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兴曾参加一次特别的聚会,这是一次某省在京的文化界老乡的聚会。参加聚会的人包括了文化界艺术家、政府官员、军界官员、企业家和大学教授五类。
聚会在一个老乡的艺术工作室里举行。作为艺术家的老乡原来想从老家请位厨师做饭,可正值春节,老乡厨师也回老家过年去了,于是艺术家的夫人和几个年轻老乡便赶来帮厨。每道菜里都有浓浓的家乡味,不但如此,还有许多带辣味的特色菜。
老乡们来参加聚会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食物或酒水,还有其他小吃类的东西,为饭桌上增加了一些花色品种。甚至有人带来的尽是家乡的土烟土酒,这些来自家乡的“土特产”上了饭桌,大家都非常兴奋。
何兴在老乡聚会后的几个星期内就接到两位原本不认识的老乡的联系。一位是政府官员,希望他为自己朋友的孩子推荐几本参考书读;另一位是从事文化普及工作的,希望何兴能够帮助他的文化产业发展。可见老乡会无形中帮何兴拓展了人脉。
要想借助老乡的力量为自己拓展人脉,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积极参与或主动发起老乡会。现在,各个大城市里有很多老乡会的活动,尽管参与的人都能获益,但老乡会的主办者一定是受益最多的。当然,当“发起人”可能会投入一些人力和财力,但这些与你得到的回报相比,也许相当于九牛一毛。倘若你到一个城市的日子不长,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则要积极参与别人组织的老乡会,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异地他乡拓展人脉得以发展。
2.老乡们聚会不可缺少的项目就是通讯录。老乡之间总有新老朋友,大家因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才聚在一起、相识并希望长久交往。所以,通讯录就显得十分必要,以便将来有事情需要联系的时候互相联络。同乡的文化认同,肯定在老家发生不了,在外地发生才容易发生,因为只有在外地,大家才会认识到家乡人独特的亲情和信任。通过老乡聚会,更多的老乡互相认识了,若遇到事情想找老乡们帮忙时,这个通讯录就会发挥它的威力。老乡们虽然身处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但一通电话通常就能找到。
3.老乡们的聚会和互相帮忙会消除单位、行业的界限,甚至打破地区的距离,萌生一种特有的社会资本的作用:社会信任与资源扩大。
4.要勇于在老乡会中“出风头”,例如聚会中显现你的独特之处,或是在自我介绍时将发言创意出别出心裁的种类,以激起其他人对你的注意。只有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
靠老乡摆脱困境
犹太人在世界上只有2600多万人,人数少,也不是每个人都很富裕,但是至少你不会见到有穷途末路、靠乞讨为生的犹太人。如果你是犹太人,哪怕只身空手来到异国他乡,但只要当地有犹太组织,你找到他们,你的吃饭住宿问题马上就会得到解决。当然,犹太组织不是一个长期提供慈善帮助的组织。永远供应免费吃喝,再多的钱也负担不起,也不符合犹太人精于理财的习惯。犹太人的精明之处在于,他们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愿意帮助落难者的犹太商人。该商人如何帮助自己的同胞呢?他的方法独特,假如这是一个鞋商,他就对走投无路的同乡说,我这鞋店目前只在西边发展,东边地区还没有涉足,你就到东面去开分店吧。我借钱给你去租店铺,货我也先供应给你,等你卖了鞋,赚到了钱再连本带息还给我。你站住脚了,我就是你的长期供货商。
多么精明的犹太人助人法,也只有犹太人才能将它作为一个传统长期保持下去。一鸡三吃,是犹太民族的基本技能,即使在帮助他人时,他们也会巧思妙想怎样既帮助了同胞,又帮助了自己。因为这样犹太人不但帮助了落难者立足,同时又拓展了自己的生意。由于这种帮助模式对提供帮助者本身是获益的,因此这种慈善行为才得以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同乡观念在中国人脑中已根深蒂固,足以支配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所以,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就要重视它,万万不可轻视它。
最基本的,同乡关系可以为你在需要帮助时提供一条“跑关系”的途径。对于同乡关系,只要不搞旁门左道,没有到“结党营私”的程度,它就是一个不错的“捷径”。
在人出门落难的时候,老乡就更能表现出他的“威力”了。
几年前,王先生从家乡的一个小县城来到北京打拼。他开了一家小五金商店,生活基本可以得到保证。
可是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的,王先生的父亲被诊断得了脑膜瘤,做手术大概需要10万元。但是依照他的经济情况,一定负担不起,把家底都投进去,也还是不够。为凑齐手术费,他打算找当年一起来北京的几位老乡借些救命钱。
随即,他打电话给两位老乡,说明想借点钱,当时这两个老乡就各借给他3000元。“我原以为事情就这样了。”王先生说。但是,没过几天,他又收到老乡送来的15750元钱,他才知得知老乡们背着他,发动了当时各自的朋友和其他认识的老乡为他父亲捐治病钱。“当时我接到钱,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王先生感慨地说。自从来北京之后,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老乡们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一下子凑齐这么多钱是难以想象的。
靠着老乡们的帮衬,王先生的父亲顺利进行了手术,而且手术非常成功。王先生把老乡们的捐款都记录下来,他说,他感谢老乡们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支持了他,他也一定要把每一分钱都还给老乡们。
出门落难靠老乡,但你必须是一个善于利用老乡关系的人:
1.来点感情投资
这样的经验我们大多数人用过:当遇到困难时,我们认为某人可以帮忙办理,原想马上找他,但后来一想,都这么长时间不联系了,现在有求于他就去找他,会不会显得太尴尬了?会不会因为太唐突而被拒绝?
如此看来,我们肯定有些后悔“平时不烧香”了。
老乡关系的运用也是这样,千万不要等出了事情或问题才上门拜访,那样显得太势利了,也太没情理可言。在你能力范围内,经常在老乡之间多走动一下,谁有困难就帮一下。
2.只要事情还有希望,就不要放弃主动求助
这是条不错的真理,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一直帮你,就是侠客也不可能每天保护你的安全,所以积极地去找老乡、求老乡,才可能解燃眉之急或使自己逃脱于危难之时。
3.参加或组织老乡团体活动,通过相互介绍,结识更多老乡。
在外面抱成团,家乡人就不容易受欺负。但这不是所谓的“江湖义气”,相互帮衬都必须在合法范围内进行。
故乡人,该求就求
中国人独有的地域文化观念,让“老乡”成为最乐于使用的词汇之一。每一个身在异乡的人,遇到老乡时都倍感温暖。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是过去的事。“老乡见老乡,两眼直放光”,这是现在的情况。
“老乡”一词,不再仅限于行走江湖偶然相遇时的兴奋表达,而是扩展到了生活、工作的诸多方面。老乡这一层关系,经常会在你预料不到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这样的帮助,甚至会改变你今后的人生道路。
你如今身处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对老乡究竟有多少了解呢?
你喜欢跟老乡在一起吗?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你会利用老乡关系吗?还是曾经有老乡欺骗了你,再遇见老乡,就心惊胆战了?
但是,如果你做足准备,精心经营,利用恰当,在生活中,良好的老乡关系就成为极为有用的良性关系,你也可以这么说:“老乡就是生产力!”
所以,身在异地他乡的你,有了困难求求老乡,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民办教师原大勇在山西农村任教。虽说在偏远山村里任教,但他知识渊博,对自己学生的教育十分负责,竭尽全力地教学生开阔眼界,迎接挑战。
有一次,为了给学生建一间动植物标本展览室,他用尽办法去筹钱,村里借完去邻村,邻村借完到乡里……最后,他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到了城里,找老乡们借。
当了解有一个老乡如今已有万贯家财之时,原大勇大为欢喜,满怀希望地前去借钱,可不想这位老乡十分吝啬,不但没借半毛钱还把原大勇给赶了出去。
原大勇也是自命清高之人,遇到这种屈辱,他哪能咽下。不过,平静之后,原大勇想到这个老乡对村里尤其是儿童教育还非常有用,跟他关系处好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就可以慢慢解决了。于是,他想了一计又去拜访这位老乡。
这次他带着自己年过花甲的姑妈一同前去。这是因为他想起小时候乡里生活困难,经常有吃不上饭的时候,而那位老乡家里孩子多,更是饥一顿饱一顿,于是就常去邻家蹭饭。时间久了,没有人爱去搭理他,只有原大勇的姑妈照顾他,让他在家里吃饭。由于这层关系,相信老乡不会再不给面子。
果然,当那位老乡见到原大勇的姑妈之后,竟不禁红了眼眶,最终答应了借钱给他。
求“老乡”办事时不妨运用以下方法:
既然是老乡,就有很多共同之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音”。
见面礼就用家乡话,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在这里,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地方最好选在异乡,因为人在异乡恋乡情绪会更浓,才会“爱乡及人”。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乡情就愈沉、愈深。所以,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一绝招,这样你就会获得老乡给你带来的种种益处。
1.利用家乡特产达到办事目的
与老乡交往时,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既为同乡,帮忙是理所应当的,如还用送礼物这招,这不太见外了吗?这种观念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广义来说,则是谬论。
老乡与其他关系是有不同之处的,老乡之间的关系是以地域为脐带的,有一份“圈子”内的感情存在于心上,而家乡的特产往往比较容易激发内心的情感。所以,像送其他朋友一样地送些包装精美、“内容”却不实在的大礼的确是俗,但若送的是家乡的特产,尤其还是对方所钟爱的,那则会让办事效果事半功倍。
2.利用一个与两人关系都很熟识的“中间人”达到办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