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忧国忧民(中华美德)
13486400000018

第18章 感悟大山

这里是山的世界,山的海洋。影影绰绰的群山像万千睡意未醒的仙女,凝眸不语,含情脉脉。

山里人爱山。山秀丽丰饶、静谧迷人,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大山有巍峨的山丘、翠绿的山林、叮咚的山泉、深邃的山谷、高峻的山峰、起伏的山脉、葱郁的山峦,全是山里人崇尚的风景。山里人爱山,爱山伟岸的身躯、宽大的胸怀,爱山无私的奉献和默默无闻的付出。

山里人恋山。育山、钻山、劈山,汗水浇山、心血付山,一生与山为伴。在大山的怀抱里,一个个山里的孩子竟也长得聪明伶俐,虎头虎脑,结结实实。山给了他们一切,山富有他们也富有。山里人从小受山的熏陶,有山的性格、山的豪爽、山的质朴、山的真挚、山的憨厚。山给予了山里人灵气与聪慧,山塑造了山里人执著、奋进、坚韧的精神,山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创大业、干大事的大山之子。

山里盛产山歌,山里人喜唱山歌。成人唱、孩童唱、老人唱……只要有山民的地方就有山歌回荡。有一首山歌这么唱道:“前山高来后山高,前山后山两把刀,一把刺进云雾里,一把插进我的腰。”最后一句“一把插进我的腰”,原先我不明白它的含义,后来亲眼看到山里人出门肩挑背负弓腰爬山的艰难身姿,终于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切内涵。

山给山里人留下无穷的乐趣。山泉如细细的玉带飘下来,口渴了就用手捧着喝上几口,沁人心脾。落差大的山泉便成了飞瀑,飞瀑下积成一个深潭,犹如天然泳池,清澈见底。在巍峨青山的掩护下,潭水碧绿,绿得静谧,绿得出奇,绿得神秘。由于大山的阻隔,这里很少有狂风吹过,水面上常常平静得如一块碧玉。偶尔有微风吹来,吹起几鳞水波,又很快恢复了平静,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再烦琐的世事也搅不动他内心的亘古宁静。

山,面对春夏秋冬,默默无语。站在山的脊背上,聆听风与树林交谈的声音,倾听酣畅淋漓的乐符,悠扬悦耳的旋律,纯洁质朴的情感,仰望蔚蓝的天空,思绪随着白云飘向远方……山用鲜活的绿色滴翠了山野平川,用浩瀚的林海酿造出玉液琼浆;用漫山的红叶浸染着峰峰峦峦,用金秋的收获告慰着炎黄祖先;用博大的胸怀孕育生命的沃土,用甘醇的乳汁哺育生命的颂歌。

山阻挡着水,在一次次冲刷中变得顽固;水环绕着山,在一次次阻挡中被激怒。

于是水变得不再温柔,翻起滚滚巨浪冲刷着大地,冲向了山。山挺起宽厚的胸膛,迎接着水的暴怒,阻拦了水的袭击。狂风暴雨中,山如巨人般屹立不动:“刚直的坚守不值得你崇敬?广阔的世界不值得你挺身而出吗?”水缓缓地减慢速度,面对山的阻挡,水轻柔地绕过:“不是我不愿坚守,只是我了解我的力量不足以撼动天地。面对强大而固执的你,我选择绕过,有时低头也是一种美德。”山不屑:“借口!为了天地万物我愿意坚守,而懦弱的你只会向山间逃窜,借着我刚强的身躯为你阻挡风沙。”水浅笑:“固执的坚强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强硬的抵抗也许只是多增一笔遗憾。水滴石穿,需要的不是刚直,而是那柔韧的曲折。”于是水一次次绕开山的阻挡,流进曲折的山谷,一次次冲刷山巍峨的体魄,山被水冲刷得失去了棱角。山静默地屹立,一次次阻挡水的脚步,不知疲倦地与水抗争,直到水无法再前进半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山成为了峭壁,水成为了死水。

其实,山因水的曲折才会显出刚直;水因山的刚直才愈发曲折。于是,山让开了脚步,水停止了拍打。山懂得了随时间而改变,水懂得了为世间而坚持。

山护着水,水傍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