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之帝国再起
13740400000763

第763章 也就那么回事

过去了将近八个月,吕哲率军归回南郡已经是春季上旬。

大军刚刚抵达南郡边界处的时候,一支欢迎队伍已经站在边界大道上等待迎接,身穿百官服装的官员列成队排列着,众多的侍从扛着各型各色的旗帜,数之不清的黔首则是在大道之外。

旌旗飘飘的场面上去十分华丽,百官肃穆着脸庞保持不动地静立更是增添庄严。大道两旁的黔首摆满香案,无法摆香案的黔首则是提着篮子跳着担子,无一例外是携带众多食物黔首让场面看去,有了那么点迎接王师的样子。

南陵是汉国首都,南郡自然就是汉国的直隶郡。作为吕哲发迹并崛起的南郡,未来必定是天下最为闻名的地方,南郡的黔首心中有一种骄傲十分正常。南郡提供给吕哲的兵源也是天下郡县中最多的一处,黔首们怀揣食物不但是迎接王师,其实也是在迎回自己的子弟兵。

战争从来都不浪漫,能把一场残酷的战争打得浪漫的军队,例如不是外国人、女人、矮子率领的高卢大军,注定会有悲惨的下场。

有那么一首诗的诗词里面写道“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有更多的诗词用华美的文字描述战争的残酷性,像是“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黄沙百战穿金甲”,有着太多太多了。

军队的旌旗出现在大道的远端,走到最前列的是凤凰图案的王旗,阵阵的马蹄轰鸣声也远远地传来。

排队站在大道上的百官自然是不能伸长脖子破坏肃穆,大道两旁的黔首则是伸长了脖子踮起脚跟遥望。

不知道是谁最先发出欢呼声,有了一个人的开头之后,迎接大军回归的黔首都是张开嘴巴大声地欢呼起来。

极少踏上战车的吕哲,因为场合的特殊性自然是不能再骑马。此时此刻的吕哲,他是身穿冕服直挺挺地站立在驷马拉动的战车上。

吕哲所使用的战车符合王室的规格,车身之上有着代表王族阶级的雕刻,顶盖上下垂的篷帐也是采用柳穗模式,战车的左右两端固定着一些描绘图案的盾牌。

战车之上有三人,一名是驾车的驭手,此时的驭手是由燕彼在担任;另一名本来应该是身穿重甲、手持长矛和盾牌的近卫,也叫作御守,不过现在似乎没那个必要安排专业御守,是由司马欣站在那个位置,司马欣身上穿的是最新式的板甲,其实也就是与隋唐明光铠差不多款式的甲胄,一手持着盾牌一手握着腰间的战剑,显示出一种威武的模样;最后一名当然是吕哲这个汉国的君王了。

其实战车的人员配置并不单单指车上的三人,正常的战车最基本的人员配置除了车上的三人之外,战车后面还需要拥有“卒”的存在。在战车广泛使用的年代里,“卒”所指的并不是一个士卒,毕竟“卒”在春秋时期代表着一个军事单位,最低的“卒”编制是五十人。那么这个“卒”的军事单位除了跟随战车作战之外还有什么责任?没错了,就是在战车有需要进行转弯时,他们需要帮忙抬动战车变换车轮的行进轨迹。

吕哲原本可以不使用四驷战车,六匹马拉动的战车都已经准备好了,可是吕哲最终还是没有使用六匹马拉动的战车。六马战车是由韩国和魏国王室共同敬献的“天子之车”,四驷战车则是汉国这边自己制作。之所以不选择魏韩敬献的“天子之车”可以解读为吕哲的谦逊,实际上是魏韩制作的马车没有减震装置,更加没有车轴,而汉国自行制作的战车则是有减震装置和车轴。

减震装置不过是让乘坐起来不那么颠簸罢了,可是车轴的存在却意味着可以灵活地转弯,没有车轴的战车想要转弯还需要停止下来,然后再由人去抬动车轮变换方向。一辆需要转弯还需要停止下来的战车,对于吕哲来说不止是不方便,还有着更大的麻烦,更是增加了可能出现的危险系数,也就变成不可取的代步工具。

对了,按照礼仪,六匹马拉动的战车是“天子之车”,也就是所谓的“天子驾六”,诸侯王是四匹马拉动的战车,其下的大夫什么的则是二匹马拉动。当然了,在随后的历史变革中,“天子驾六”没变,但是王爵、侯爵、大夫也都能使用四匹马拉动的战车,那么也就没人再将周礼当回事了。

燕彼为内臣,担任驭手没什么好惊讶的。可是司马欣竟是在王车之上就有点含义了,毕竟司马欣是堂堂太尉。

在这种场合上吕哲安排司马欣共乘一车当然是有目的,用意当然是与历朝历代的君王邀请大臣共乘一车的含义一样,无非就是展现出君王对某位大臣的信任和重视,为了即将进行的某个决策开路。

司马欣已经担任了三年的太尉,按照吕哲一贯的习惯,某个职位上的人选不会在位太久,已经到了将司马欣调任的时候了。而吕哲一直没有任命出塞作战的最高指挥官,虽然是因为情势特殊的关系,也是因为几个中郎将的资历和威望都不足。若是塞外战事平稳几个中郎将以协商模式自然是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塞外战事正在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也是时候该给出塞的几支军团任命一员最高指挥官了。

战车行进中,吕哲一直低声在与司马欣进行某些沟通。其实两人就是在探讨塞外战事,针对目前塞外的战事现状进行讨论,也是在商议未来战事的阶段性行事方针。

对于塞外战事的最终目标早就已经定下,最为不济也是必须夺回河曲的所有权,牢牢地将水草丰美的河套区域实施有效控制,延伸出来的战略目标是在达到控制目标之后建设培育战马基地,与之雁门关外争夺,和辽东局部区域的争夺,形成一个相连的战略进展。

想要草原经略顺利实施,就目前而言吕哲麾下的军队是占据优势,唯一的障碍就是关于中原、齐地、燕地、秦地的现状,那么吕哲除开派遣司马欣出塞率军作战之外,对于内部的经营也是重中之重。

“共尉目前在秦地,他手底下有一个军团,配合从陇西地新征召的青壮组成的新编军,八万左右的兵力能够起到作用不能算小,”吕哲目视前方,留给他们在车上讨论的时间已经不多,不由加快了语速:“季布目前是在三川郡,整编中原军团之后会先带着一个军团北上,孤会任命他为中原、齐地、燕地三个区域的军队最高统帅,由他来保证你的后方。”

司马欣在不断点头,他也清楚其实季布不是最佳的人选,应该是有着丰富戍卫经验的共尉才是,毕竟共尉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总督衡山一郡,在那段特殊的时间段里衡山郡是作为抵御北方和东方的重地,共尉在作为总督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过什么纰漏,相反表现得相当出色。可惜的是什么?是短时间内共尉无法从秦地脱身。

“桓楚和吴芮会作为季布的左右副手,三个满员一线军团再加上接近三十万的地方戍卫部队,哪怕是有出现反复也有足够的兵力镇压。”吕哲似乎是看出了司马欣的担忧,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司马欣除了点头还能有什么额外的动作?桓楚和吴芮是沉寂之后重新被重用,与之季布没有太多的接触,吕哲那样的人事安排其实是起到一种平衡作用。

吴芮有多少带兵经验司马欣不清楚,但是司马欣多少知道吴芮有过治理一郡兵事和行政的经历,似乎吴芮还干得相当不错?

桓楚本来是楚国的将领,一度也差点占据整个庐江郡,可惜的是桓楚的运气实在糟糕,在项梁率军入侵下桓楚麾下的军队在交战中丧尽,失去了军队的桓楚在其后投奔了吕哲,近几年来并不活跃。现在吕哲重新重用,相信桓楚会明白这是一个崭新的机会,必然是更加努力。

“谁出任总军法官和总典校?”司马欣现在还是太尉嘛,自然是要为中枢考虑。

军队中的总军法官是维持军队法纪的最高军官,其实也是作为监视将领的角色,另一个监军是总典校。

吕哲并没有给出答案,反而是问:“太尉有人选推荐?”

司马欣不是不敢推荐,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一时间倒是愣住了。

不要用惯性的思维来理解吕哲统治下的国家,只有那种除开皇帝所有都为奴隶的制度下,身为臣子才没有对国家的未来拥有建议权或策略权,同时“奴隶制度”下的臣子对国家不存在义务和责任。

没有义务和责任的情况下,任何人的第一要务是取悦“奴隶头子”,他们只要能够取悦“奴隶头子”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哪会去思考国家的稳定,又怎么会去关心国家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现状。一切只因为他们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都是“奴隶头子”一言而决,那么也就只有“奴隶头子”对国家拥有义务和责任,其余人就不是那么在乎国家利益是否遭受损害,甚至觉得更换统治者不过是换了一个新的取悦对象罢了。

汉国走的是“共治制度”,那么也就意味着不是“一家天下”,国家不但是吕哲的,也是这个国家所有人的。君王对国家拥有义务和责任,领主们和臣工们也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通俗点就是“君王为董事长,贵族领主是大股东,官员是小股东,人民是持股者”,这样一来国家的利益一旦遭受损失,那么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在这种制度下保证国家的利益既是保护自己的利益。

当然了,没有什么制度是完美无缺,制定制度的是人,对于制度的执行者也是人,破坏制度也必将是人,所以……

对于制度的思考吕哲一直在进行,但是现在最为重要的是拟定人选。他见司马欣发愣,沉默一小会之后问:“李左车担任总军法官,武梁担任总典校,是否可行?”

司马欣似乎是在脑海中思量,过了一小会才应声:“臣觉得合适,不过还需要听取其他同僚的意见。”

话说到这里,他们距离迎接人群已经不远,耳边传来的是阵阵欢呼声,成队列排排站着的文武百官也已经身躯向前倾斜成持礼状。

迎接出征君王归来有一套既定的礼仪模式,按照风俗会安排人吟唱《诗经》中的某一首诗,远处吟唱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渐渐清晰,显然是选择《诗经?秦风?无衣》作为迎接诗。

“没想到会是这个。” 魏王咎对着韩成说道。

韩成点点头没有发表什么言论,心里也有些觉得魏咎似乎有点敏感,不就是一首《秦风?无衣》嘛,又不是只有秦军会唱,实际上《秦风?无衣》也是列国军队的“军歌”之一,更加明白说,《诗经》自诞生那一刻起就不完全是属于谁的,是华夏全体族群共有的文化。

魏咎与韩成是共乘一车,与他们这一辆车驾并排齐驱的是秦王室的将闾和搭载吕哲两名子嗣的战车,其后才是按照身份地位不同而前后也都不同的文武百官车驾。

将闾听到前方不知道多少人在吟唱《秦风?无衣》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不知道是什么情绪驱使他扭头看向后方的徐岩所在车驾,眼眸里有一种说不出哀伤存在。

徐岩当然发现了来自将闾的目光,他还对着将闾拱手致意了一下,随后就是保持肃穆的姿态。

回归的军队也开始在附和吟唱:“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天地之间再无其它的声音,只有《秦风?无衣》在飘荡在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