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东西不必要就可以省略,有的东西不必用就可以不要拥有,简单的生活就要放下许多多余的负担,那么诗意的生活就会轻松而自由。放不下,就在压力中;舍不得,就什么也不会得到。能够放得下,能够舍得,就会有大的快乐,进入妙不可言的舒坦里。
《茶经》九之略
【原文】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方春禁火之时:禁火,古时民间习俗。即在清明前一二日禁火三天,用冷食,叫“寒食节”。),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复以火干之,则棨、扑、焙、贯、棚、穿、育等七事皆废。
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钅历]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筴、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废。若援藟跻岩(援藟跻岩:藟,读音lěi,藤蔓。《广雅》:“藟,藤也。”跻,读音ji,登、升。《释文》:“跻,升也。”),引絙入洞(引絙入洞:絙,读音gēng,绳索。),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盒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筴、札、熟盂、鹾簋悉以一筥盛之,则都篮废。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
【译文】
茶具的省略
关于制造和工具,如果正当春季寒食前后,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园,大家一齐动手采摘,当即蒸熟,捣碎,用火烘烤干燥(然后饮用),那么,棨(锥刀)、扑(竹鞭)、焙(焙坑)、贯(细竹条)、棚(置焙坑上的棚架)、穿(细绳索)、育(贮藏工具)七种工具以及制茶的这七道工序都可以不要了。
关于煮茶用具,如果在松间,有石可坐,那么具列(陈列床或陈列架)可以不要。如果用干柴鼎锅之类烧水,那么,风炉、炭挝、火夹、交床等都可不用。若是在泉上溪边(用水方便),则水方、涤方、漉水囊也可以不要。如果是五人以下出游,茶又可碾得精细,就不必用罗筛了。倘若要攀藤附葛,登上险岩,或沿着粗大绳索进入山洞,便先在山口把茶烤好捣细,或用纸包,或用盒装,那么,碾、拂末也可以不用。要是瓢、碗、夹、札、孰盂、盐都用筥装,都篮也可以省去。
但是,在城市之中,贵族之家,如果二十四种器皿中缺少一样,就失去了饮茶的雅兴了。
有一种智慧叫放下
陆羽《茶经》第九部分的内容,就是讲在什么情况下,一些工具用不上,在什么情况下该放下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能够省略就省略,不能够省略的,就要都做好。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炙,以火干之。则又棨、扑、焙、贯、棚、穿、育七事皆废。”
准备好采茶的工具,在春天寒食节前后采茶,在野外寺院或者山间茶园,大家一起动手,采摘、马上蒸青、椿掏,用火烘干。那么,棨、扑、焙、贯、棚、穿、育这些工具都可以不用,能简化就简化,不必教条主义,要灵活。
不仅可以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工具,还可以放下心灵上的黑暗。当心中的毛病像沉重的工具一样,搬不懂,挪不开,那么就会有人间的烦恼。名利为沉重的工具,人们总在使用它,舍不得放下。
1.放下
放下来自佛经,佛经中记载:黑指婆罗门修行刻苦非常,用数十年如一日的修炼,获得了大神通。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其心中潜伏着无名的烦恼。一日,黑指用神力,左手举一合欢树,右手举一梧桐树,前来献佛请教。佛陀对他很热情,然后说:“放下吧。”黑指放下左手的合欢树。“放下。”佛陀又说。黑指又放下右手的梧桐。佛陀继续对他说:“放下。”黑指就有点疑惑了:“我已两手空空,还要放下什么啊?”佛陀指点他:“我并没有叫你放下手中的花树。应该放下的,是心中的负担。即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当把这些统统放下,舍至无可舍去之时,人才会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这么一说,黑指心里豁然开朗。
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中六识。这三者是人产生意识、欲望的途径。全然放下,便可解脱。
对功名放不下,对金钱放不下,对爱情放不下,对事业放不下。太多的放不下组成了人间的苦海。
喝茶,就可以教化人放下。放下手里的劳动工具,在逗号里休息一会儿,清爽一下自己,再去努力;放下不必要的烦恼,心情如春风吹拂;放下恶念而生善念。
砍伐人生的荆棘,并不要用上所有的电锯、斧头、镰刀,有时候,用脚印的刀片,就可以吃掉所有的阻力。
2.倒空自己
有一种智慧叫放下——
这是一个有很多版本,大意相同而说法不一的故事,我们也用我们的版本说一说:一天,有位求教者特地像一位高僧求教佛法。高僧先是以礼相待,却不说佛法,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的杯子,杯子已满还在继续注入。
这位求教者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终于忍不住,大声道:“溢出来了,不能再倒了,茶已经满了。”
“有的人就像杯子”,高僧借机说法,“里面装满了人们自己的看法,人们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让智慧如何对人再加入。”
有时候,正像这个故事所说的,我们应该先倒空一些东西,才能有一个好的心境,接受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满脑子世俗的知识和想法,怎么行呢,只抓住自己的东西不放,就很难接受别人的东西。当然,别人的东西不一定好,先要加以识别。很多人变得越来越贪婪,有的人什么都不愿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有些时候有所失才会有所得。
有的放弃不会失败,是智慧。有一个研究佛教者,别人问他什么是佛,他说,佛就是看破。别人又问,看破之后呢?他说,看破之后是放下。又问,放下之后呢?他说,放下之后再提起来。看破、放下、然后再提起来的智慧就真正理解了佛的真谛,这也是人生的奥秘。
3.放下使人强大
倒茶的时候,满了,就会溢出来。月亮也像倒茶,满了,就会瘦身。倒酒也如此。茶要不满,酒要满,这是待客的礼仪。由此联想到,“谦受益,满招损”、“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实在属于了不起的修养,自大反而不能成其大,但眼高于顶、目空一切一类的人到处都有。其实,人应该随时保持谦逊,而骄傲之心好比毒品,稍一不慎就会将人葬送在陷阱里。心存谦虚,保持理智,才能不断进步,成就自己。
因谦逊而取得重大成就者俯拾皆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屡次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可人们仍然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最聪明的人。在力学上,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但是对于自己的成就,他谦逊地说:“我就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候很高兴地拾到了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可真理的大海,离我还有很远。”还有经常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的贝多芬。经常说自己“真像小孩儿一样幼稚”的爱因斯坦……这些人,都无一例外选择了谦逊,也无一例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实中,不太谦虚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对别人指手画脚。无论什么时候,任何地点,他们总摆出万事通的样子。可这样,只能遭人厌恶。其实,要想引起别人重视和认可,首重谦逊。
在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争强好胜之心,自负是人的本性之一。自负者会成为心理阴暗的人,事业无成、人际关系糟糕,为人生留下挥不去的污点。这样的人难以重塑自我。因此人必须放下高傲之气,学会谦逊处世。没有人喜欢骄傲的人,更没有人喜欢虚伪的人。反之,对别人谦逊,必定会赢。所谓“人怕敬,鬼怕送”,没有任何人能抵挡谦逊。
松树下的舍得
“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在松树下,有石头像桌子一样可以放置茶具,那么用来装茶具的具列这样的工具,就可以暂时用不上。
现在有几人能够在松树下喝茶呢,都在城市里奔忙,疲于奔命,忙于当房奴,工作,挣钱,喝点瓶装水就不错了。喝茶,在松树下喝茶,成为无数人的奢侈。
松树下喝茶,有石头桌子承担,有石头桌子的面子可以承受,有石头桌子上放置茶具什么的,就不必用上多余的架子柜子放茶具。
在松树下喝茶,心境就自然放松,舍去无名的尘世红尘而得到自我的超然与悠闲。所以人要有舍得之心。
电影《卧虎藏龙》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对白: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松开双手,世界都在你手中。李慕白的话,概括地讲就是“舍得”之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是前提,得是结果。
据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战国时齐国的叫淳于髡,博闻强记,能言善辩。齐威王赏识他拜他为客卿。齐威王八年(公元前349年),楚国大举进犯齐国。齐威王急忙召集众臣,商讨退敌,派淳于髡携黄金百斤、战车十辆向赵国求援。听完齐威王的口喻,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生气地问他:“嫌东西少吗?”“怎么会嫌少!”淳于髡回答。“那你笑什么?”齐威王问。“我没有嘲笑大王的意思。”淳于髡说,“今天早上,我看见一件非常可笑之事,突然想起,因而发笑。”“什么事这么可笑?”齐威王问。淳于髡告诉他:“今天早上,我经过田野时,看见一农夫在路边祭祀,他左手举两条小鱼,右手端一杯水酒,念念有词祈祷:‘土地爷,请你保佑我收入多、儿孙满堂、建功立业……到时,我给你杀猪宰羊。’他手里极其微薄,企求却丰厚无比,越想越觉得好笑。”齐威王一听就明白,深感惭愧,准备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辆,让淳于髡带着它们去赵国求援。见赵王,陈明厉害,赵王当即派十万军队、千辆战车援齐,楚国得消息,当夜便撤兵。
不舍,怎么会有得?
拥有一些东西,就可以舍去一些东西,但不是过河拆桥。得到光明,自然就舍去了黑暗。
二战后,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首的几个战胜国领导人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州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机构——联合国。消息传出后,洛克菲勒家族立即在最短时间内出资800多万美元,在纽约州买下了一块地皮,将其无条件地赠送给了这个刚刚挂牌、资金非常短缺的国际性组织。同时,还斥巨资在这块地皮周围,买下了更多的地皮。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洛克菲勒家族沽名钓誉,甚至认为这没有眼光。出人意料,联合国大厦刚刚竣工,与之毗邻的地皮便开始升值。瞅准时机,或是转手,或是自行投资,洛克菲勒财团很短时间内就赚取了数亿美元的财富。这就属于先予后取之道,可谓名利双收,堪称商界经典。任何人都必须遵循“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所谓“有舍才有得”,一味地以自己为中心,甚至把自己的获得建立在损害他人之上,最终被人孤立,受人鄙视。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先行一步,把对方先要“取”的主动给予他,自然也会获得他人的认同以及回馈。
所以,舍得为人生之大学问。
简单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