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奇效偏方治顽疾
13574900000013

第13章 儿科病证(1)

三棱四君子汤《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党参、黄芪各10克,白术、茯苓、甘草各5克,三棱、莪术各7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气,化瘀消积。

主治:脘腹胀满,纳食减少。

说明: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茯苓、白术健脾祛湿;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小儿厌食症。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各种不良因素或疾病的影响。可使消化道分泌减少,酶活性下降和胃肠平滑肌舒缩功能紊乱,以致消化功能降低。也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消化功能的调节而引起厌食。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党参、黄芪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使玫瑰花瓣形成率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白术、茯苓能调节胃肠功能;三棱、莪术能促进胃肠道的血液运行,促进肠蠕动。

诸药协同,可以治疗小儿厌食症。

加味保和丸《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焦山楂、炒麦芽、莱菔子、茯苓各10克,炒神曲、陈皮、法半夏、鸡内金各6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消食导滞,理气和中。

主治:食积停滞,胃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舌苔厚腻,脉滑。

说明:方中焦山楂消食化积;炒神曲、炒麦芽消食和中;莱菔子消食除胀;鸡内金健脾消食;半夏、陈皮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和中。该方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胃炎。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等都含有消化酶,能促进消化;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所含脂肪酶能促进脂肪分解。所含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神曲、麦芽、莱菔子促进淀粉消化;莱菔子能促进胃肠蠕动,并有抗菌作用。半夏、陈皮调节胃肠功能,同时有抑制呕吐、恶心、泛酸等作用。茯苓促进消化吸收,并通过利尿将消化道水分排出体外。连翘有消炎、抗菌、解热、健胃等作用。本方可用于治疗饮食不节引起的小儿胃炎。

壮儿饮《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苍术6克,焦山楂10克,黄芪15克,党参10克,决明子15克,胡黄连6克。

用法:加水煎服,1-3岁每日1/3剂,3-6岁每日2/3剂,>6岁每日l剂,分早、晚温服。

功效:益气健脾,平肝消疳。

主治:形瘦,体倦,精神萎靡,面黄,发枯,浮肿。

说明:方中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苍术、焦山楂燥湿健脾,消食化积;决明子、胡黄连平肝清疳。该方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摄食不足或消化、吸收、利用障碍,使人体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致脂肪、糖、蛋白质代谢异常,肌肉萎缩,免疫功能异常及各系统功能紊乱。动物实验证实,该方具有对实验大白鼠在不增加胃液和胃酸排出的情况下,显着提高胃蛋白酶作用,提高其血清胃泌素水平,且未见明显副作用。本方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调整患儿低下的消化功能,促进机体对饮食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本方诸药配伍合用,显示出较好的增进食欲,增长体重,提高发育,提高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水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营养不良。

益儿Ⅲ号《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黄芪12克,党参9克,黄精10克,公丁香0.5克(公丁香有毒,用量宜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健脾,温中暖肾。

主治:多汗,夜惊,面色无华,纳少,舌淡,苔白。

说明: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公丁香温中散寒,暖肾助阳;黄精健脾生津;党参益气健脾。该方主要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本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日光照射不足,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减少,摄入不足或小儿生长过快,使维生素D含量不足,以及慢性胃肠疾病及肝胆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和利用。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既可调节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也能增加肝肾内分泌腺功能,从而使佝偻病症状和体征得以改善。研究还表明,本方治疗后血钙、磷增高,碱性磷酸酶降低,1,25-(OH)D3水平增高,起到与维生素D同样的抗佝偻病作用。本方可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苏芩桑杏汤《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苏子6克,黄芩6克,杏仁6克,板蓝根6克,桑白皮10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发热、咳嗽痰多且黏稠、色黄或白而黏,喉间痰鸣,气喘,舌质红、苔黄或黄白相间,脉滑数。

说明: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苏子、杏仁止咳平喘;桑白皮清肺化痰,降气平喘。

该方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其病原体可以是多种病毒和细菌,常见的发病经过是先有病毒所致上呼吸道感染,以后向下蔓延到气管及支气管,可继发细菌感染,形成化脓性炎症。肺炎支原体也可以引起支气管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抗原与IgE结合,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板蓝根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杏仁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有利于肺的呼吸功能。本方可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

清胃除幽汤《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黄连3克,大黄、炙甘草各5克,吴茱萸1.5克,法半夏8克,白芍l0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热利湿,和胃止痛。

主治:腹痛,食欲不振,呕吐,泛酸。

说明:方中黄连清肠胃湿热;大黄健脾燥湿,祛瘀生新;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半夏燥湿和胃。本方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的毒素和其他机制破坏了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使之形成溃疡。HP产生的尿素酶使胃泌素细胞保持高pH环境,破坏了胃酸对胃泌素分泌的反馈机制,导致胃泌素大量分泌而刺激胃壁细胞增生,加剧胃酸分泌,致使十二指肠pH降低、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方中黄连含小檗碱,对HP抑菌能力最强,并能对抗乙酰胆碱而有解痉作用。大黄能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有消除HP的作用,减轻炎症吸收程度,改善溃疡部位微循环,有利于溃疡愈合,并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甘草浸出物内含甘草次酸,有促进溃疡愈合,减轻氢离子的回渗,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白芍所含的白芍甙有较强的镇静、镇痛作用。

吴茱萸有镇吐作用,可排除消化道内的气体,制止胃肠内异常发酵,其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作用。临床研究证明,该方主要是通过抑杀HP及调整胃肠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小儿泻速停《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地锦草l2克,茯苓10克,山楂8克,白芍、乌梅各6克,甘草3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止泻,解痉止痛。

主治:小儿泄泻,腹痛,纳差。

说明:方中地锦草清热利湿解毒;茯苓、山楂炭健脾渗湿,消食化滞;白勺、乌梅酸敛生津,养阴止泻;甘草健脾和中,调理诸药。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锦草煎剂及水煮浓缩乙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肠炎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山楂所含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提高蛋白酶活性而助消化;白芍所含白芍甙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

实验证实,本方止泻机制主要为抑制病菌以消除病因,调整及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抑制肠管蠕动。临床上可以治疗婴幼儿泄泻、腹痛、纳差。

润肠膏《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生白术30克,当归、郁李仁、杏仁各10克,火麻仁、炒菜菔子各15克,枳实8克,黄芪15克。

用法:加水煎1小时,滤汁浓缩至30-60毫升,加蜂蜜适量,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润肠通便,行气导滞。

主治:便秘,纳呆,腹痛。

说明:方中以郁李仁、杏仁、火麻仁润肠通便;生白术健脾通便;黄芪、枳实补气导滞;炒莱菔子消食下气消胀;当归、蜂蜜补血,润肠通便。本方用于治疗小儿便秘。本病是由于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造成大便干燥硬结,排泄困难而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含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等成分,具有促进肠蠕动等作用;枳实含挥发油和黄酮甙等物质,具有兴奋肠管,使胃肠收缩节律有力等作用;杏仁、火麻仁、郁李仁富含脂肪油,能润滑肠壁和粪块而有利于排出大便。

临床研究表明,本方能软化粪便,增加大便次数及大便粪量,能保留肠道水分,可以治疗小儿便秘。

钩藤芍苓汤《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钩藤6克,蝉蜕6克,白芍6克,茯苓6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热平肝,健脾安神。

主治:入夜即哭,时轻时重,时哭时止,定时哭闹,甚至通宵达旦,常伴烦躁。

说明:方中钩藤平肝息风,清泄肝火;蝉蜕平肝祛热,镇静安神;白芍柔肝缓急;茯苓健脾安神。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夜啼。本病形成多是由于孩子患有某些疾病,引起孩子不舒适或痛苦所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钩藤含钩藤碱、异钩藤碱,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降低大鼠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对中枢运动分析器的兴奋性增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蝉蜕可抗惊厥、解痉、镇静,同时还有解热作用;白芍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并有一定的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扩张血管作用,对某些细菌和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茯苓有镇静和降低血糖的作用。诸药合用,可以治疗小儿夜啼。

参芪仙合剂《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

组成:党参10克,黄芪10克,仙灵脾6克,黄精10克,枸杞子6克,丹参10克,花粉10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补气益肾,填精助阳,活血通络。

主治: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

说明:方中党参益气健脾;黄芪补益脾肺元气;天花粉生津止渴;黄精补脾润肺;枸杞子补益肝肾;丹参活血通络,化瘀生新;仙灵脾填精助阳。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有对抗糖尿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黄芪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糖尿病患者高凝血状态;仙灵脾可延长细胞生命,改善细胞代谢,推迟细胞老化;黄精、枸杞子增加心、脑、肾血流量,提高患者整体抗病能力;丹参有降低血糖的功效。本方通过整体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以改善患儿病理状况,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治疗糖尿病。

黛柏散《中医儿科辨病专方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