我们走得离这种生存的自我意识太远,总是把别人的需要看得高于自己的需要而做出“牺牲”,总是否定自己的需要,那也就是否认了我们自身,使自己失去了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意识。一旦我们达到这种自我否定的地步,我们就会在人际关系中面临极大的困难,并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设置下重重障碍。

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这庙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了问题。

“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

三人争执不下,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看看谁能最成功。

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庙宇也恢复了旧观。

“都因我礼佛虔心,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

“都因我勤加管理,所以庙务周全。”乙和尚说。

“都因我劝世奔走,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

三人日夜争执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各奔东西那天,他们总算得出一致的结论。

这庙的荒废,既非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非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睦。

人们成就事业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心。在需要群策群力的事业中,如果大家众志成城,那么最后的胜利,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即使是在困难之中,也会出现“人心齐,泰山移”的奇迹。

不要做荒地中的一枝独秀,要做就做百花园里最富贵的牡丹。

尊重是相互的

人生纯朴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在各种美的个性之中,有一种共同的品性,那便是尊重。学会尊重别人,你便收获了人心。

林肯住在印第安纳州鸽湾谷的时候,年纪轻轻,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常写信和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扔在乡间路上,使被讽刺的对象能拾到。林肯在伊利诺州春田镇当见习律师时,仍改不了这一毛病。

1842年秋,他又在报上写了一封匿名信讽刺当时的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被全镇引为笑料。席尔斯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者是林肯。他即刻骑马找到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并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只好接受挑战。他选择骑兵的腰刀作为武器,并向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学习剑术,准备到决斗那一天决一死战。幸亏在最后一分钟被人阻止了,否则很难想像“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最后局面会怎么样。

这是林肯人生中最深刻的一个教训,从此他学会了与人相处的艺术:他再也不写信骂人、任意嘲弄人或为某事指责人了。此刻的他深刻地明白了一个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人会有怎样可怕的举动。

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新任命的将军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惨败,使林肯很失望。全国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在臭骂那些无用的将军们,但林肯却没吭一声。他喜欢引用一句话:“不要议论别人,别人才不会议论你。”

当林肯太太和其他人对南方人士有所非议的时候,林肯对他们说:“不要批评他们。如果我处在同样情况下,也会跟他们一样的。”

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缺点,任何时候都要顾及别人的自尊心,这就是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诀,也是他成大事之道。如果一个人只是唯我独尊,眼中没有他人,那么他人的眼中也就不会有他。他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欣赏,只能孤芳自赏。

人生纯朴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在各种美的个性之中,有一种共同的品性,那便是尊重。学会尊重别人,你便收获了人心。

一个著名的女歌手曾经很生动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时事业失败,整个人很不得志,几乎就要放弃歌唱生涯。后来,凭借祷告和心灵的追求,她才逐渐恢复信心和勇气,准备继续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下去。有一天,她兴致勃勃地向母亲说道:

“我要唱下去!我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要继续追求完美!”

母亲回答道:“很好吗!这是很好的志向。但是,要知道,上帝以完美的形象来到这个世上来,却还是有人不喜欢他。人在成就伟大事业之前,须先学会尊重他人,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

歌手听了,深受感动,从此,她对身旁每一个人都十分尊重。她努力向别人学习歌唱技巧,同时也学习怎样做人。因为她对别人的尊重使她博取了别人的好感,许多人都愿意帮助她,很快她的事业又步入了正轨。

要想获得别人的友谊或感情,先不去担心别人是否喜欢自己,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能让别人喜欢自己。我想,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学会尊重别人。

豪华·哲斯顿被公认为魔术师中的魔术师。40年间,他游走在世界各地,一再地创造幻象,所有观众都被他神奇的表演深深吸引。共有6000万人买票去看过他的表演,而他赚了几乎200万美元的利润。

豪华·哲斯顿最后一次在百老汇上台的时候,卡耐基花了一个晚上待在他的化妆室里,想请哲斯顿先生告诉他成功的秘诀。哲斯顿告诉卡耐基,关于魔术手法的书已经有好几百本,而且有几十个人跟他懂得一样多,因此,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魔术手法与众不同。

但他有两样东西,其他人则没有。第一,他能在舞台上把他的个性显现出来。他是一个表演大师,了解人类天性。他的所作所为,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语气,每一个眉毛上扬的动作,都在事先很仔细地预习过,而他的动作也配合得分秒不差。第二,就是他十分尊重观众。许多魔术师会看着观众对自己说:“坐在底下的那些人是一群傻子,一群笨蛋。我可以把他们骗得团团转。”但哲斯顿的方式完全不同。他每次一走上台,就对自己说:“我很感激,因为这些人来看我表演。我要把我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

他说,他没有一次在走上台时,不是一再地对自己说:“我爱我的观众,我爱我的观众。”也正因为有了对观众的尊重,才使得他的表演更具吸引力。

剑桥教授们总是告诫学生:尊重别人,是在日常交际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做人原则。没有尊重的交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尊重别人的人,同样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正像站在镜子面前一样,你怒他也怒,你笑他也笑,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认可。

这个世界我是惟一的

与人相处要让他人觉得他自己重要,这样他才会反过来给你快乐,觉得你更重要。

有一次,德鲁克在纽约的第33街和第8街交叉的那家邮局排队寄一封挂号信。德鲁克发现那位管挂号的职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很不耐烦——称信件、卖邮票、找零钱、发收据,年复一年重复工作。因此德鲁克对自己说:“我要使这位仁兄喜欢我。显然,要使他喜欢我,我必须说一些好听的话,不是关于我自己,而是关于他。”所以德鲁克就问自己:“他真有什么值得我欣赏的吗?”有时候这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当对方是陌生人的时候。但这一次碰巧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德鲁克立即就看到了自己相当欣赏的一点。

因此,当他在称德鲁克的信件的时候,德鲁克很热情地说:“我真希望有你这种头发。”

他抬起头,有点惊讶,面孔露出微笑。

“嗯,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他谦虚地说。德鲁克对他说,虽然他的头发失去了一点原有的光泽,但仍然很好看。他高兴极了,他们愉快地谈了起来,而他对德鲁克谈的最后一句话是:“相当多的人称赞过我的头发。”德鲁克敢打赌,这位仁兄当天出去吃午饭的时候,走起路来一定是飘飘欲仙的。

德鲁克敢打赌,他会对着镜子说:“这的确是一头美丽的头发。”

德鲁克曾公开说过这段经过。事后有人问德鲁克:“你想从他那儿得到什么呢?”

德鲁克想从他那儿得到什么?

如果我们是如此自私,一心想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回报的话,我们就不会给予别人一点快乐、一点真诚的赞扬——如果我们的气度如此狭小,我们就会罪有应得地失败。

呵!是的,德鲁克是想从那位仁兄那儿得到什么,德鲁克想要一件无价的东西,而德鲁克得到了,德鲁克得到了这种感觉,就是自己为他做了一件事,而他又无需回报。这是一种当事情过去很久,还会在你的记忆中闪耀的感觉。

人类的举止,有一条最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遵循这条法则,我们几乎永远不会出问题。事实上,如果遵循这条法则的话,就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朋友,以致无限的幸福。但是一旦违反了这条法则,我们就会惹上无尽的麻烦。这条法则就是:永远使对方觉得重要。

几千年来,哲学家一直在推测人性关系的规则,而从推测中,只导出了一条重要的箴言。这条箴言并不是创新的。梭罗亚斯特(Zoroaster)早在3000年前就把它教给拜火教徒了。孔夫子也于2500年前就在中国宣扬它了。道教始祖老子,也把它教给了他的门生。释迦牟尼于耶稣诞生前500年,在圣迦河岸宣传过它。印度教的经文典籍,在这之前1000年,就传播过它了。耶稣在十九世纪之前,在崎岖的巨狄亚石山上,就这样教导过了。耶稣把它归纳成一句话——“己所欲,施于人。”

自以为是者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