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瑸被康熙誉为“清廉中之卓绝者”,他为人正直,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勤政善政,革陋除弊,爱民若赤,以清官干吏著称,又以其在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特殊政绩评为“海疆治行第一”。
1、谋国与恤民之互动
作为一位深受人们爱戴和颂扬的清官,除了杰出的为官政绩、淡泊名利和自甘清贫的高尚品德外,陈瑸对待百姓的一片无私的仁爱之心更赢得了人民的爱戴。恤民是陈瑸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陈瑸出生在当时属于穷乡僻壤的雷州半岛南海岸边,堤防失修,自小深受灾难煎熬,对黎民疾苦念念不忘充满关心。雷州城曾有一家失火,姓刘的知府亲自带人扑救。这本是值得赞誉之事,但陈瑸知道这位知府对修建海堤漠不关心,便给他写了一封信,有意不赞赏他的行为,他写道:“某以为雷民灾于火者十之一,而灾于水者啻千百户也!”敢于这样提醒一府之尊,其胆识就来自爱民。上书雷州知府没有效果,陈瑸知道是因为自己人微言轻,直到当了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才直接给康熙皇帝递上奏本,获得批准并拨款后,他又将自己在巡抚任内应得的五万两俸银悉数捐献修堤。可见,陈瑸披肝沥胆地奔走操劳,图的并非博取飞黄腾达的政绩,而是为了他时刻不能释怀的为民情结。陈瑸向康熙写过一个奏本《十月上疏》,阐述了十条施政大纲,其中六条直接带有“民”字,即使不带“民”字也都是为了人民,陈瑸的爱民,令人动容。这种锲而不舍地为民执政、为民谋利的精神,堪称典范。《台湾府志》也称他是一位“知谋国而不知营家,知恤民而不知爱身”的杰出清官。从为民的愿望出发谋治国之策,又通过施政达到为民的目的,互动互进,这就是杰出政治家陈瑸的执政特色。
2、创建安定和谐社会
任何地方都会有矛盾,任何地方官员都会遇到聚众闹事之类的棘手问题,就看如何处理,从中常能分出高下来。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陈瑸调任台湾知县。清廷收复台湾后,战乱始平,人心不稳,加上酷吏当政,急敛暴征,致民不聊生。陈瑸一到台湾,就深入民间,明察暗访,询问百姓的疾苦,奖励耕织,发展经济。在此之前,高山族与汉族的矛盾殊为尖锐,当政者对少数民族长期采取歧视的政策,将他们鄙称为“生番”,引发族群闹事此起彼伏,从不间断。陈瑸主政台湾后,对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实行优抚政策,“革宫庄除酷吏,恤番民”。为了振兴文教和敦化台湾风俗民情,陈瑸又多次捐出自己的官俸和养廉银,修建了许多学宫、朱子祠和文庙等教育基础设施。几年后,台湾政局渐趋稳定。宰相李安溪认为陈瑸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上书向皇帝推荐,陈瑸被提升为四川学政。离任时,百姓万人夹道,挥泪道别,频呼“青天”。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台湾再次发生民变,巡抚张伯行认为陈瑸在台湾任知县的时候,清廉能干,百姓非常爱戴他,便打破惯例,向朝廷推荐他当台湾厦门兵备道。张伯行在奏章里特别强调:为四川省找一学政容易,为台厦道物色一个适当人选难。康熙同意张伯行的观点,下旨任用陈瑸为台厦道。台湾的闹事老百姓看到当年清廉爱民的父母官陈瑸又回来了,纷纷卖掉兵器,买回耕牛,安心生活,不再闹事,动荡的局面终于安定下来。
3、政令保障经济而行
清代的行政长官除收税以外,没有明确规定负有发展经济的责任。但陈瑸由于时刻关注民生,用很多精力引领他治下的百姓发展生产,繁荣经济。陈瑸深知台湾作为岛屿,发展经济必须打破自我封闭,开通台湾海峡、密切两岸关系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台湾海峡长期以来海盗猖獗,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给两岸来往造成严重的障碍。陈瑸自担任台湾厦门兵备道道员开始,就千方百计地防御海盗,为两岸商船保驾护航,到他担任福建巡抚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御寇护航的措施。陈瑸在延续和发展祖国大陆与台湾血脉方面的历史功勋,可谓光耀千秋。
民以食为天,以农为本。台湾当时土地资源丰富,开荒垦殖是挖掘潜力最有效的办法。陈瑸主张,招徕仅一水之隔的福建漳泉等郡居民至台湾耕食凿饮,安居乐业。耕地增加,粮食丰富之后,陈瑸又考虑到要防止不法商人利用岛内和大陆的粮食差价投机倒把,确保岛内居民仓实食足,禁止贩米出海。同时又要防止台湾粮食过剩糜烂造成浪费,适当搞活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从驾驭经济的游刃自如中,可见陈瑸过人的执政能力。
陈瑸从政大部分时间是主持台湾事务,从台湾县令到台湾厦门兵备道,到福建巡抚、闽浙总督,层次步步升高,作为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广。他勤政爱民,善于协调各种关系,造就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他抓住发展经济这个关键环节,开发宝岛,育物富民;他以文化为先导,兴隆教化,倡导文明;他善于化解矛盾,遇事不惊,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保持社会稳定,显示了他卓越的为政才干与能力。
4、注重褒廉更宜颂能
历来人们对陈瑸的褒扬,重在他的清正廉洁,将他列为明清岭南三大清官(丘浚、海瑞、陈瑸)之一,这没有错。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对陈瑸的清廉为官特为感动,说他像个苦行老僧。陈瑸二十余年在外为官,不携家眷,孑然一身,轻装简从,官厨惟进瓜蔬,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贪不在多,得非分一二钱便如千百万。”他的这句名言,可作为官场千古格言。康熙说:“朕亦见有清官,然如陈瑸者实罕见,诚清廉中之卓绝者。”陈瑸死后赐给他谥号“清端”,也就是清廉到了极致的意思。那么,陈瑸在清官中的“卓绝”之处是什么?他清廉到极致又有哪些表现?
第一,廉能为最。一个人做官,品行重要,能力更重要。康熙的褒奖提高了陈瑸的声望,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给后人认识陈瑸造成一些误导,认定陈瑸的最高境界就是清廉。陈瑸卓异于一般清官廉吏的重要特点是,他更是一名能员干吏。陈瑸仕宦古田,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把“素称难治”的古田县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台湾人民在给陈瑸立的《邑侯陈公功德碑》记载,陈瑸是因能力超群而调往台湾的,并且列举了陈瑸的十项政绩。在强调操守品德的封建社会,清官往往成为一支道德标杆,并不强调其办事能力。在人们的口碑里,陈瑸“爱民如子,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身体力行”。其清廉与海瑞、丘浚齐名,其功勋却出乎其右,为清代少有的“廉能并举”的贤官。
第二,“苦行老僧”。这是陈瑸给康熙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陈瑸觐见康熙时,康熙问起陈瑸是如何来京的,陈瑸如实禀报后,康熙叹息良久,说:“汝竟是苦修行老僧一样!”陈瑸“苦行老僧”的雅号从此便不胫而走。陈瑸一生的确十分清苦,从康熙三十八年选授古田知县到康熙五十七年死于福建巡抚任上,近二十余年的时间孤身一人,他为官从不带家眷,身边没有亲人照料。康熙还问起陈瑸的家事,回答是:“妻室在家,儿子不相见十多年了,因为无盘缠,不能来往相看。”陈瑸做官,立志“誓不寄银回家!”他给儿子的信中把原因写得很清楚:“做县令,乃为公家守财,为百姓分忧之日,断无自守之而自盗之,不为百姓而为家计之理。汝父誓不寄银回家,为此也!”《古田县志》记载,陈瑸“收入悉以归公,秋毫不染”。
第三,一分不贪。陈瑸在清廉自守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觉得一个人的贪污源于欲望的膨胀,如果不追求奢侈豪华,俸禄尽管微薄,还是够用的。他有句名言:“官吏妄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高尚的操守必然受到利益的挑战、潜规则的胁迫和其他污泥浊水的包围,要守住有一定难度,许多人坏了操守,就是从“取一钱”之类的小事开始的。陈瑸认为“妄取一钱”即坏了操守,由清变贪,本质已变。操守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也是一种容易失去的境界,必须设置一个明确的底线,并且要勇敢地坚守,毫厘不让,一分不贪。
第四,清而不刻。陈瑸有一颗宽厚的包容心,他不光爱民,而且爱护那些为民办事的好官。海瑞与陈瑸都是清官,但二人之“清”有所不同。道光年间举人李元度在比较二人之“清”时指出:“清如冰霜足以杀物,清如雨露足以生物。”康熙对陈瑸说过:“有的清官自视太高,与总督、提、镇等官都不相和,一事亦行不得,更生出好些事端,这便是清官不好处。天下人哪个不知陈瑸是个清官,恐汝清而刻了。”康熙告诫陈瑸做清官不要刻薄待人,陈瑸说:“臣做过小官的人,深知做小官苦情;臣不敢刻薄待人。”陈瑸一生与上下级官员都能和睦相处,在福建巡抚任上,他保举了十二位县令,一位通判,一位知府,一位知州,申请给予破格奖励;对官员中那些贪渎之徒,也查清事实,列款题参,请朝廷给予处分。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为嘉奖和勉励陈瑸,康熙踢其金匾、锦袍。金匾上题有康熙亲笔赠诗《清廉中之卓绝者》,这块金匾一直在雷州市博物馆保存,供后世瞻仰。陈瑸去世前还留下遗书,将自己应用而未用的“衙门公费银”悉数上交国库,“以尽未尽之心”。康熙感叹地说:“陈瑸居官甚优,操守极清。朕亦见有清官,然如伊者,朕实未见,即从古清臣,亦未必有如伊者!”清廉固然是陈瑸的高贵品质,但他对国家和人民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在政治上的作为,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他的政治才能和实干作风。陈瑸是廉与能相得益彰,而以能著称的。他从政二十余年中三次主政台湾,共历时九年,为宝岛台湾的开拓和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为连缀祖国大陆和台湾的血脉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