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奇效偏方治顽疾
13574900000025

第25章 皮肤科病证(1)

组成:马齿苋100克,紫草15克,大青叶15克,败酱草15克。

用法:上药加水800毫升同煎,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30分钟,每剂煎服2次,每日1剂。

功效:清热凉血,利湿消疣。

主治:扁平疣,属风热毒邪蕴阻肌肤者,颜面淡褐色扁平丘疹,密集成片,串珠状,微痒。

说明:马齿苋是主药,有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紫草有清热解毒透疹、凉血活血的作用;大青叶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的作用;败酱草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的作用。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扁平疣。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表皮良性增生,影响美观,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于发生。此外该方还可治疗寻常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马齿苋有抑菌的作用;紫草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肿瘤的作用;大青叶有抑菌、抗内毒素的作用;败酱草有抑制细菌、病毒的作用。4药共用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可用以治疗扁平疣、寻常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等病毒性皮肤病。

马齿苋治疣方《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大黄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苦参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粗末,纱布包后开水冲泡或煎煮,药液凉后作冷湿敷或浸洗用。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主治:湿疮,证属湿热者,发病急,全身泛发,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甚至脓疱,潮红灼热,肿胀,渗液多,自觉瘙痒、疼痛。

说明:大黄、黄芩、黄柏、苦参均是主药,大黄、黄芩、黄柏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苦参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4药合用则起到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作用。

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亚急性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过敏引起的皮肤炎症,它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该方还可治疗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大黄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黄芩有抗细菌、抗变态反应、抗肿瘤作用;黄柏有抗菌、抑制溃疡的作用;苦参有抗过敏、平喘、免疫抑制、抗炎抑菌的作用。

4药共用起到抗炎抑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可以治疗湿疹,还可以治疗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病。

皮炎洗剂《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组成:麻黄5克,杏仁10克,石膏20克,甘草5克。

用法:先将石膏打碎,加水400毫升煎30分钟,再加入其他三味药共煎20分钟,每剂煎服2次,每日1剂。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隐疹,属风热犯表和毒邪燔营者,皮疹泛发全身,大片鲜红色风团,皮肤潮红,肿胀,口干,瘙痒剧烈。

说明:麻杏石甘汤原是清肺平喘药,现常被用于治疗荨麻疹,特别是慢性荨麻疹,疗效明确。麻黄是主药,有宣肺泄热的作用;杏仁有行气化痰平喘的作用;石膏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甘草有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调和药性的作用。4药合用,则起清泄肺热,凉血解毒的作用。该方可用于现代医学的荨麻疹。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其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麻黄有抗炎、解热、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杏仁有抗炎、解热的作用;石膏有解热、解渴作用;甘草有增强免疫、类糖皮质激素、解毒的作用。诸药共用可以抑制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降低渗透性,从而治疗荨麻疹引起的红斑、风团、水肿反应。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组成:龙胆草30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

用法:上药加水750毫升同煎,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30分钟,每剂煎服2次,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主治:蛇串疮,属湿热蕴阻、气滞血瘀者,皮损为簇集性水疱,基底潮红,疼痛剧烈,尿赤,大便秘结。

说明: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是本方主药,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丹参有养血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川芎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两者均能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于诱发。此外该方还可治疗单纯疱疹。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龙胆草有利尿消肿、抑菌的作用;丹参有抗凝和改善外周微循环、免疫增强、镇痛的作用;川芎有改善外周微循环的作用。诸药共用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改善了患者的微循环,抑制了感染,减轻了疼痛,所以可用以治疗带状疱疹、单纯疱疹。

龙胆三味饮《皮肤病单验方大全》

组成:红花9克,鸡冠花9克,凌霄花9克,玫瑰花9克,野菊花15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主治:面部红蝴蝶斑,属毒热炽盛型,多为初期急性发作者,水肿性鲜红色斑,呈蝶形分布,附着鳞屑,自觉灼热,日晒后加重。

说明:红花是主药,有活血通经的作用;鸡冠花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凌霄花有破瘀散结、凉血祛风的作用;玫瑰花有理气解郁、和血调经的作用;野菊花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的作用。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盘状红斑狼疮(DLE)。

盘状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是在遗传、病毒感染、环境和激素的作用下,造成机体免疫调节失常所致。此外该方

还可治疗日光性皮炎、玫瑰糠疹、酒渣鼻、多形性红斑。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红花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凌霄花有抑制血栓和抗菌的作用;鸡冠花、玫瑰花、野菊花均有抗菌的作用。诸药共用能改善循环,抑制感染,所以可用以治疗身体上部红斑皮肤病的发病早期。

凉血五花汤《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组成:白茅根30克,瓜蒌根15克,茜草根15克,紫草根30克,板蓝根15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凉血活血,解毒化斑。

主治:双下肢红斑、结节,灼热红肿,自觉疼痛,自觉瘙痒,病起急骤,常有疲乏、身热、关节疼痛,特别是瓜藤缠发病早期者。

说明:白茅根是主药,白茅根、茜草根、紫草根有凉血活血作用;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祛斑作用;瓜蒌根有益胃生津作用。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是机体对某些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等)抗原的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此外该方还可治疗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丹毒初起,涉及过敏、血管炎、感染等病证。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白茅根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改善血管壁功能;茜草根既促凝又促溶;紫草根、板蓝根有抗细菌、抗病毒的作用。诸药共用能改善循环,活血止痛,抑制感染,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所以可治疗结节性红斑等疼痛性皮肤病的发病早期。

凉血五根汤《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组成:苦参9克,乌梢蛇30克。

用法:苦参加水500毫升,乌梢蛇加水400毫升,分别浸泡30分钟。乌梢蛇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30分钟至烂,苦参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20分钟,分别滤出药液200毫升,混合。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主治:湿疮,证属湿热者,发病急,全身泛发,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潮红灼热,有渗液,自觉瘙痒。

说明:苦参、乌梢蛇均是主药,苦参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乌梢蛇有祛风通络止痒的功效,两药合用则起到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作用。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皮肤炎症,它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该方还可治疗特发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苦参有抗过敏、平喘、免疫抑制、抗炎抑菌的作用;乌梢蛇有抗炎、镇静的作用。两药共用起到抗组胺、免疫抑制、抗炎抑菌的作用,可以治疗湿疹,还可以治疗特发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病。

苦参乌蛇汤《皮肤病妙用中药》

组成:银柴胡10克,五味子15克,乌梅12克,防风15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同煎,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30分钟,每日1剂,每剂煎服2次。

功效:疏风胜湿,调和营卫。

主治:药毒,属热毒夹湿型,皮疹呈红斑、水疱或大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皮肤潮红,肿胀,瘙痒剧烈,烦躁,口干,尿赤,大便秘结,伴发热。

说明:银柴胡是主药,有清退虚热、凉血止血作用;五味子、乌梅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作用;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作用;甘草有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调和药性作用。该方

可用于现代医学的药疹。药疹是药物进入体内后引起皮肤、黏膜的过敏反应。该方还可治疗荨麻疹、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银柴胡有抗炎、解热作用;五味子有抗胆碱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乌梅有抗组胺作用;防风有抗组胺、抗炎作用;甘草有增强免疫、解毒的作用。

诸药共用可以治疗一系列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煎《中医杂志》

组成:当归、苦参各等份。

用法:共研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服用一丸,每日服2次。

功效:清热凉血,散风祛湿。

主治:粉刺,颜面部、前胸与后背部多发,皮损多形,可见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大便干结,小便黄,女性患者常伴月经不调,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

说明:当归、苦参均是主药,当归有补血调经、活血化瘀、润燥滑肠作用,苦参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功效,两药合用则起清热凉血、散风祛湿的作用。该方主要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的痤疮。痤疮发病机制复杂,有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还与月经不调、便秘有关。此外该方还可治疗酒渣鼻、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当归有改善外周循环、抗炎抑菌的作用,能有效地抑制皮脂溢出,减轻炎症,通畅大便,调节女性患者的月经;苦参有明显的抗炎抑菌作用,能减轻患处的炎症,控制继发感染。

归参丸可治疗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

归参丸《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组成:木贼30克,薏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香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800毫升同煎,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30分钟,每剂煎服2次,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消疣。

主治:扁平疣,属肝旺血虚者,颜面淡褐色扁平丘疹,密集成片,或串珠状,伴情志不舒。

说明:木贼是主药,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作用;薏苡仁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的作用;连翘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香附有疏肝理气解郁的作用。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扁平疣。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于发生。

此外该方还可治疗寻常疣、尖锐湿疣。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木贼、连翘有广泛的抑菌、抗病毒的作用;板蓝根有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薏苡仁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香附有抑制细菌、抗炎的作用。诸药共用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抑制了病毒的复制,可用以治疗扁平疣、寻常疣、尖锐湿疣。

复方木贼汤《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组成:紫背浮萍500克。

用法:将浮萍洗净阴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2次,每次服用6克。

功效:清热解毒,散风祛湿,调和气血。

主治:白癜风,皮肤白斑,气滞血瘀或气郁不舒,心烦不安,舌淡红、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或白腻,脉缓者。

说明:紫背浮萍味辛,性寒,归肺经,它轻浮升散,善达肌表,有清热解毒、散风祛湿、调和气血的作用。该方主要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的白癜风。白癜风发病机制很复杂,现代研究也相当多,首先与遗传有关,其次皮肤突然出现白斑,可能与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黑素细胞的自身破坏、神经化学物质的增加有关。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紫背浮萍有抗凝、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强心的作用,还有解热、抑制病毒的作用。紫背浮萍改善了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了自身免疫,可以治疗白癜风,也能治疗突发的斑秃、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

浮萍丸《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组成:大青叶15克,蒲公英15克,马齿苋60克。

用法:上药加水750毫升同煎,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30分钟,每剂煎服2次,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湿。

主治:蛇串疮早期,属湿热蕴阻者,疱疹密集,基底潮红,口干,尿赤,大便秘结。

说明:大青叶、蒲公英、马齿苋均是本方主药,三药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积;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止血。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于诱发。此外该方还可治疗单纯疱疹。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大青叶有抑菌、抗内毒素的作用;蒲公英对细菌、真菌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还有抗肿瘤、保肝的作用;马齿苋有抑菌的作用。诸药共用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抑制了病毒、细菌的感染,减轻了疼痛,可用以治疗带状疱疹、单纯疱疹。

大青叶方《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苍术100克,当归90克,白鲜皮60克,蜂蜜250克。

用法:将前三味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30分钟。熬三煎分别得药液300毫升、200毫升、200毫升,混合,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继续煎1小时,浓缩至300毫升,最后加入蜂蜜,调和成膏。每次服20克,每日2次。

功效: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主治:蛇皮癣,证属血虚风燥者,皮肤干燥粗糙,伴有糠秕状鳞屑,褐色,多数对称发于四肢外侧,轻微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