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1377800000009

第9章 借势 (2)

为了使中国黄页继续活下去,马云决定傍一个靠山,来增强自己抗击风险的能力,最后选定同杭州电信合作。1996年3月,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圆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圆人民币,占70%的股份。

应该说马云当时有极好的机遇。第一,中国黄页毕竟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占有绝对的先机;第二,中国互联网产业起步虽晚但市场巨大;第三,中国黄页一启动就找到了一种成功的盈利模式。

但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让马云始料未及。马云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中国的雅虎,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品牌培育策略,但杭州电信却有一套急功近利的经营策略。对此马云曾说:“做‘.COM’公司如同养孩子,你不可能让三岁小孩去挣钱吧!” 双方的裂痕愈来愈深,几个月后,合作终于走到了破裂的边缘。

1997年,马云不得不离开重组后的“中国黄页”,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滑铁卢”。

在离开中国黄页之后,马云带了5个年轻人,去了当时的外经贸部,在其所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出任信息部总经理,马云占30%的股份、外经贸部占70%的股份,但实际上马云一个月就几千圆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马云还是很满足,他租了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没日没夜地干活,给外经贸部做站点,让外经贸部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上网的部级单位。后来成功建设了国富通、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网站。

日子一久,马云发现在政府的编制里做事要受到许多限制,存在着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怎么办?马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留在北京吗?机会倒是有,新浪和雅虎都希望马云去加盟,但马云发现在北京做事人心太浮躁,很难做成一件事。思来想去,马云决定还是回杭州发展。

就在马云做出决定的那一夜,他把团队的所有人都叫来,随后郑重地宣布了他的决定。

大家的心情特别沉重,为什么自己做了那么多,为公司赚了那么多,却要舍弃这一切而去!有人哭了,毕竟这里有他们难忘的岁月,有他们首创的事业。整整14个月,400多天的日子,真的可以就此离去吗?

马云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三个选择权:第一,你们去雅虎,我推荐,雅虎一定会录取你们的,而且工资会很高;第二,去新浪、搜狐,我推荐,工资也会很高;第三,跟我回家,只能分800块钱,你们住的地方离我5分钟以内,你们自己租房子,不能打出租车,而且必须在我家里上班。你们自己做决定。”马云给了他们3天的时间做决定。

3分钟过去了,团队的所有人又走了回来,他们对马云说:“马云,我们一起回家吧。”

那一刻,一向坚强的马云掉了泪。也就是那一刻,马云对自己说:朋友没有对不起我,我也永远不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情!我们回去,从头开始,从零开始,建一个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公司。

这是1999年,这是马云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第二次失败。

屡次遭遇失败的马云,并没有就此陷入沮丧,英雄自古多磨难,马云的两次失败经历教会了他许多道理。

做中国黄页的成功,和杭州电信的一拍两散,让马云悟出一个道理:要让互联网生钱,最重要的是要务实。而14个月的北京之行,让马云学会了判断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向。也因此,他和手下的十八罗汉南下创办了阿里巴巴,从此声名鹊起。

2010年2月26日,在黄金十年——企业家思想力论坛暨最具思想力企业家发布会上,马云入选十大最具思想力的企业家。在晚会现场,许戈辉向马云提了一个问题:“我知道马云去年刚刚庆祝了阿里巴巴的十年,一个特别真诚的发问:我们既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勤奋的,我们为什么能够存活下来?你的答案在哪里?”

马云说:“其实这十年,也是我们犯错误的十年,大部分的错误我们反思和思考,别人看到我们十年是活了下来,但是很少有人看到我们十年里犯的无数的错误,碰到的无数倒霉的事情……人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更是这样,所以我是允许自己犯错误,也允许别人犯错误,但是犯错误不可怕,可怕是不承认犯错误,我犯了错误还不承认,说我没犯过错误,这就麻烦大了。但是有一点我是这么觉得的,你说我犯错误最愚蠢的是什么,我觉得错误都TM愚蠢,没有说我犯过一个很聪明的错误,有的时候觉得,错误犯了也就犯了,不能关起来或者枪毙……”

的确,大困难面前往往苦其心志——失败远比成功更具有价值。这是马云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学到的最受用的一课。

巧用“王妃原理”

戴安娜嫁给了查尔斯王子,于是成了王妃,否则,永远是平民。弱势的一方,若找到一位比自己更强大者,借助其实力与名气,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关注度和地位,实现一些原来无法实现的目标。

请名人做形象大使,或做产品代言人,是企业常用的营销手段。马云在这方面上更是不遗余力,而且,他请的大人物通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2000年7月29日,马云和阿里巴巴负责公关活动的市场部副总裁Porter在香港出差,有记者问马云,最喜欢、最崇拜的偶像是谁?马云说是金庸。

会后,在庸记酒家,马云如愿见到了金庸——自己崇拜多年的偶像。

事后,马云回忆起二人第一次在香港时的情景:“那天我是冲进办公室的,很激动,真的要见我偶像了,赶紧去把书拿来。然后我们公司负责公关的一个老外说,从来没见过你那么激动,听说是你的偶像,我也去看看,那个老外就跟着去了。见了金庸,说好是谈一个小时,结果我们谈了三个小时,他给我写了‘相见恨晚’四个字。我的老外朋友回来说好像都是你在讲话,感觉金庸不是你的偶像,好像你是金庸的偶像。”之后金庸到杭州,写了一幅字给马云——“善用人才,乃大领袖成功之要旨也,此乃刘邦刘备之所以成功,望马云兄长勉之。”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交。

没过多久,马云就大胆萌发了一个创意,他想现在中国互联网的CEO都争得你死我活的,不如邀请金庸和新浪、搜狐、网易、8848四大掌门人聚一聚,搞个西湖论剑,岂不快哉!马云早已打听到,这四大掌门人除了张朝阳外,几乎都是“金庸迷”,把这次网络峰会比做西湖论剑,也是借用了金庸小说里华山论剑的掌故。

Porter一听马云这怪主意就跳了起来:“你疯了!这是不可能的!几个CEO之间关系都不太好,金庸又很难请到,你能不能给他们先打个电话,如果他们都同意,我可以协调。”

没想到金庸当即就答应了。马云再打电话给丁磊和王峻涛,两人都是金庸迷,一听金庸要来,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接着马云又约到了张朝阳、王志东。

话说公元2000年9月10日,暖风吹得游人醉,金庸如期而至,前来赴会的有新浪的王志东、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8848的王峻涛,同时还有不请自到的上百名记者。

主持人金庸以一段别出心裁的开场白拉开了盛会的序幕:“我最近和张朝阳先生讲一件事。有一位老先生在几千年前,在钓鱼的时候用直的鱼钩,愿者上钩。这就是说他本意并不想骗人家上钩的。后来这位老先生慢慢走到东方,走到杭州,他不钓鱼了,他拿一个网撒下去,愿者上网。他不是故意骗人家上网的,愿意的就上来吧。有一次鱼在水里游,张朝阳先生看见很高兴。我当时问张朝阳,张朝阳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张朝阳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所以今天这个会,我第一想表达的是:西湖上网,愿者上网,大家都快乐地谈。”

在金庸先生兴致勃勃地“点化”下,五大网侠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

丁磊说:“我是在金庸小说的熏陶下长大的。我曾经幻想和张无忌一样练成绝世武功打遍天下,可是武侠小说的人生是虚幻的,现实社会中既没有秘笈也没有师父、门派,一切只能靠自己拼搏。办网络和练武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志东说:“我经常做一种对比,我说如果用金老先生的手法来写一下中国的IT产业,肯定写得特别过瘾。”

张朝阳说:“我是一个书呆子,懂网络却不懂金庸。虽然互联网的竞争没有刀光剑影,但我们也要各显神通。”

王峻涛说:“我看金庸的书主要看里面的道德规范。我经常把武侠小说里的社会和IT产业作对比,小说里人物的功夫都是博采百家之长,再自己融会贯通,不遵循固定的模式,这很符合IT业发展的需要。”

马云说:“金庸有部名著叫《笑傲江湖》,我认为笑必须有眼光,傲必须有实力,江湖就是网络。我这几年一直是‘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我觉得搞网络就要有笑傲江湖的气度。人们经常问我5年后会怎么样,我要说的是,5年后已经没人再谈网络了,那时候网络深入千家万户,再谈,用杭州话来说就是很“背时”了。江山代代有人出,我希望明年西湖论剑时有新网侠到来,为我们畅谈网络的今天和明天。”

就这样,金庸,无形之中充当了淘宝网的代言人,成为马云手中最强势的一张王牌。以当时阿里巴巴的实力,与其他四大网站的实力,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而“西湖论剑”却从此奠定了马云在中国IT业的影响力。而早在10年前,赫赫有名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也在马云的包装下,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代言人……

也许,马云是太懂得“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个道理了,现在有种更时尚的说法叫“王妃原理”。为了吸引关注,马云和他的创业伙伴曾经编过一句广告词:“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果一分钱没花,就请了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做了他的“品牌代言人”。

这招的确是相当的绝!马云和他的中国黄页很快就吸引了媒体和大众的眼球。这也为马云随后要展开的媒体公关做好了铺垫。

借用别人的“脑袋”

许多创业者容易犯的通病就是总觉得别人不行,要么指手画脚,要么自己做,结果自己做得很累,也做不好。其实,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总是善于借用别人的“脑袋”。

2000年10月,和中国其他的互联网企业一样,阿里巴巴同样经历了最痛苦的时期。他们面临着投资者对他们要求赢利的压力以及媒体对他们的批评。与此同时,他们也收到了许多会员对他们的抱怨和投诉。怎么办?马云和公司高层一起坐下来,没日没夜地分析、探讨。

吴炯不愧为硅谷精英出身,在雅虎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技术和市场都有非凡的洞察力。他提议,“我们应该停下来,把技术平台完善,让系统稳定下来”。

那时,上阿里巴巴中文网站的一些老会员都反映说,每当访问量剧增的时候,网站就会出现堵塞、死机,整个系统运行非常的不稳定,也让用户有了不友好的体验。用户的忍耐到了一定限度,开始抱怨不断。这样,时间一久,访问量就下降了。

随后,吴炯又进一步解释说,阿里巴巴马不停蹄地全球跑马圈地,也的确给阿里巴巴带来了滚滚财源,但技术平台跟不上注定是要产生恶果的。听到这里,马云想了一下,的确,这大半年跑得太快了:美国、欧洲、香港、东南亚……

“不能再这样下去,阿里巴巴要建立一个优秀的企业,建立像Oracle、像微软这样的企业,技术平台就必须彻底改写,从底层数据库的改变,从平面结构的改变开始。” 吴炯进一步拿出了自己的具体意见。

虽说马云是个对IT技术一知半解的超级“菜鸟”,但有一点他做得非常好——“我不懂技术,但我尊重技术,尊重懂技术的人。”很快,马云就下了命令:立即停止所有正在开发的项目,所有的工程师都停下来做一件事——修复技术平台,完善系统功能。

最终的结果是,阿里巴巴建立了独特的技术平台,为其日后成为一台赢利的发动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同行们靠着投资者的那点美圆苟延残喘般地勉强支撑着时,阿里巴巴却几乎每月都有新产品推出来。用他的话说,“外面很冷,我们里面是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