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规矩和爱
1357700000057

第57章 情商(二):用规矩和爱发展孩子的兴趣

在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时,父母既要有正确的培养动机,又要能发现孩子的特长,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让孩子的兴趣走得更远。

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的动机。培养兴趣应该以发展孩子的素质而不是以父母自己的愿望和功利为基本出发点。不少中国的父母希望子承父业,把复制自己作为培养目标。也有的父母让孩子帮他们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功利和自私的培养目的很容易伤害孩子的人格和学习兴趣,甚至会学什么恨什么。几年前,我在美国遇见一位中国学生。早期曾经在少体校接受过乒乓球专业训练,还是二级运动员。但却对乒乓球深恶痛绝。他亲口告诉我:“王老师,我看到球拍就想吐。”我大惑不解,他解释说:“以前训练都是父母逼着的,太苦了,拿了二级运动员能加分了,他们(父母)不逼了,我就不想再碰球拍了。”当功利的目标实现后,留下的只有憎恶和痛苦。

其次,父母要研究孩子,知道孩子的兴趣和才能。在这一点上年轻钢琴家郎朗的父亲郎国任真是独具慧眼。他自己懂得音乐,用自己细心的观察发现了儿子是个音乐天才。在一次采访中,郎国任是这样说的:“当他才两岁的孩子,在电视上听到《猫和老鼠》的音乐,就马上在钢琴上把它弹出来了。那时他还没学钢琴呢!就是在那一刻,我在心里认定了:天才!”郎国任还不放心,又请了很多专家确认自己的判断。然后不遗余力地培养孩子。我读了郎朗的自传《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觉得郎国任逼迫孩子的很多做法很不可取,甚至非常危险。但是他在认定孩子的才能上确实比一般家长做得仔细、专业。当然仅仅发现孩子的兴趣还是不够的。孩子的原始兴趣就像是埋在土里的一颗种子,还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抽芽破土。所以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时,我们要鼓励孩子持之以恒而不能浅尝辄止。所以在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训练上,还是需要一定的逼迫。

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困扰中国家长的一个问题是需不需要逼迫孩子做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现实中两种方式都有成功的例子。虎妈蔡美儿可以说是逼迫孩子的成功例子。而“股神”巴菲特却是不逼迫孩子的成功例子。他从来没有给孩子作任何人生选择,只是告诫他要持之以恒。最后小儿子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音乐的最高奖——艾美奖。所以不要只被表面的逼迫和不逼迫所迷惑。如果你仔细读虎妈和巴菲特的育儿故事,你会发现虎妈有虎妈的爱,而巴菲特有巴菲特的规矩。他们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规矩和爱在不同家庭文化中的体现。但是无论用哪种方式都需要父母有一个正确的培养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