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伶俐者这样做事
13657700000014

第14章 伶俐人做事大智若愚——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它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规模?价格是关键,和德的报价永远是同行业中最低的,它出售的鱼粉每吨销售价比进价要低将近100元左右。

这样的生意岂不是越做越赔?其实不然。一方面,和德要求所有的买在签订购买合同的同时预先支付40%

-50%的订金,合同一般都是三个月以上的远期合同。这样,就有50%的货款至少提前90天进入和德的账户,然后在国外出口商发出装船通知单之后支付另外50%的货款。在将近30天的行船时间内,和德就可以白白占用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和德在行业内的绝对垄断地位,使得它的信用很高,又可以在不具备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获得180天的信用证额度。两者相加,和德在一年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可以有大量的资金在账。

有了钱就好办事,仅仅是用这部分资金进行一级市场上的新股认购,20%甚至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就完全可以弥补在鱼粉贸易中的损失。至于账面上的亏损而省掉的税金,还有大量的货物贸易使它在与保险公司、银行、码头等方面谈判时占据的优势,则更是外人所看不到的。

和德的董事长毕福君,后来虽然因为盲目进军高科技而落败,但在饲料进出口方面却算得上是英雄,用他的话来说:“经商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字——卖!卖!卖!”

大量的销售才能保证大量的现金流量,而大量销售的秘诀就是让利给他人。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但是吃亏也是需要技巧的,会吃亏的人,亏吃在明处,便宜占在暗处,让你被占了便宜还感激不尽,这也是经商的智慧。生活中总是有一些聪明的人,能从吃亏当中学到智慧,表现上看来“吃亏是福”会给人以不思进取之嫌,但是,这些思想也是在教导人们能成为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世人皆醒我独醉”,吃亏中尽显大智慧,关键要看你是否懂得是舍得的艺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在乎“装傻充愚”的表面性吃亏,而是看重实质性的“福利”!

吃得亏中亏,方得福外福;贪看无边月,失落手中珠。

有一种投资叫吃亏

吃亏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种投资。对自己值得去做的或者是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应该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对自己不值得的或者是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应该倾向于疏远和逃避,甚至中止这种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社会交换本质要求人们在与人交往时必须让对方觉得自己的交往是值得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常常需要我们首先作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在生意场上,有位名叫林达德的企业家,他既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金钱,更没有辉煌的家庭背景,但却很快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当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总是乐意向别人付出,因此也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和帮助。正是由此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使我很快便走向了成功。”

平凡的林达德最初也是一个孤独的人,没有谁乐意与他交往。在忍耐了一段寂寞的人生之后,他逐渐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若要受到别人的欢迎,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作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真正的与人交往之道,就是适当地给别人某些方面的“利益”。而这些“利益”,有时是物质方面的,有时则是精神方面的。

对于像林达德这种在物质方面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来说,所牺牲的“利益”主要就是精神方面的。比如说,无论多么忙碌,当有人来找他时,林达德都不会向对方表现出厌恶或不耐烦的样子,更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除非是真的无法抽身,他才会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歉意,并在事后设法补偿缺憾。

林达德解释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时说:“像我这样一无所有的人,如果要想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能不让对方感到与我交往是愉快、欢畅的。”

林达德是一个很会体贴、关照别人的人,对周围人的体贴甚至超过了别人自己的想法。每当有人说要到他那里玩,他都表示十分欢迎,并希望来人能在自己这里住上几天。背地里他无论多么拮据、多么苦恼,但从不表现出来。他好像随时都在欢迎他人的光临,并竭诚予以接待。当别人回去的时候,他甚至还想着给人带点小礼物、土特产之类的东西。

林达德总是尽自己所能来满足别人的某些欲求,而他这种不怕牺牲自利益的做法,也使别人对他有所助益,从而满足了他心中的很多欲求。

事实上,对周围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会怀有某种程度的期待,都想让与自己接触的人给自己带来某些利益。如粟你能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就一定能获得他们的好感从而也会绘自己带来一定的助益。

长期以来,人们最忌讳把人际交往和利益交换联系起来,认为一谈“交换“就很庸俗,就亵渎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但事实上,人们在交往总是在交换着某种东西,有些是物质的、利益的,有些是精神的、情感的,或者是兼而有之。

在进行交换的时候,人人都希望各种“交换”对自己来说是有利的、值得的,企求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至少应是得失相当。不值得的交换是没有理由进行的,不值得的人际交往更没有理由去继续维持,否则就无法保持心理的平衡。

无论多么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注意从感情、物质等方面去“投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即使原来非常亲密的关系也会逐渐变得疏远、淡漠,使人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

就普通人之间的交往来说,大家往往都遵循着付出和回报等价这一相似的原则。然而,要想让别人觉得与自己的交往确实是“值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地付出,首先作出自我牺牲。这样做,会使人觉得你很豪爽、大度、重感情、乐于助人等,从而很快被他人接受和信赖。

我们所能够给予对方的,将会形成一种社会存储而不会消失,一切最终以某种我们常常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给我们。

“吃亏”还会让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这种尊重可以增加我们的自信和自尊。显然,“吃亏”可以带给人们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而那些总是喜欢占便宜的人,其实是在损伤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声誉。不愿牺牲自我利益而只想向别人索取的人,必将在社会交往中找不到立足之地。

聪敏反被聪敏误

俗话说:聪明难,糊涂更难。谁都想表现得比别人聪明,处处显得高人一等。聪明人脑子里总是在想:“我的下一个高招是……”由于他们老是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喜欢行险招,结果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一个文科毕业生名叫小路,读书时就曾任校刊的副主编,同时在不少杂志上写稿。毕业后,她信心十足地参加一家大公司的招聘,结果却以意想不到的失败告终。

这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小路应聘的职位是内刊编辑,说实话,小路对内刊编辑的位子多少有些不屑,她只是看中了这家公司的知名度,并考虑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前景才去应聘的,因此她认为自己当个不对外发行刊物的编辑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也就没对面试进行过多准备。

面试时,小路才发现别的面试者都是有备而来,手里拿着包装非常精美的个人材料。相比之下,小路的材料就显得很黯淡。但小路依然满不在乎:“是金子就会发光,我的实力是很明显的。”

面试过程中,小路对于“你对本公司了解多少”、“个人有什么爱好”、“将来有什么打算”之类的问题很不屑,她认为这一点也显示不出她的专业水平,所以她的回答非常迅速。在作自我介绍时,小路的别出心裁也确实赢来了考官关注的目光。小路暗自得意。

在回答提问中,对于公司的业务领域、特别是一些技术进步方面的问题,小路知之甚少,处于弱势。可是对于杂志编辑的专业知识,她却知之甚详,她的滔滔不绝,又一次引来了主考官的赞誉目光。

结果,小路未被录取,她愤愤不平,认为主考官太没水准!在她情绪低落之时,班主任和她谈了一次话。原来,他和那个公司的主考官是大学同学。主考官告诉他:小路未被录取的理由不是业务素质、个人能力不行,而是不合适他们招聘的职位。以小路的个性和自我期望值,她不会踏踏实实安心于本职工作。而且,她与别人的合作精神也欠佳。

小路后来总结说:“我认为自己去应聘一家公司内部刊物的编辑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没想到,我不知天高地厚的自负却害了我。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很多人对自己都充满了级高点自信,认为很多小事情不能够显示自己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难以有充足的准备,结果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智慧(尤其反映的是智术)如果过分外露,仍然称不上高级的智慧,“多智则谋”,一个人过分地精于算计反而会被人算计。

另外,总是计较身边的小事,奉行绝不吃亏的策略,贪小便宜,耍小聪明,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这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一种形式。

与聪明相对的自然是糊涂,而糊涂却给人们带来诸多好处。

一则糊涂可以把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减去。在我们的身边,无论是同学、邻里之间,还是萍水相逢的人,都不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引起一些气恼。若斤斤计较,往往会越想越气,这样既于事无补,又对身体无益。如果做到遇事糊涂些,烦恼自然也就少得多了。

二则糊涂可以使我们集中精力做某件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在个人待遇、名誉、地位上兜圈子,或把精力白白地花费在勾心斗角、玩弄权术上,就会对工作、学习和事业的发展不利。世上有所建树者,大都在某一方面有股糊涂劲。

三则遇事糊涂也可以算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造成的心理上的创伤可以用外界的不利因素来避免。

“难得糊涂”已经被无数现象论证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做人切忌以聪明自傲,俗话说“天妒英才”,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遭嫉恨,越容易树敌。

人际交往,适当的糊涂可以给人解围,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处处计较得失,不会时时锋芒毕露,这才是睿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