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训大全集
13576200000131

第131章 兴趣——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从最喜欢做的事情中挖掘快乐

泰勒是美国纽约郊区的一位了不起的神父,大家都很敬重他,他听过人们临终前无数的忏悔,但一个黑人的话让他记忆尤为深刻。

那天,郊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请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他欣然答应,如约前往。

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会为他们骄傲的。”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勒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多少年来,他用自己苍凉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听众,从而换取那份他应得的报酬。他虽然不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豪,可他从不缺少快乐。他过着简单的生活,有着一颗容易满足的心。

泰勒神父在之后的一次演讲中讲到了这件事,他总结地说:“原来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做自己所喜欢的事,兴趣能让人找到最终的快乐,从最喜欢的事情中去挖掘快乐,将会一辈子无怨无悔。”

由兴趣走向成功

人培养自己的兴趣首先要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瓦特出生于英国的格林诺克,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得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了一台要求修理的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看它工作那么吃力,就像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该将它改进一下。正好自己的兴趣在此,那何不把它改良得更加完美呢?

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子。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

一天他又趴到汽缸前观察漏气的原因,不小心一股热气冲出,他急忙躲闪,右肩上已是红肿一片,就像被一把热刀削过一样,辣辣地疼起来,弄得他心烦意乱。他真有些灰心了,这时,他的妻子给了他勇气,她用激将法又激起了他继续研究下去的雄心。

他又回到地下实验室,将过去的资料重新翻阅一番,打起精神又干了起来,干累了就守着炉子烧一壶水喝茶。一天,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着那一动一动的壶盖。他看看炉子上的壶又看看手中的杯子,突然灵感来了:茶水要凉,倒在杯里;蒸汽要冷,何不也把它从汽缸里也“倒”出来呢?

这样想着,瓦特立即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从这个名人的故事里可以看出来,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兴趣是不会说谎的

受到全世界喜爱的童星秀兰·邓波儿两岁时她就对音乐产生了兴趣,3岁时邓波儿在精明母亲的安排下进入一所叫米格林的幼儿舞蹈学校接受训练,这是好莱坞星探经常出入的地方。秀兰·邓波儿的母亲一心渴望女儿能演上更重要的角色,而这个机会在1934年桑塔莫尼卡的一座影院门前出现了。当时词作者贾伊·戈尼正在编写爱国歌舞片《起立欢呼》,他的视线一下子被在台阶上哼哼跳跳等候妈妈的秀兰吸引住了,当即决定为她在这部影片中安排一个角色。影片大获成功,5岁的秀兰立刻得到一份7年的演出合同。

在那一年里,她在福克斯公司演了《新群芳大会》、《小安琪》、《小情人》等8部影片。由于在这几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她因此跻身十大明星之列。同时她还获得了第七届奥斯卡特别金像奖。

1935年,秀兰又主演了3部热门影片,其中包括表现她扛枪打仗的《小叛军》。罗斯福总统邀请她去白宫做客,她恶作剧地将带去的小石子掷在第一夫人的后背上。“瞧我还能射得很准!”她向大家发出警告。这一年,稚气未脱的秀兰·邓波儿还在中国大戏院门口水泥地上留下了手足印记和一句话:“我爱你们大家!”

1938年在她10岁时,秀兰已经是美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她的演唱、舞蹈和灿烂的笑容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秀兰娃娃”玩具是每个女孩童年生活的组成部分。1939年,秀兰的片酬已超过12万美元,另外还有20万元的红利,而当时的票价只有15美分。但在当年,与她签约的20世纪福克斯公司一再拒绝对米高梅公司借用她主演《绿野仙踪》的请求,而是安排她演出了《小孤女》。其实当时她已渐脱稚气,完全可以出演这一角色,只是福克斯公司实在不愿意放掉这颗摇钱树,结果成全了另一位好莱坞童星朱迪·嘉兰。而相反秀兰在《小孤女》中因为发育,她头发的曲线已被身材的曲线所代替,观众无法接受他们最喜爱的小宝贝已经长大的现实。

进入20世纪40年代初邓波儿的魅力渐失,她自己也开始对演艺生涯产生厌倦。15岁她结识了中学女同学的哥哥、22岁的空军士兵约翰·阿加尔。两年后,他们结了婚。秀兰还在演电影,但这时她已经把料理家务看得比好莱坞更重要。谁知阿加尔却背道而驰,他反倒在为当演员而努力。这一决定使秀兰大为震惊,她更不能容忍阿加尔酗酒的恶习,这一恶习使他因酒后开车而多次被捕。1950年,在女儿苏珊出生两年后,他们决定分手。

不久,秀兰便在夏威夷遇见了毕业于斯坦福和哈佛大学的查尔斯·布莱克。令她感到欣慰的是,查尔斯从未看过她主演的电影。为了慎重起见,她拜托老朋友、美国联邦调查局长胡佛替她作了一番调查。“我不想再次遭受打击,”她说,“幸运的是,他们说查尔斯像苹果酱一样毫无杂质。”

他们于1950年12月16日结婚。已经在演艺圈干了19年的秀兰正式决定退出,从此她再也没有演过一部电影。她与查尔斯婚后生了两个孩子:洛伊丝和小查尔斯。

50年代的秀兰·邓波儿主持过有关她以及她电影的一些回忆性电视节目;60年代,秀兰·邓波儿以共和党发言人的政治形象复出,进入了政界,并且成为活跃的政治家。她曾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代表,1974年担任美国驻加纳大使,任期两年。她回忆说这段时间是她生活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两年后任福特总统的礼宾司司长,成为第一个担任这一职务的美国妇女。秀兰·邓波儿在1977年4月来中国访问。

秀兰·邓波儿是电影史上一个特殊年代的传奇,她在每个国家所赢得的掌声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相比的。现已安度晚年的秀兰·邓波儿爱好园艺,喜欢养马骑马,还养了一些猫与狗,打高尔夫球和收集关于她一生的纪念物和影片成了她打发时光的消遣。她曾对她的电影观众说过一段话:“我希望广大热爱秀兰·邓波儿的人们不要把她想象成还认为自己是神童的中年妇女,而要想象她是一个妻子和母亲,她找到了时间和热情来培养新的兴趣和开始新的生涯,如政治生涯和外交生涯。童年时代能成为好莱坞的‘超级明星’的我对这段生动的经历仍保持美好的回忆,我觉得我是一个卓有成绩的幸福的女人,自然也是幸运的女人。”秀兰·邓波儿始终为自己的过去感到骄傲。就是在最近她还说,“如果我还能再活一遍的话,我将不会对我的一生作任何改变。”

一个人的兴趣的产生肯定是与人的需要有关。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会产生新的需要,兴趣也就随着人的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变,兴趣都是人们发展的基础,兴趣有助于事业的成功,所以成就了秀兰·邓波儿这样的一代传奇女性。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一代伟人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所以说一个人记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他对所记事物的兴趣。对于有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的东西,即使付出较少的努力,也能获得惊人的记忆效果。

一个成绩第一名的学生一定是对学习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因为兴趣是他获得好成绩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成为第一名的基本条件。

小埃里克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但他对足球的了解却是同学们谁也比不了的。每天上课的时候,他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不是打瞌睡,就是很无聊地在课本上涂涂画画,或者东张西望,一分钟也坐不住。

但是一到下课的时候,马上就有一大堆的人围在埃里克的身边,听他谈论足球。他能顺口说出任何年代任何球员的个人资料、经典进球、踢球特点等多得令人惊讶的信息。这时候的埃里克,口若悬河,俨然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说家,是众人眼中的英雄。

如果你想孩子想学习好的话,首先就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大动力!

学习兴趣促成了学习成功,学习上的成功又会提高学习兴趣,这是良性循环;反之,对学习厌烦,学习必定失败,学习失败又加重了对学习的厌烦感,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善于学习的孩子,应该是善于培养自己学习兴趣的孩子。兴趣可以产生无穷的力量,促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相反,如果对知识、对科学没有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当然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达尔文7岁的时候便对收集生物标本、观察昆虫鸟兽十分感兴趣。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尔6岁的时候,便对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充满了好奇心。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成功,同样出自于他对戏剧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所热爱的戏剧强烈的求知欲。有一次,一个演员病了,剧院的老板就让他去替补,莎士比亚一听,乐坏了,因为有强大的动力,才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他就把台词全背了下来,演得比那个演员还好。演了一段时间的戏之后,莎士比亚便开始尝试写剧本,这些剧本上演后很受观众欢迎。从此,他便开始了戏剧文学的创作生涯,并终于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兴趣来自一个人的心理,人们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培养自己对事物的兴趣,在乐趣中学习才会越学越有趣,越学越好,用心做你有兴趣的事,用心去感受生活,成功会常常陪伴在你的身边。

敏锐,是动物的重要生存能力;敏锐,是人类观察、感受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才能,更是人类进行科研、考古、破案等活动重要的能力。能否看破事情的真伪,是否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是哈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