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求知重行(中华美德)
13592300000068

第68章 仅仅为了荣誉

年初,《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下面这则招聘启事:

“应聘者即将参加极其危险的旅程:赴南极探险,薪酬微薄,需在极度苦寒、危机四伏且数月不见天日的地段工作。不保证安全返航,如若成功唯一获得的仅有荣誉。”

究竟会有多少人仅仅为了“荣誉”二字来应聘呢?负责人沙克尔顿心里还真没底。他在起草这则启事的时候就想:与“极度苦寒”、“危机四伏”和“不能保证安全返航”相比,这种“成功的荣誉”是否太空洞、太虚无了呢?但他同时又想:一个看不到这种荣誉的人,他也不会具备足够的勇气和热情去挑战那种极度的苦,并接受死亡的考验。他觉得,在这则启事里,“荣誉”比金钱、官位和美女更有感召力。

让沙克尔顿颇感欣慰的是,在启事登出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前来报名的应聘者竟达5000人之多!这么多的人来应聘,也使沙克尔顿心里的荣誉感更强烈、更神圣了。

经过认真严格的筛选,沙克尔顿最后选定了27名船员,于1914年8月1日,乘木船从伦敦出发,开始了前往南极探险的壮举。但他们却险些全军覆没。他们刚到达南极边缘的威尔德海时,船就深陷在冰川之中动弹不得,并随着浮冰在漫漫严冬中漂浮了10个月之久。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中,在“弹尽粮绝”、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沙克尔顿只好放弃继续往前的念头,他们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生的希望都已经非常渺茫了。但是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温暖的火苗在闪动、在支撑着他们顽强地活过每一天--那就是一种神圣庄严的荣誉感。

最后,沙克尔顿带着几个人,也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靠一只22英尺长的救生艇,横渡了1300海里的海面,到一个设有捕鲸站的岛上搬来救兵,这才使所有船员得以活着归来。人们始终把他们当成英雄来看待,并且这样评价他们:“这虽然是一次失败的航行,但却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英勇和顽强的典范。”而支撑他们走过这一艰难历程的,除了那些被他们用来充饥的冰雪和企鹅肉之外,就是那种在许多人眼里一文不值的荣誉感了。

荣誉感是一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后的心理满足感。“为了荣誉而战”,将荣誉视为最神圣的目标,会在心目中树立必胜的信念,再大的艰难险阻,我们也能勇敢地克服。一个将荣誉看得很高的人,自会用尽智慧,拼尽全力地去完成使命、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