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
13796100000013

第13章 《失落的致富经典》(6)

金钱并不是唯一能够满足心灵的东西,虽然它能为心灵的满足提供多种手段和工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只顾享受金钱而不去享受生活。片面享受金钱只能让自己逐渐堕落,而享受金钱带来的幸福却能够使自己感到身心愉悦。

只享受金钱会使人们的生活主题只剩“金钱”两字,生活就会沦为围绕一张钞票而上演的闹剧。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会依靠金钱的力量获得幸福。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他保持着为人的低调、谦虚和正直。但是,当黄金源源不断地流进他的口袋时,他变得贪婪、冷酷。为了获取最多的财富,他秉承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原则,加速着行业内的并购风潮。很多企业因此破产倒闭。盛产石油的宾夕法尼亚州油田附近的居民也深受其害,并对他深恶痛绝。有的受害者干脆做出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刑,或乱针扎“死”。

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而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迁到其他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由于为金钱操劳过度,洛克菲勒的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他只能活到50多岁,并建议他必须改变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

直到这个时候,洛克菲勒才开始醒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师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偶尔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庞大的财产发挥更大的作用。

1901年,洛克菲勒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两年后他成立了“教育普及会”,后来他又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

洛克菲勒的后半生摆脱了金钱的束缚,他充分享受金钱所能提供给他的优厚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利用金钱寻找到了心灵的平衡与慰藉。

1937年,洛克菲勒逝世,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因为那是第一号,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出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对待金钱的正确方法,赚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但金钱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假如人们把追逐金钱当做唯一的目标和宗旨,就会成为被困在金钱陷阱中的猎物,被所追求的财富捆绑起来,也很难得到真正幸福的生活。

金钱就像琴一样,谁不会演奏,它就只会让谁听到刺耳的噪音。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获得幸福的途径有两种:增加财富或者减少欲望。”如果你已经获得了财富却仍未得到幸福,不妨试着减少自己内心的欲望吧。

做个驯钱师,不做守财奴

你必须让他人深刻地体会到,通过和你的交往,他们自己也会不断取得进步,获得更多的财富,因为在每次的交易中,你给予他们的是一种使用价值,而这一价值远远大于你从他们那里得到的货币价值。

——《失落的致富经典》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

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除非事情紧急,旅行者总是选择别的路径。这里水面空气凝重,没有哪种动物愿意在此饮水。

这两个海彼此相邻,何以又如此不同?不是因为约旦河,它将同样的淡水注入,不是因为土壤,也不是因为周边的国家。区别在于:伽里里海接受约旦河,但绝不把持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

另一个海则精明厉害,它吝啬地收藏每一笔收入,绝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一滴水它都只进不出。

伽里里海乐善好施,生气勃勃。另外那个则从不付出,它就是死海。

世界上的两种人与巴勒斯坦的两个海非常相像:有些人,热爱自己的财富,但更热爱生活,所以,他们成了财富的主人;另一些人,珍惜自己的金钱就像珍惜生命一样,久而久之,就成了金钱的奴隶。吝啬的人,只能像死海一样死气沉沉;而像伽里里海一样乐于付出,才能得到勃勃生机。

吝啬是一种畸形的人性,吝啬的人并不缺少金钱,然而其灵魂、精神却日趋贫穷。吝啬的人一般都是自私和贪婪的,这类人总嫌自己发财速度太慢、发财“效率”太低,总想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因而常常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算计他人、算计社会。吝啬者口袋里的金钱或多或少地带有不洁的成分,廉耻、天良、真理都会消失在吝啬者的欲海之中。

然而,一个守财奴所能做到的无非是牢牢地抓紧自己手中的每一分钱,双手都紧握着,又用什么来创造呢?有的人为自己的吝啬披上了“节俭”的外衣,诚然,节俭不仅是积累财富的一块基石,也是许多优秀品质的根本。节俭可以提升个人的品性,厉行节俭对人的其他能力也有很好的助益。节俭在许多方面都是卓越不凡的一个标志。

节俭的习惯表明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也证明一个人不是其欲望和弱点的不可救药的牺牲品,他能够支配自己的金钱,主宰自己的命运。

创富就要崇尚节俭,但是必须注意绕开吝啬的沼泽地。有人曾说过:“没有投资就没有回报”。舍不得播种的人也只能收获微薄的果实,对于农民是如此,对于商人亦如此。

英国著名文学家罗斯金说:“通常人们认为,节俭这两个字的含义应该是‘省钱的方法’;其实不对,节俭应该解释为‘用钱的方法’。”合理利用你拥有的财富,它就会成为你获得更多财富的筹码;如果吝啬手中的每一枚金币,那么,它们只会成为仓库里废弃的金属。

不必预支明天的烦恼

不要为了那些将来会出现的种种阻碍你事业发展的障碍而杞人忧天,除非你能确定它们一定会影响到你眼前的工作,而绝不会也不应该是明天会出现的紧急情况。

——《失落的致富经典》

至于未来,它还没有发生,我们一切关于未来的想法只是我们自己一种单纯的设想,它也许会发生,或者根本没有可能。实际上未来可能以一种超乎我们想象的方式发生,经常会是这样的。量子物理学定律说明,任何当下特定行为都存在无限种可能的结果。

这是《失落的致富经典》中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按照华莱士的观点,既然未来存在那么多未知的可能性,我们又为何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所有将要发生的事情呢?

生活中我们常犯类似的错误,总是预支明天的烦恼,企图将未来可能遇到的烦恼提前解决,以便将来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可是事实往往是这样的:无论你在前一天晚上将庭院中的落叶扫得多么干净,一夜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还是会落下来,你无法在今天扫去明天的落叶。过早地为将来担忧,非但于事无补,而且会让自己眼下活得束手缚脚,所以,只有脚踏实地、着眼于现在才能让生活过得轻松,才不会被设想出来的困难吓退。

1871年春天,蒙特瑞尔综合医院的一个医学生偶然拿起一本书,看到了书上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它使这个原来只知道担心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自己将来的生活何去何从的年轻的医学院的学生,最后成为着名的医学家。

这个人就是威廉·奥斯勒,他创建了举世闻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被聘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讲座教授,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在他去世之后,用厚达1466页的两卷书才能记述完他的一生。

那么,改变他一生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呢?

在耶鲁大学的一场演讲中,威廉·奥斯勒爵士说:“在你们的眼里,我曾经当过4年大学教授,写过一本畅销书,拥有的应该是一个特殊的脑袋。但其实,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我的一生都得益于汤冯士·卡莱里先生书中的那句话: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手边清楚的现在。”

威廉·奥斯勒爵士认为,他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这不是说我们不应该为未来做准备,事实上为明天制订计划是人人必须去做的,但为明日做准备的最好方法不是愁肠百结地忧虑,而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和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不要因为担心明天寻找不到奇异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此刻盛放在窗口的玫瑰。记住古罗马诗人何瑞斯的这段文字,它将带给你平静和快乐:

“这个人很欢乐/也只有他能欢乐/因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能够说/不管明天会多么糟糕/我已经度过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