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嘴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反应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原本乖巧的孩子,突然有一天不听话了,会顶嘴了,这让很多家长都接受不了,并为此对孩子大打出手。可是孩子顶嘴并不能成你打骂孩子的理由。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顶嘴其实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说明孩子快长大了。
人的一生中会有两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是在4~7岁。第二个叛逆期就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让很多家长觉得头疼。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不听话,开始爱顶嘴,开始出现各种问题。难道青春期真的那么恐怖吗?其实不然,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再一次暴涨,加上生理的发育,使青春期具有了一些独有的特点。家长只要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就会发现青春期其实是个很有意思、很值得怀念的时期。
孩子只是希望得到认可,由于青春期来得突然,孩子非常渴望得到长辈的帮助。之所以会有顶嘴现象,是因为家长不了解青春期的孩子。所以说孩子顶嘴不能成为家长打骂孩子的理由,家长应该尽量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努力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
1
孩子顶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现象
“不要你管!”“不做!”像这种顶嘴现象相信许多父母都遇到过,并为此感到困惑:“原来的乖孩子怎么变这样了?以前可不这样啊,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什么事情都和我对着干。”
这种顶嘴现象很正常,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体现。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是在1-3岁,当孩子进入幼儿期后,随着思维结构的发展、言语机能的发育,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到迅猛的发展,这时候孩子不再什么事都听父母安排,他已经具有了自主意识,因此会出现反叛、顶嘴等现象。
而对于孩子的顶嘴现象,家长不能用权威和打骂来压制,应去了解孩子顶嘴的深层原因。一般来说,孩子顶嘴有以下几种原因:
(1)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军军妈最近感到非常郁闷,7岁的军军总是和自己顶嘴,还老学大人做事。起初,军军妈觉得挺好玩,心里还想,孩子长大了。可是慢慢地发现,军军总是在帮倒忙,更可气的是别人的坏习惯他也学,纠正他的错误时他还顶嘴。一天吃完饭,军军居然拿着他爸爸的烟叼在嘴里准备点着,妈妈让他放下,他就是不听,还说:“我就要抽烟,爸爸能抽烟我为什么不能?我也是大人了!”军军妈不明白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了?
其实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不论孩子是模仿大人的行为,还是不让别人帮自己做事,都是为了突出“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已经长大了,我要像大人那样做事。军军也是这样,他并不知道抽烟不好,但他看到爸爸抽烟,就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做,因为自己也是大人了,而大人都是要这么做的。
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毕竟还小,还不理解什么是“大人”,他做的这些其实都是在模仿父母。
(2)为了引起注意。
“嘭……”
正在看电视的洋洋妈惊恐地循着发声的地方看去,一只杯子掉在了地上,站在杯子旁边的洋洋正微笑地看着自己。洋洋妈顿时怒火冲天,一把将洋洋提了过来,教训了一通,可是洋洋根本不吃那一套,还顶撞她。洋洋妈感到非常不解,为什么洋洋现在经常喜欢摔东西,成了破坏王,原来那么乖的洋洋哪去了?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陈金菊老师表示,当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和反抗时,说明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忽略了,孩子这么做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类似的现象很多,比如无缘无故大哭大闹,做一些怪异的行为,发出怪声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是孩子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忽略了孩子,是否需要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关注孩子。
(3)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愿。
“小美,你可是越来越不听话了,赶紧把苹果吃了。”美琪妈说道。
“我不吃,我要画画,我的画还没画完。”美琪头都没抬一下,继续画画。
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坚持做自己的事情,显得很有主见,而不再受家长的逼迫。对于这种孩子,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孩子希望做什么。在一些事情上,家长还必须做出一定的让步,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并鼓励、支持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但是,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有一丝松动,要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以他们的意愿为转移的。否则,一次的妥协就会让孩子的无理行为得到强化。现在很多孩子的“死缠烂打”现象就是父母强化的结果,因为孩子知道,只要坚持下去,父母就会满足自己。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身为父母的一定要了解。
本节家教智慧
孩子顶嘴是一种正常现象,家长没必要为之烦恼,顶嘴未必是件坏事,这说明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在应对孩子顶嘴时,首先,家长要尊重孩子,放下自己的身段,不能一味地专制;其次,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并及时给予指导;最后,适当给予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不要对孩子要求太死,抓得太紧。
2
青少年顶嘴,是你不了解孩子的心
青春期,大家并不陌生,这已经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然而,很多人却未必了解这个词的内涵,在大家的印象里,青春期就等于逆反,就是叛逆。果真是这样的吗?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身体机能已经接近成人,但是心理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青春期的孩子具有了一些特殊的特点。
(1)在心理上,成人感和幼稚感并存。
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还处在矛盾之中,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生理的快速发展与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渴望追求成熟体验,希望得到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认可与信任。然而由于青少年认知能力不够、人格不完善、社会经验缺乏等原因,他们又显得不够成熟,看问题也比较片面,而且行事冲动。
(2)独立与依赖。
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的形成,使得青春期的孩子反对一切,对一切都表现出了不顺从。不愿意听取家长、老师、长辈的教诲,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但是,青少年在内心深处并没有完全脱离父母,对父母还存在强烈的依赖感。只不过,这时候的依赖不再是情感和生活上的依赖,而是精神上的支持、理解和保护。虽然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渴望独立,但他们的独立也只是为了向外人表明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或者仅仅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软弱,在生活的很多方面,他们都依赖长辈,希望得到长辈帮助,特别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
(3)封闭与开放。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内心世界逐渐丰富起来,也有了自己的秘密。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与自我意识的凸显,以及对外界的不信任,使他们的内心更加封闭。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感觉更加寂寞、更加孤独,其交友范围也在减小,从而更加渴望寻找、也在不断寻找知心的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引为知己,将自己的秘密毫不保留向对方倾诉。从而又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4)勇敢与怯懦。
青春期的少年还具有勇敢与怯懦的特点。在一些情况下他们表现得很勇敢,崇尚武力,但却很冒失,欠考虑。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却又显得特别胆怯、害羞,比如遇见异性的时候。
高傲与自卑也是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特点。自我意识虽然凸显,但还不能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往往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也会由于一时的失败而自卑,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
在情绪上,青春期的少年也具有一些特点。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时而强烈,时而细腻;一会随和,一会又非常固执。这时候的他们的心境消极,烦恼突然增多,觉得非常孤独、压抑。
青春期的孩子因为种种身心特点,加上心理的不够成熟、经验的缺乏,会显得行为比较冒失,他们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渴望独立,却缺乏与家长交流的相关经验,加上家长的不理解、教育方法的不恰当最终造成了孩子跟家长顶嘴的现象。
所以孩子顶嘴,并不能成为家长打骂孩子的理由;孩子顶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家长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把孩子当作一个成人来对待,平等地与孩子交流,真诚赞扬孩子的优点,共同处理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平共处,还可以发展和孩子一样的兴趣,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孩子才会对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本节家教智慧
对于顶嘴的孩子,家长要了解他们的特点,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同时也要及时发现问题,进而积极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免得孩子误入歧途。这样才能“多年父子成兄弟”。
3
唠叨,其实为了你自己
“出门小心点。”
“过马路看着点。”
“今天可能会下雨,带上伞。”
“行啦,行啦,我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子。”
“好啦,知道啦!你真啰嗦!”
很多子女和父母都抱怨过这样的对话。孩子嫌自己的爸妈啰嗦,觉得他们不把自己当大人看,出个门都要唠唠叨叨地说上一大堆;家长也抱怨自己的孩子翅膀硬了,不听话了,把自己的关心理解为啰嗦、唠叨。
唠叨,似乎已经成为所有家长的通病,所有孩子的烦心事。特别是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越来越多的孩子抱怨自己的家长很唠叨。那么“唠叨”到底是怎么回事?“唠叨”到底是好是坏?如果是坏,又是谁之过呢?
家长无疑是爱孩子的,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然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唠叨”有时候并不是为了孩子,更多的是为了家长自己。
(1)唠叨,是一种畸形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得更好。然而,如下两种类型的家长将对孩子的爱,变成了一种畸形之态。
溺爱型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总是担心孩子还小,什么都做不好。希望自己能够帮他做好一切,可是孩子偏偏不听话。由爱生怨,于是家长便在旁边指点,让孩子觉得家长很唠叨。
控制型的家长:虽然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做好一切,但与溺爱型的家长不同。这种类型的家长,不是溺爱孩子,而是希望控制孩子,让孩子的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的唠叨,不是担心孩子做不好,而是怕失去孩子,担心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这种家长忍受不了亲子分离带来的空虚。
(2)唠叨,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有一种家长,本身出身卑微,没什么值得炫耀,看到别人的孩子那么优秀,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优秀,甚至比别人更优秀,能够给自己长面子。当孩子不如己意,比不上他人时,就会牢骚满腹地对孩子唠唠叨叨。
还有一种家长,自己的梦想没有实现,就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帮自己圆梦。这种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当孩子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时,他们就会时常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
这两种家长都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因此也会发生孩子顶撞家长的现象。
(3)唠叨,是亲子关系不佳的表现。
亲子关系不佳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无言以对,形同陌路。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外面,亲子之间有隔阂,家长不愿管孩子,孩子也不想和父母交流。另一种就是父母唠叨,孩子漠视。父母出于关心,一直在孩子身边唠叨,而孩子一句话都不愿意说,而且一句话也不愿听。这种父母一般都是惯性思维,觉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从不会耐心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则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无法和父母交流。
这两种类型的父母,其实都是与孩子缺乏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既独立也很依赖,再加上经验少,看问题不全面,还是很需要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对青春期的少年进行引导是很必要的,但是,过犹不及,对这一时期的孩子的教育千万不要显得太唠叨。过头了,不但不起作用,还很可能让孩子产生抵抗情绪,很多时候,孩子也知道是对的,也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可能就是因为父母的唠叨,让孩子走向了另一边,犯下大错。因此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讲究方法,可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相信孩子。
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支持孩子自己去做事情。但不是放任孩子,什么都不管。家长要为孩子把握大的原则和方向,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监督,适度地过问,只是事情的决定权、选择权仍然在孩子的手上。
(2)不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孩子也有自己的愿望,家长没权力剥夺,相反,家长要督促孩子形成自己的愿望,并帮助其实现。
(3)尽可能地发展家庭民主。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价值观,所以家庭中的事情,也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其具有决断能力;同时,也能让孩子知道,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分子,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成长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别人替代不了。孩子的成长,就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家长要做的仅仅是在旁边监督,适时地推孩子一把。唠叨,很多时候确实是为了孩子,但往往也是在满足家长自己的欲望。有些家长仅仅是希望用孩子的优秀来给自己长面子或者是希望让孩子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家长们应该知道有些事情需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给孩子信任,比上千句唠叨要好得多。
本节家教智慧
唠叨,并不一定是爱,爱也并不是只有唠叨才能表达。给孩子一点相信,一点鼓励,一点支持,或许比唠叨更能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也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4
青少年顶嘴,是你与孩子沟通不好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多家长反映自己无法和他们交流,孩子也不和自己说话,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