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守脑如玉
1378500000016

第16章 书评 (5)

《生活大爆炸》第五季Penny有句经典台词,她对印度小子说,得知你是有钱人,突然觉得你可爱多了。大家必须得看看东野圭吾的照片,简直是推理界最高水准的颜。推理迷调侃,东野君走在街上常被认成藤木直人,偶尔也被认成仲间由纪惠。得知一个作家长得帅之后,看他的文字,也顿觉顺眼多了吧。

劳伦斯·怀特德·弗莱《假装的艺术》

假装讽刺装逼,其实是手把手教你装逼

“打着扫黄的旗帜贩黄”,这是关于《假装的艺术》的评价中,最靠谱的一句。以肉眼看,这本书就是百科式装逼指南,分电影、书籍、话剧、旅行、社交等二十个话题,手把手教你该如何不懂装懂,并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

比如,谈电影时,彻底不谈剧情是个很帅的选择,要谈导演的冷门八卦,并对其进行精神分析。提及导演,要尊称他们的姓,相反,说到演员只提名字或昵称,比如布拉德、妮可、梅尔,好比他们是低一等的生物——希区柯克叫他们“牲口”。至于想在文学上装高雅,你需要几本长了霉的塞缪·贝克特、弗吉尼亚·伍尔夫、克里斯托弗·伊瑟伍德的作品以及二十四寸高的一叠泛黄了的旧哈泼杂志。关于红酒?记住各种酒的牌子是社交表演的一部分(装逼完全是记忆力大赛啊)。谈论美食就更得装了,你不用真的做饭,你可以说正在等一件从法国订购的新厨具,另外,有特别塑封的龙嵩叶也还没寄过来呢。

作者说了,他的本意是调侃和戏仿美国装逼犯的,但大批读者当成装逼教程逐条背诵严格执行,人家只好无奈地享受着白花花的海量版税,同时拒绝一切采访,玩起神秘——既然误解能带来畅销,不装白不装嘛。

这基本上就跟《金瓶梅》、《肉蒲团》之类是同类项了。色即是空,纵欲者必自毙——单看《金瓶梅》的中心思想,多么主旋律,简直像少林寺高僧的演讲稿题目了。“淫人妻子者,妻子必被淫”——这是《肉蒲团》的主旨,不是全国妇联编纂的道德说教丛书么?问题是,你假装扫黄,却在情色细节、床底技巧、私密器官的描写上呕心沥血——不得不说,以扫黄的名义贩黄,这才是高段位的“假装的艺术”啊。

当然,公平的说,《假装的艺术》绝对不是烂书,它轻松又好读,有十足的娱乐性。本质上,它就是若干个豆瓣网“装逼指南贴”的拼贴版,它的牛逼之处在于,它是由一个人写的,这要求作者必须是个学识渊博的刻薄鬼(艾柯是个好人选)。作者怀特德弗莱是美国生活家,精通音乐、舞蹈和厨艺,在纽约教女性主义舞蹈,还开了瑞士风格厨艺课——我不懂的是,他何不挑电影、美食、音乐、书籍等几个精通的主题详写,让人看得再过瘾点、深入点。把妹、钓男、社交、星座之类他不擅长的部分,完全就是早泄风格。刚看了个开头,咦,没了,让人想起天涯社区那哀怨的帖子“我男友每次都只有1分钟,还很得意地抽一根事后烟,问我,到高潮了没?”

据说这书在国内也很畅销,那是,其中谈的什么伍迪·艾伦、黑泽明、《纽约客》都是世界性的,可以供中国青年在装逼上跟国际接轨。豆瓣“文艺青年装逼会”会员都达到15万的最高上限了,“装逼指南”小组也快突破8万人了——就这样一本装逼指南还被外国人写了,我们还得在美国佬的指导下亦步亦趋地装逼,这让人情何以堪?要知道,我们中国好歹也是装逼大国,从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小资范儿装起,到魏晋南北朝那是举国装逼、皇帝带头装逼,还出了古代装逼巨著《世说新语》,再到近现代郭沫若、余秋雨两朵装逼界奇葩——我很想问,迄今都没有一个有志青年站出来写一本中国版《假装的艺术》吗?大家就没有一点民族自尊心?

最后,给大家来点心灵母鸡汤——千万别对装逼这事有心理障碍。读书人更需要装。台湾地区所谓的读书人蔡康永都写了说话之道教大家理直气壮地撒谎,假装喜欢别人假装重视别人假装同意别人,不管对方有多么肥肿,做菜多么难吃,皱纹有多么昌盛,你都要昧着良心假装没看见!据说这本书销量已经过百万了。而知识分子圈流行一个真心话游戏,这是英国版“钱钟书”——大卫·洛奇发明的,一帮学者们趁着酒意说出自己没读过的经典,冠军是承认没看过《哈姆雷特》的英国文学教授。梁文道在他的著作《读者》里讲了这个段子,并说他读了《生命与命运》,逢人便说这是斯大林时期的《战争与和平》,其实他根本没看过《战争与和平》。

帕慕克《纯真博物馆》

纯真博物馆还是贱人博物馆

重口味的我某天吃饱了饭没事干,买了本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决定陶冶下情操,看完,我决定打电话给警察叔叔,帕老师,我要告你欺诈。

明明是贱人博物馆嘛。

这书被称作“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洛丽塔》”,没错,两本都是犯罪心理实录,《洛丽塔》是恋童癖,《纯真博物馆》是恋物癖。

有钱的贱男快订婚了,偶遇小三——远房亲戚家的妙龄美女芙颂,见第三面就上床,一睡如故,连续44天乱搞,这丝毫不耽误贱男按原计划订婚,并贴心地邀请小三全家来观摩。订婚仪式上,贱男好忙,吃小三的醋,搂着她跳舞,发誓爱她一生一世。

善良的文青们很不满,别那么刻薄,人家男主角开始不懂事,后来不是因为爱情看穿并修正了自己嘛。

哦,没错,他改邪归正了,从极品贱男成长为猥琐怪蜀黍。

小三嫁人了,贱男退婚,之后的7年10个月,2864天,409个星期,贱男去芙颂家1593次,对着别人的老婆近距离意淫的同时,以爱情的名义,每次偷走一样芙颂的东西,盐瓶、发卡、烟灰缸、耳坠、钥匙、扇子、香水瓶、手帕、胸针……以及4213个烟头。

芙颂和她的绿帽子老公为什么可以接受男主角永恒的骚扰呢?

因为芙颂想当女明星,她老公想当导演,需要怪蜀黍为他们烧钱。

怪蜀黍不愧是有钱人,砸了大笔银子为芙颂建了博物馆,展示他偷来的赃物。

到书的末尾,怪蜀黍对他的极品人生总结陈词,“让所有人知道,我的一生过得很幸福”——这就是传说中的M体质。

这事改成贴子发到天涯社区,就可以成功搜集到2011年谩骂大全了。

帕慕克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在做一场探索,探索到底哪些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事物?每天使用的盐瓶、瓷小狗摆设、打火机、烟灰缸……这些通常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它们有没有意义,能否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

拿过诺贝尔奖的作家就是牛逼,能把恋物癖赋予诗意,并上升到了理论高度。

豆瓣上的装B青年们也非常捧场,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大家纷纷讴歌《纯真博物馆》“旷世深情”、“刻骨铭心的浪漫”、“不仅是爱情史诗,也是国家史诗”。对心灵母鸡汤很饥渴的中国人,还会被书中那些读者体的感伤击中:“幸福仅仅就是靠近所爱的人”,“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而我却不知道。如果知道,我能够守护这份幸福吗?一切也会变得完全不同吗?”

帕慕克还对记者说,很多女性读者被书中男主角对女主角深沉的爱打动不已,我煞风景地插播一下广告,女读者们要满足这类意淫,其实看韩剧见效更快。

且不说以我的阴暗常常怀疑,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理由往往不是文学而是政治,所以桂冠作家写出的书,很可能是一种精致的烂。只说这本书本身,论感情的深度,还不如于晴近几年的言情小说,至少人家男主角爱上女主角,是因为对方的个性、智商和价值观而不是基于纯粹的肉欲。

当然,对着一只充气娃娃展开旷日持久的抒情,也挺美好,叫《变态博物馆》会坦诚得多。何必要装纯,在书里批发100多个名为“纯真”的形容词,统统献给无脑的小三,活生生把她粉饰成圣母。

最后,我要说,这本书绝不是一无是处,旅游控可以当伊斯坦布尔的民俗广告看,还可以买机票按图索骥,去照着这本书建的纯真博物馆实地观摩。色情控可以当重口味不伦恋看,作者舍得花海量的文字去歌颂小三的左乳房、美丽的脖子和后背……比起《我的名字叫红》的故弄玄虚和《伊斯坦布尔》的碎碎念,这本书的可读性还是强很多。毕竟,帕慕克的文笔在黄文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

PS:豆瓣上有文艺青年心碎不已地问我:希望你是深爱这本书才这样写的。

呃,怎么说呢,首先,我对诺贝尔奖本来就有排斥,尤其是我深爱的冯内古特拿不到它以后。其次,用最近网上很红的一句话来解释我对一本书的喜好。

“我这个人是很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看心情。”

微书评

舍不得杀仇人就想象他的幸福生活

阴暗系作家当中,谁比得过东野圭吾?这本短篇小说集比《黑笑小说》写得更好,一本正经地讲述荒诞不经。《绑架天国》有《富豪刑事》的影子,富豪绑架自己的孙子,对一亿日元的通行赎金超级不满,觉得区区这点钱怎么好意思开口,怎么也得是一亿美元,不然也得一亿人民币,一亿日元完全是对贵族身份的羞辱!《杀意使用说明书》的亮点在于如果你想提高对仇人的杀意,那么请想象他的幸福生活。对人性之恶,东野圭吾是玩得太顺了,任何人在他面前,从道德上而言,全是透明体。

“你要真敢强奸我,我还真懒得反抗”

廖一梅清高又自恋——可是我爱。迄今记得第一次听《恋爱的犀牛》的台词,惊叹得毛骨悚然。喜欢那些欠扁的句子:“我从来不屑于做对的事情,在我年轻的时候,有勇气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笨,但没人相信我笨”;“你得有权利有资格才能夸奖我,不是每个人的夸奖都会让我高兴的”;“大家顶着爱这个词干尽了人间丑事”;“我能够怎么办?一个现代女子的悲哀。我不会绣荷包,不会纳鞋底,不会吟诗作赋,不会描画丹青,如果我想告诉他我喜欢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他上床。和他上床当然是不对的,我知道”;“你要真敢强奸我,我还真懒得反抗”。

有人说根本舍不得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

张大春就是个有文化底蕴的野人,总喜欢在文字里乱来。小说《悬荡》一开篇就骂“我实在不喜欢这个胖婆娘”,接下来要干嘛?你绝对猜不到,猜出来他就不是高智商神经病了。有人评《如果林秀雄》,写得很有意思,但是好像有点太乱了。张大春很真诚地问:“究竟是有点乱,还是太乱呢?”又有人给他狂贴后现代标签,什么拼贴啦、结构啦、颠覆啦,越说越像深刻版《大话西游》了。还有人说根本舍不得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因为看完就很难找到更好看的了。顺便说一下,张大春是台湾地区的眷村吉祥物,另一个吉祥物是综艺教父王伟忠。

这个浮躁时代能对写字这件事怀抱虔诚

《独唱团》前执行主编马一木说,当今国内文字最好的人有两个,一是叶三,她最近出了本《九万字》,二是阿乙。很多人说喜欢他是因为他和写作的关系与别人不同。在这个浮躁时代能对写字这件事怀抱虔诚,这太稀有了。他把写作当一件隐私,羞于启齿,所以他能安静下来叙述故事、设下圈套、埋伏冷幽默,偶尔在句式上来点混搭,修辞上玩点逆向思维,让你穿透文字看到一个闷骚的“怪蜀黍”。罗永浩深情讴歌他,说他被所处的时代严重低估了,希望他再给这个瞎了狗眼的时代那么一两次机会。

能在平淡中读出荒诞可笑来

三个戏剧剧本——这是什么狗屎戏剧啊?就是两个或三个演员站在台上一动不动地说说说,明明是相声。但伍迪·艾伦是谁呀,享誉世界的刻薄鬼,光靠台词就足够了。只要你肯稍微耐着性子看一看,就能在平淡中读出荒诞可笑来。三个故事都是关于出轨的,讲背叛的风险、难堪、恐慌,就像剧中台词说的,“感激吧,你不是搞婚外恋的。”你正想讴歌作者真有道德感,伍迪·艾伦就忙着搞一系列婚外情然后淡定地来了场乱伦———娶了他的华裔养女宋怡。

杀手和普通人一样想存够钱早退休

这本书有那么一点点比利时cult片《人咬狗》的味道,那是一个热爱诗歌和哲学的杀手雇人拍摄他杀人过程的故事。而这本书主角也是杀手,只是没那么文艺腔,叙述要平静得多,爆点都隐藏得很深。杀手凯勒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最大愿望是存够钱早点退休,业余爱好毫无新意,就是集邮,不过对他而言集到牛X的邮票比用牛X的手法杀人难度可大多了。他选择杀人,是因为他只擅长这个,只能靠这个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他的杀人哲学是,死亡面前男女平等,为了对女人表示公平,杀女人这种活他丝毫不推辞。

“我们制造了喧嚣评价他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