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谍影憧憧:新世纪间谍暗战揭秘
13511500000017

第17章 谍海纵横,谁领风骚?(3)

汉森十分崇拜一位著名的双重间谍,喜欢双重间谍的“神圣职业”,时刻想成为一名“神通广大”的双重间谍。实际上,汉森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他与苏联合作六个月后,曾向苏方表明自己做间谍不仅仅是为了钱。他在信中写道:“太多钱反而麻烦,花不了,储蓄也不合算。”信中还说,他十分仰慕著名的英俄双重间谍菲尔比:“我14岁看了菲尔比的回忆录后,便下决心走这条路。”

苏方“老板”写给汉森的回信也是情深意重。他们曾在汉森升职后致祝贺信,也曾写短诗鼓励他好好把握人生机遇,还多次强调,“你的安全高于一切”。汉森常在信中嘲讽美国,同时提醒苏方不要轻敌,“美国是个十足的身材魁梧的弱智儿,不成熟又易受人操纵。不过千万不要被其外表所欺骗,它可能突然间变得足智多谋”。苏联解体后俄方曾长时间没与汉森联络,为此,汉森写信给俄罗斯当局说“我愿意牺牲性命来帮助你们”,但你们“却把我浪费了”。另一封信说:“我马上就送去一盒子文件。它们当然都是美国知识界最敏感和高度机密的东西……为此,我觉得你们起码得付10万美元。”

2000年深秋,一本神秘的卷宗被带回了华盛顿。厚厚的卷宗内,记录的是一个代号为B的美国人向前苏联的克格勃和俄罗斯的对外情报局出卖情报的详细情况。一石激起千层浪。但翻遍卷宗,却没有“鼹鼠”的真实姓名,如采取拉网式搜寻,仅联邦调查局的在编人员就超过28000人,查证工作之浩繁无异于大海捞针。

恰在此时,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派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的秘谢尔盖特列季亚克夫和夫人伊丽娜暗中改换门庭,投靠了美国。此人向美国和盘托出了他所知晓的情况,并将十几封“B”写给俄国人的亲笔信交给了联邦调查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B”竟然是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专家——罗伯特·菲利普·汉森。

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发现,2000年12月12日,汉森4次驾车通过弗吉尼亚州维也纳市某公园一交通指示牌,此处系俄罗斯间谍的接头信号点。至此,联邦调查局高层才确信汉森就是代号“B”的俄罗斯“鼹鼠”。

很快,联邦特工迅速出击,秘密搜查了汉森的汽车和家,发现了瑞士银行的存折、一支步枪、便携式电脑、两封密信……

2001年2月18日,汉森与以往并无不同,他甚至有些兴奋,因为他今天又要与俄国人交换情报。冒险,总会给喜欢它的人带来刺激和满足。十几年来,他与俄国人进行过几十次情报交接,从未出过问题。

今天汉森把交接情报的地点选在他家附近的狐石公园里的一座行人木桥下。汉森本人就是反间谍专家,抓贼的人去做贼,自然精于此道。为此,他精心准备了一袋生活垃圾,将一个内存绝密文件的计算机软盘藏在了袋中的一本废旧汽车说明书里,并作了精心伪装和防水处理……而这一次汉森却未能逃脱,成了瓮中之“鼠”。

汉森想到自己终究有暴露身份、大祸临头的那一天,他给俄方上司的信中还说:“美国法律作了一些修改,我给你们提供的帮助是可以被判死刑的。所以,我确实承担一些风险。”同时,他还向俄方面表示,太多现金只会为他带来麻烦,因此提议以钻石作交易:“或许有一天,我的孩子们能用得上。”还要求俄方提供逃走计划,“因为没任何东西是永恒的”。汉森熟知事物的发展规律,但是他不幸被自己言中。

在检察部门长达113页的起诉书中,汉森被指控窃取国家6000多页文件和26个载有敏感情报资料的磁盘,并分20多次交给苏联和俄罗斯,获取140万美元的现金和一些钻石。

汉森已承认十多年来曾向俄罗斯泄露了无数名同僚的身份、联调局针对俄罗斯的反间谍技巧以及大量机密资料。他还涉嫌曾向俄方供出至少三名替美国办事的美俄双重间谍,导致他们先后被俄方拘捕,其中两人被处死。还将许多美国尖端电子侦察技术,如精密电子窃听及长距离情报信号收发等资料交给俄罗斯。

从汉森落网一案不难预测,今后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间谍大战恐怕会愈演愈烈。

★英国情报第一女谍

斯蒂拉在军情五处飞黄腾达,固然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但她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她和丈夫愈来愈疏远,最后走上离婚之途。两个女儿则仿佛被抛弃似的,长年生活在缺少母爱的环境中。

年过花甲的斯蒂拉在英国曾经是魅力四射的响当当的名人,她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出任情报机关首长的女性。

斯蒂拉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和利物浦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训练成一位档案管理员。管理档案需要心细而有条理,这对她日后从事情报工作有相当大的助益。1963年,斯蒂拉嫁给一位外交官里明顿,并随他前往印度工作。外交官风光十足,但外交官夫人往往无事可做。在印度期间,斯蒂拉闲得发慌,因而主动要求在英国大使馆兼差,替军情五处派驻当地的一位官员处理各种杂事。斯蒂拉在管理档案时积累的经验派上了用场,她工作细腻而有条不紊,所以颇得上司赏识。1969年她返回英国,便在上司的引荐下顺利加入了军情五处。

斯蒂拉进入军情五处后,先后在几个部门工作,且升迁迅速,当年英国爆发煤矿工人罢工风潮,她安排特工进入工会卧底,对后来平息这起罢工风潮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还曾负责对付苏联克格勃、东欧各国以及爱尔兰共和军对英国的渗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斯蒂拉之前担任军情五处处长的帕特里克·沃克爵士认为斯蒂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情报天才,所以在他即将退休时,极力支持由她继任,这成了她升任军情五处处长的关键因素。

斯蒂拉被任命为军情五处处长之后,英国舆论大哗。因为一是女间谍本来就少,斯蒂拉却成了第一位统辖军情五处的女性。再者,过去情报官员总把自己搞得神神秘秘,外人根本不清楚他们长得什么模样,而斯蒂拉却公开在报纸上曝光自己的玉照。斯蒂拉接掌军情五处大权之后,采取远比过去更透明、开放的政策。她认为,让英国人更多地了解军情五处究竟从事哪些工作,以及拥有哪些权限,其实并没有坏处。她还破天荒地接受英国国家广播公司的采访,甚至就情报工作举行公开演讲,出版介绍军情五处的小手册,军情五处这个一向神秘的机构逐渐赢得了英国人的好感。相形之下,其他情报机构就神秘多了。

斯蒂拉的开明作风,当然对其他单位形成不小的压力,英国情报首脑们对她颇有微词。此外,斯蒂拉在担任处长期间,和军情六处、苏格兰场(英国警方)激烈竞逐,成功争取到与北爱尔兰共和军作战的主导权。这件事颇令这两个单位颜面丢尽,无奈斯蒂拉在对付北爱共和军的工作表现上确实出色,他们也只能在一旁咬牙切齿。

对斯蒂拉来说,在军情五处能平步青云,最后执掌大权,固然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但她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工作繁忙使她和丈夫愈来愈疏远,最后走上离婚之途。两个女儿则仿佛被抛弃似的,长年生活在缺少母爱的环境中。

斯蒂拉对此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承认自己是一位称职的情报处处长,但不是一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因此在卸任后,她觉得既然无法挽回已经离去的丈夫,就应该多对女儿们作出一些精神补偿。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女儿解释她抛家舍业、献身情报事业究竟是为了什么。于是,她决定写一本回忆录,题为“献给两个女儿”。军情五处第一位女处长写回忆录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出版商蜂拥而至,争相叫价。其中一名出版商愿意出价100万英镑来买斯蒂拉的故事。

但斯蒂拉一再表示,她绝不是为了钱才写回忆录,她只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两个女儿:“妈妈是为了国家,不能照料你们有很不得已的苦衷。”严格讲起来,斯蒂拉的回忆录没什么机密可言,其中叙述的事情几乎都成了陈谷子、烂芝麻,即使全部抖出来也不见得会引起多大波澜。整部回忆录的重点是在讲她投身情报工作的心路历程,用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她写的是她为什么从事这些工作,而不是她做了哪些工作。

不过,斯蒂拉回忆录中有些章节谈到英国国内面临的一些威胁、俄罗斯在英国的间谍活动以及英国各情报机构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事实。这些内容,哪怕只是轻描淡写,也足以令英国的情报首脑们头皮发麻。

既然如此,为何不把这些敏感的内容删掉?其实问题不在于此,英国情报首脑们真正担心的是,斯蒂拉的回忆录一旦出版,将在英国情报界创下一个很不好的先例,今后每个情报员如果都像她这样,退休后就写回忆录卖钱,那这些情报机构以后还玩什么?情报还有啥搞头?因此,英国情报界立即召开紧急情报首脑会议,商讨对策。在会上,过去与斯蒂拉有过节的军情六局官员们甚至扬言不惜“破门而入”,也要将斯蒂拉逮捕法办。有的官员反对这样做,担心效果适得其反。于是只好放弃了动粗的念头,另寻打击斯蒂拉的途径。反对斯蒂拉出版回忆录最坚决的就是军情六处,该处已和一些街头小报取得联系,准备把当年搜集到的斯蒂拉“黑材料”交给他们发布。

然而,“黑材料”尚未发布,斯蒂拉的书稿却突然失窃。

一天,英国发行量最大的通俗小报《太阳报》收到了一份338页长的匿名手稿,并认为这就是斯蒂拉的书稿。当时《太阳报》把手稿交给了首相府。

政府安全部门的首脑立即对斯蒂拉的手稿进行认真检查,看其是否能以任何形式出版。现任军情五处和六处的处长再次表明态度:坚决反对出版。在这种情况下,连斯蒂拉本人对自传能否出版也怀疑起来。2000年年年底,英国军情五处、军情六处以及政府通信局三个部门的领导人在劝阻无效,而且英国舆论逐渐站到斯蒂拉一边的时候,终于决定听之任之。英国内阁也因此决定授权出版斯蒂拉回忆录。随书一起发行的将有一份内阁大臣声明,表明不支持《惊奇一生》出版的态度,意在阻止将来类似回忆录的出版。

★间谍“女沙皇”

安琪娜是一个非常聪明、精力充沛、美貌动人而且举止迷人的女人。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15岁,一副娇嫩可人的美人坯子。

意大利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引以为骄傲的著名跳伞家安琪娜·里纳尔狄竟然是克格勃的女间谍。1967年3月,意大利反间谍机构破获了一起最大的间谍案,证实了这件事。

意大利举国一片哗然。

安琪娜·里纳尔狄在意大利以至整个欧洲,都是个风头十足的人物。而且谁也想不到像她这样一个出名的人物竟是个阴险异常的克格勃女间谍负责人。

安琪娜是一个非常聪明、精力充沛、美貌动人而且举止迷人的女人。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15岁,一副娇嫩可人的美人坯子。

克格勃的领导相信她一定能胜任这一工作。1954年,克格勃决定派这个38岁的女特务到意大利负责欧洲间谍网。

安琪娜到了意大利后,在她的领导下,整个特务机器运转起来了。

她手头有莫斯科交给她的一份名单。这批人都是克格勃经过长期考察研究,认为适合于招募收罗作为特务的人选。

她最重要的特务之一就是她的丈夫,意大利著名跳伞运动家乔吉奥·里纳尔狄。

她结识他时就已参加跳伞俱乐部,成为正式会员,会员证亦“证实”了她的“年龄”。

他根本不知道他那位漂亮娇美的妻子其实比他年纪大15岁,他还以为她比他年轻一两岁呢。

乔吉奥作为一名跳伞家,被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意大利其他空军基地请作跳伞技术指导员,因此可以接近军事重地。

他利用跳伞的机会,以高超的现代化摄影技术,包括微型摄像机,拍摄了在示范表演跳伞时经过的所有秘密基地的照片。

他一有机会同“知名人士”谈话时,就利用隐藏起来的、电线如同头发丝一样细的录音机,将对方讲的每句话都录下来。

乔吉奥还是个拍快相的能手,凡是他有机会经手的重要计划、文件和蓝图,他都拍成微型胶卷。

安琪娜的外号叫“女沙皇”,这是她手下所有的间谍对她的“尊称”。

“女沙皇”确实无愧于她的这个称号,她将所有获得的情报,通过特别的方法送返莫斯科。她不只有她丈夫供给的情报,她的情报网遍及欧洲各地及非洲地区。

她递送情报的方法五花八门,除了派专人递送外,还使用隐形墨水写信,用高频率电信密码拍发,微粒胶卷贴在邮票后面,或安装在最无法引人注意的容器中传送。

“秘密信箱”也是传递情报的重要手法之一。安琪娜选择“秘密信箱”的地点也出人意料。她的收信地点不仅有土伦动物园、意大利王冢附近、瑞士幽静的风景点,而且有都市最热闹的中心。

这些地点隐蔽得那样完美,竟没有人发现过它们,甚至专门去检查也不容易被识穿,在土伦的华伦亭公园中那座“中世纪村”,竟是她传送情报的一个地点。谁会想到她这样的主意呢?

1956年,克格勃为了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情报,决定将乔吉奥召到苏联去接受间谍训练,但乔吉奥是不能正式到苏联去的,这样做容易引起军方和反间谍机关的注意。为此,克格勃作了精心的安排:乔吉奥先到法国去旅行,然后由巴黎用假护照秘密飞往莫斯科。而在他本身的护照上根本看不出他到过苏联。

乔吉奥在莫斯科经过短期训练后,又潜回巴黎,仍以自己的护照飞回意大利。这秘密的行程,始终没有引起法国或意大利的怀疑。

过了不久,乔吉奥由于同一个苏联军官会面而开始引起意大利保安人员的注意。不过安琪娜立即接到潜伏在意大利保安机关的内线通知,知道出现了危险。

为了不使乔吉奥暴露,安琪娜命令乔吉奥不再同那位苏联军官见面,并且停止同一切可能引起怀疑的人物见面。这样一来,尽管意大利保安人员对他监视了数月,始终没有挖出他活动的真相,于是就撤消了对他的监视。

他们暂时认为乔吉奥同那位苏联军官的见面只是偶然的交往,认为这其中没有什么阴谋,因为乔吉奥是个著名的跳伞专家,很多盟国的军官也慕名同这位意大利最高级的跳伞家交往。

在以后的几年中,安琪娜、她的丈夫以及其他手下的间谍,都没有引起怀疑。重要的战略性秘密情报一直源源不断地送往克格勃总部,苏联当局也因此掌握了许多美国及其盟国的重要情况。

1963年,乔吉奥作为掩护谍报活动地点而开设的一间古董店出现了经济上的困难,但他仍然有很多钱。他的钱是哪里来的?于是,反间谍机关再一次对乔吉奥产生了怀疑。

反间谍机关再次对他进行严密监视,不过这次跟上次不同,知道的人不多,而且十分隐秘,所以连内线也无法得知,因此就没有通知安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