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精忠报国
13717500000021

第21章 “第一飞行家”冯如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六岁时随舅父赴美国旧金山做工,对机械制造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边打工,一边自学。他从微薄的薪金中挤出钱来购买了很多有关机械学的书籍,利用工余的休息时间刻苦攻读,掌握了三十六种机器的制造原理,还发明了抽水机、打桩机、无线电报机,当地的美国人和华侨都认为他是个奇才。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当时,八国联军刚刚侵略中国,日本和俄国又在中国东北进行“日俄战争”,中国受尽了外国侵略军的凌辱。冯如听说飞机可以用于军事,便迷上了飞机的研究。他说:“中国之所以处处吃亏挨打,就是因为军事上太落后。我一定要制造出飞机,回国去报效祖国。”他的雄心壮志感动了许多华侨,他们纷纷凑钱资助。由于资金不多,设备简陋,冯如只能租了一间厂房,带着三个华侨青年做助手,于1906年开始研制飞机。

经过无数次失败,一架由冯如改进的,机翼、方向盘、螺旋桨和内燃机等大小部件都由中国人制造的莱特式飞机终于研制成功了。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着自己研制的飞机在奥克兰市上空翱翔了2640英尺。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驾驶飞机在天空飞行。他的飞行距离比六年前莱特笫一次飞行时的距离长了三倍,美国报纸特意发表文章,惊呼“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了西方”。

冯如没有满足于这些成绩。他在华侨的支持和资助下,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广东制造机器公司,由他任总机械师,开始了新飞机的研制工作。

1910年,冯如为了学习美国的飞行技术,专程到洛杉矶去观看美国飞行家的飞行表演。美国人怕他超过自己,就对他说:“我们的技术保密,你只能在三公里以外观看。”冯如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暗自下决心要制造出高质量的飞机。不久,他就制造出飞行高度310米,时速105公里的先进飞机,在当年举行的国际飞机竞赛大会上,冯如获得了优等奖。正在美国为民主革命奔走的孙中山看了冯如的试飞表演,高兴地说:“中国大有人才呀!”

1911年,冯如谢绝了外国人的高薪聘请,回到中国,加入广东革命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组织起中国第一支空军队伍。第二年,他在一次飞行表演中失事身亡,年仅二十九岁。

名师点评:

学成绝艺,归饷祖国,苟无成,毋宁死”这是民国第一飞行家冯如报国的壮志之言。冯如师徒当时制造飞机的技术水平,和世界最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并不大。但九十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个差距是越拉越大了。我们是航空大国,但不是航空强国。185个大大小小的设计制造单位,45万人的航空从业大军。该是我们认真思考、痛下决心、重组队伍,重振雄风的时侯了!“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精神,正是当年冯如“将以绝艺归报祖国”精神!的继续。但我们有冯如“苦心焦思者夙矣”的忧患感么?有冯如“蹶者再志不少馁”的干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