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后,一道从澳洲大海湾向东延伸,经新南威尔士,越过昆士兰东部,抵达太平洋沿岸的高1.8米、下部由小眼铁丝网、上部由菱形铁丝网、顶部由带刺铁丝构成的世界上最长的防护墙建成了。由于它的建成,澳大利亚的羊群数量猛增,防护墙,穿过沙丘、石头山、茂密的灌木丛和荒芜的平原,保护着越来越多的羊群。
许多年过后,这道防护墙已经成为澳洲人引以为豪的一处旅游景点。来旅游的人们善意地称它为爱心围墙。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困惑,只因想法变了,一切都变了。
生活中,之所以有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改变原有的想法和思维方式。须知,只要将思路略作更改并勇于奉献出第一步,并决心做下去,就能解决问题。
以爱存心,以仁存心
从前,在遥远的雪山下有一只两头鸟。
这只两头鸟,为了自己的安全,到了夜晚则轮流守护,一头若睡着了,一头就醒着。
两头虽然共用一个身体,头脑和思想却是各自分开的,一头总想着不好的事情,每天都过得不开心,所以叫做“恼恼”;另外一头则是想着正面的事情,每天都很开心,所以叫做“欢欢”。
有一个晚上,轮到欢欢看守了。它睁着眼睛,看着森林里的萤火虫飞来飞去,蛙叫虫鸣,非常好听,它想:“我多么幸运地住在这美丽的森林呀!”
正想着的时候,突然闻到一阵浓郁的香气,原来是一朵芬芳的香花,落在头边,欢欢想着:“太好了,我正觉得口渴,天上却掉下一朵美味的香花,恼恼睡得正甜,我不叫它了!”
欢欢便独自默默地把香花吃了。
到天亮的时候,恼恼醒了,打了一个饱嗝,神清气爽,吐气如兰。它问欢欢说:“我睡觉的时候,你吃了什么东西?我感觉不错。”
欢欢说:“你睡觉的时候,有一朵花落在我的头边,香气浓郁,你睡着了,我心想我吃了,你也能得到益处,所以没有叫你,单独把它吃了。”恼恼听了,心里想着:“我们虽共用一个身体,但感觉和思想却各自独立,你看见美味不与我共享真不对。”
接下来的几天,恼恼越来越气:“我们是两个头,却共用一个身体,我每天忧烦不已,你每天却兴高采烈,我干脆自杀了,让你也不好过。”这天晚上,恼恼特意飞到一棵毒花树上栖息,对欢欢说:“你先睡吧!今天我来值夜。”
等到欢欢睡熟了,恼恼就吃了树上的一朵毒花,不久毒性发作,欢欢被痛醒过来,发现吐出来的都是臭气,吃惊地问:“你刚才吃了什么?”
恼恼说:“吃了一朵毒花,我想要毒死你,谁叫你上次吃香花没有叫醒我呢?”
欢欢说:“你这只笨鸟,我是为了我们好,没想到你反而生出猜疑和仇恨,今天害死我的不是有毒的花,而是你有毒的心呀!”
说完,两头鸟就一起死去了。
如果人人都能有“共命”的观念,以爱存心,以仁存心,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
短处与长处不是绝对的
两个老板经常交换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老板抱怨道:“我容忍不了不成才的员工,虽然现在还有三个这样的人待在我的公司,但我过几天就解雇他们。”
“哦,他们怎样不成才呢?”另一个老板问道。
“你不知道,他们一个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总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担心;而另一个游手好闲,喜欢在外面乱逛。”
另一个老板想了想,说:“干脆让他们三人到我的公司上班吧,你也不用烦心了。”第一个老板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这三人到新公司报到,新老板因人而异安排工作:爱吹毛求疵的一位负责质量监督;杞人忧天的一位负责安全保卫;而喜欢闲逛的则负责出外做宣传和调查。
不久,这三人在各自的工作上做出了优秀的业绩,那个老板的公司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有时候,短处与长处并不是绝对的,只要善于运用,短处会转变为长处。关键是要具备第二个老板的智慧和眼光,试着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
收礼物的过程同样重要
一个住在夏威夷一座偏远岛上的男孩在听老师讲述,为什么人们在圣诞节时要互赠礼物。
老师说:“礼物表示我们的爱意与我们对耶稣降临的欢喜,耶稣就是最大的礼物。”
圣诞节到了,男孩送给老师一份礼物——一颗闪闪发亮的贝壳,是海水冲上岸的贝壳中的珍品。
老师问:“你在哪里发现这样一颗稀有的贝壳?”
男孩告诉老师,据他所知,只有一个地方有这种贝壳。二十多英里外某个隐秘的海滩上有时会有这种贝壳冲上岸。
老师说:“哦,它好美,我会一辈子珍惜它的。但你不应该走那么远的路去为我带回礼物。”
男孩仍记得关于赠送礼物的那一课。他说道:“走路是礼物的一部分。”
收到的礼物不仅仅只是物品,其中的过程也一样很重要。
爱某一个,爱每一个
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一书中说:
只有一样东西可以使她摆脱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对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爱情。如果她真的爱一个人,那么她对其他人的命运不会漠不关心,因为她所爱的这个人和其他人是共命运的,和这个命运是有直接联系的。
——世间就是这样为爱所串联、兼容。因为爱一个人,我们同时爱他(她)的父母亲人与友人,最终,我们爱这个世界,这个缺陷与奇迹共存,粗鲁与温情兼在,破灭与梦想同等的世界。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自己所爱的人。
爱情将相互的命运紧密联结、纠缠,要爱一个人,就必得爱他(她)在人世遭遇的所有甜蜜、辛酸、委屈乃至苦痛,爱他(她)被撞得青紫的膝盖,被吹得粗糙的脸,被磨得沧桑的灵魂,爱他(她)背后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一群人。
爱是一种承担。温暖的、善良的承担。
它那般抽象,又如此具体,它不能脱离生活——爱某一个,其实也就是爱每一个。
只有去爱每一个,爱才不至于自私,才不容易像脱水的花朵般凋败,才能得到更恒久更普遍的祝福。
学会真正去爱一个人,就是学会爱身边每个人,爱世间。
人生的轮回
打扫房间之时,翻出一箱当年为女儿录制故事的磁带,突然想到:我现在也应该为眼睛不好的老妈录一些故事呢!这些故事就可以陪伴她老人家,从而减少一些寂寞和孤独。
母亲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看故事,从前我们家订了很多年《故事会》。
准备好录音设备,晚上,我躲进书房,捧着“小小说”杂志,开始录音。第一次录下了七个小故事,母亲竟然坐在摇椅上听了一个下午。
第二次我从《小说月报》上选了一篇中篇小说,在朗读时还加进了轻音乐做背景。母亲说很好听。
在妈妈过生日前夕,我还做了一个专辑,是我们五姐妹对老妈的生日祝福,每人讲一段。尤其是小妹写了一篇《妈妈颂》,讲了在她幼年就失去父亲,母亲抚养自己的艰辛和长大后远离家乡,离开母亲思念母亲的心情。特别开心的是那五个宝贝外孙,每个给外婆唱一首生日歌曲,母亲听后,就像孩子们齐刷刷地站在老人身边一样。
每个周末,我都会给母亲带去新录制的故事磁带。为了这,我到处搜索故事和短篇小说,挑选一些适合母亲年龄和母亲喜欢的故事。
我小的时候,听妈妈讲故事,长大了,自己做了母亲,又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现在又给年迈的老母讲故事,人生真的很有趣!
有一种平常中的幸福,那就是当我们自己渐渐变老面对夕阳余晖,代替父母亲坐在摇椅里,去听儿女为我们录制的故事。
当你遇到“怨恨循环”
一家公司的老板正在气头上,他斥责经理。
经理回到家对妻子大声呵斥,说她太浪费了,因为他看到餐桌上丰盛的饭菜。
妻子对儿子大声呵斥,因为他很拖拉。
儿子对保姆大声呵斥,因为保姆打碎了一个碟子。
保姆没好气地去扔碟子的碎片,伤了一位行人。
行人是一位妇人,她一番吵闹后赶紧去医院治伤,她呵斥护士,因为护士上药时弄疼了她。
护士回到家里对母亲大声呵斥,因为母亲做的饭菜不好吃。
母亲并不生气,温和地对她说:“好孩子,明天我一定给你做合口的。你今天很累了,吃了饭就休息吧,我给你换了一床新被子……”
“怨恨循环”终于在浓浓的亲情里化解。
生活中免不了会有怨恨,怨恨最容易感染和循环。当你遇到“怨恨循环”时,不妨用宽容和爱心去化解它。
庆幸生活给予学会感恩的机缘
佛家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寺庙的住持立了一条规矩:年底时,寺庙里的和尚都要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一个新来的小和尚最想说的是什么,小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小和尚最想说什么,小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住持还没问,小和尚就说:“告辞。”住持望着小和尚离去的背影摇头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小和尚心中有“魔”,就是他心中没完没了的抱怨,不懂感恩。
感恩,是人生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有些人或许终生学不会感恩。而那些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拥有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
怀着感恩之心生活
在美国,感恩节是个快乐的日子。可在许多年以前,有对年轻的夫妇在节前很绝望。因为他们太穷了。他们的心情糟透了,夫妇俩没讲几句话便吵了起来。正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男孩前去打开门,看到是一个高大的男人。他满脸的笑容,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了各式各样过节用的东西的大篮子。这家人一时都愣住了。
那人开口说道:“这份东西有人派我送来,我希望你们知道还是有人在关怀和爱着你们的。”看着这份陌生人送来的礼物,这家人推辞着。可那人把篮子放下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温暖的话语:“祝感恩节快乐!”
这件事情,改变了这个家庭孩子的心灵。他发誓:日后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到了18岁那年,男孩能养活自己了。他的收入很少,可在这年的感恩节,男孩还是花钱买了不少的食物,假装成一个送货员,把这些食物送给一个很穷的家庭。他敲门时,前来开门的妇女警惕地盯着他。她独自拉扯着六个孩子,正面临着断炊之苦。他对妇女说:“我是受人之托来送货的,请你收下这些东西吧。”孩子很开心。“你是上帝派来的使者!”那妇女说。男孩忙说:“不,不,是一个朋友托我送的,祝你们快乐!”说完他把一张纸条交给了这位妇女,纸条上写道:“我是你们的一位朋友,愿你一家能过个快乐的节日,也希望你们知道有人在默默地爱着你们。今后如果你们有能力,就请帮助其他人。”
对那些帮助与恩惠一定要用心记住,并滋养我们心中的感恩之情。
纽扣将人与人连在一起
前不久,我丈夫的裤腰丢了一颗纽扣。“能帮我再钉一颗吗?”他问。我说:“没问题。”大话刚刚说出口,我就发现做不到。因为我手头没有一颗旧纽扣,没有一只攒着旧纽扣的小盆子。
记得小时候,缝缝补补是常事。母亲总是备着各式各样的纽扣。在把旧衣服用作抹布之前,她总是把扣子剪下来。母亲至今保留着她的那些收藏,偶尔也拿给我和我的孩子们用。
我的孩子们小时候做纸袋木偶时,母亲曾向他们展示过她的纽扣盒。当他们商量如何终止木偶时,母亲突然喊道:“我有办法了!我们能在这里找到做眼睛的东西。”她很开心地在孩子们的头上方抖动着她的百宝盒。
一只只小手伸向她的盒子里面,于是,新的一代因发现这些纽扣而欣喜若狂。母亲十分高兴,将纽扣倒在餐桌上,只见它们闪闪发光,如同珍宝。
我喜欢回味儿时每次从柜橱里捧出母亲的纽扣盒时的喜悦。盒子中装的纽扣闪耀着忽隐忽现的光芒,造成了一种万花筒般的幻境。
在我的童年,母亲的纽扣盒的用途可不止上述这些。它留给我美好的回忆。我用母亲的纽扣学数数,借助它做算术题,也用它学做针线活。
纽扣不仅能把织物连在一起,它们还能将人与人之间不可忘却的各方面联系在一起,将人与人的过去联系在一起,将人与人所爱的人连在了一起。
他要感谢那只手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社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开心地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很少,可能大部分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很吃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这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令她迷惑。孩子们也纷纷猜测,这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那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养了火鸡。”
女教师走近小道格拉斯——这个皮肤棕黑、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面前,低声问他:“这是谁的手呢?”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她这才想起,在放学后,她常常牵他们的手,送他们走一段路。小道格拉斯的家很穷,他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老师这只手对小道格拉斯意义重大,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要感谢的东西,其中不仅有物质上的给予,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量。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有私也无私的爱
一个人的名贵照相机从行李箱中被偷了。
他在个人网页上公布了相机的使用方法,又登广告:“请把相机里的底片还给我,请把相机使用手册拿去。请把美好的记忆还给我,请把珍贵的相机好好利用。若使用不当,就可能把它弄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