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求知重行(中华美德)
13592300000006

第6章 阿婆与洁贝尔奖

阿婆年轻的时候,养育了3个孩子和一群鸡鸭。有一年,阿婆的鸡蛋快要孵化出小鸡了,可就在这时,那只老母鸡意外死了。阿婆想了想,就暂时把鸡蛋移至灶头温暖的地方,但还没有等阿婆找到合适的母鸡来接着孵化它们的时候,有5只性急的鸡仔先出壳了。这5只第一眼就认错了妈妈的小鸡仔,在此后的日子里总是跟在阿婆的身前脚后,而对“继母”感情淡薄。后来,这5只小鸡仔因为缺少母鸡的庇护都先后夭折。

阿婆比所有人都更明白这是为什么,而阿婆也明白这个道理:小鸡小鸭总是在它出生后,把看到的第一个在眼前晃动的物体当做妈妈,且以后很难改变。

远在万里之外的奥地利,有一个名叫洛伦兹的年轻人,他和阿婆当时的岁数差不多。他也意识到了小鸡的这种行为。洛伦兹从医学院毕业后回到了位于奥地利北部的家乡,承续祖业行医疗病,同时从事动物学研究。1935年春天,洛伦兹偶然发现一只刚出世的小鹅总是追随自己,几经分析排除,他推测这是因为这只小鹅出世后第一眼看见的是人,所以把人当做了它的母亲。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继而,洛伦兹总结出“铭记现象”,又称“认母现象”,并提出动物行为模式理论,认为大多数动物在生命的开始阶段,都会无须强化而本能地形成一种行为模式,且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这一理论成为后来“狼孩”研究中最站得住脚的答案之一。如今我们生活中正着力推广的“母婴同室”、“早期教育”都源于这一理论。洛伦兹借此成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并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阿婆在洛伦兹之前就知道鸡鸭有这种被称为“认母行为”的现象,但阿婆不能将此推广至所有的动物,更没能提出一套理论,建立一门学科,所以她与诺贝尔奖无缘,尽管阿婆与1953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如此的近。

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一些通俗的道理。在我们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价值。但恰恰相反的是,越是熟悉的东西才越有研究的价值。就像母鸡认母被很多人知道一样,可大多数人只看到表面,而没有探究事情的本质。我们与伟人的差距,大多数时候就在于没有意识到那些成功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