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精忠报国
13717500000019

第19章 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1879—1907),原籍浙江绍兴,出生在厦门,是我国近代为民主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位妇女,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

秋瑾原名秋闺瑾,是她当官的父亲给她起的名字。她父亲希望她做一个守在闺房,谨小慎微的女子。家中从小按旧习俗给她裹了小脚(后来放了),十九岁那年又把她嫁给一无所长的官宦子弟王廷钧。

秋瑾后来通过女邻居吴芝瑛读了许多进步书刊,了解了外面的世界,逐渐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决心摆脱家庭的束缚,到日本去留学,掌握自立的本领,寻找救国的途径。她不顾丈夫的反对,毅然变卖了自己佩戴的首饰,把两个孩子寄养到绍兴娘家,于1904年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

到达日本后,她改名秋瑾,去掉了代表女儿的“闺”字,改字号为“竞雄”,以示和男人们比试高低,还以自己家乡的鉴湖为名,起了个别名,叫“鉴湖女侠”。她买了一把日本刀,在上面刻上“鉴湖女侠借以雪耻”几个字,随身佩带。她还写了一首《宝刀歌》说:要用它“一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羞”。平常她总是一身男装或日本和服,再也没穿过长裙窄袖的女装。她的这些举动在留日学生中格外引人注目,许多男同学都不敢小看她,背后议论说:“这个秋女士,既当女侠,还要竞雄,而且善诗习武,快人快语,真不是平常的女子啊!”

1905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这是孙中山亲自创建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宗旨是推翻满清政权,驱逐外国侵略者,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秋瑾得到消息,立即求见孙中山,提出加人同盟会的请求。孙中山一听,马上表示欢迎,说:“女子人盟的还很少,鉴湖女侠能参加,意义重大哟!”

秋瑾加人同盟会后,被推选为同盟会浙江分会的会长。她在曰本各地奔走联络,发表演讲,宣传革命,还介绍许多青年加人了同盟会。1906年年初,为了反对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无理干涉,秋瑾毅然鼓动和带领大批留学生回国,直接参加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武装斗争。

回国后,秋瑾历经千辛万苦创办了中国妇女的第一张报纸《中国女报》。她在第一期《敬告姐妹们》一文中写道:“不忍使我最亲爱的姐妹,长埋在这样的地狱中,只得勉强凑点经费,和血和泪地做点报出来,供诸姐妹赏阅。”后因经费不足,《中国女报》只出了两期就停刊了。

1907年春,秋瑾回到家乡绍兴,以主持大通学堂的职务为掩护,发展革命党人,试制武器弹药,策划武装起义。

7月6日,革命党人在安庆起义,由于寡不敌众而失败。7月13日,一位革命党人秘密来找秋瑾,告诉她,敌人已经发现了起义计划,派出上千人来抓她,请她立即撤到安全地带。秋瑾谢绝了他的好意,把革命党人的名册、文件、旗帜都交给他,说:“这些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把它保存好,以后重新组织力量继续发动起义!”随后,她镇静自若地指挥大通学堂的学生埋藏武器,撤离学校。

不久,大批清兵包围了大通学堂。有人赶紧让秋瑾从学堂的后门逃走,秋瑾恳切地说:“革命总是要流血的,没有鲜血,挽救不了民族危亡。今天,我们女子在革命上,还没有流过血,那就从我秋瑾开始!”说完,她抽出腰里的六轮手枪和短剑,开枪阻击清军,掩护学生撤退,当场击毙击伤数十名清军,但寡不敌众,最终被清军逮捕。

敌人对秋瑾威胁利诱,严刑拷打,但她坚贞不屈,守口如瓶,决不透露革命秘密。敌人逼她写供词,她提笔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和对革命暂受挫折的悲愤。敌人无计可施,只得捏造罪名,于7月15曰在绍兴轩亭口杀害了秋瑾。

名师点评:

1907年,秋瑾在绍兴被捕,15日,从容就义。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风雨兼程的一生中秋瑾实践着她要成为女侠和英雄的诺言。从绍兴的和畅堂到日本的实践女校再到绍兴大通师范学堂,秋瑾沿着时代的风向找寻奋斗的目标,完成了自我蜕变,实现了她报效祖国献身革命的伟大理想。可以说,秋瑾就义后,更多的民众觉醒了,历史正如秋瑾所料,秋瑾自己的死,换来了革命成功时间的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