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13369900000078

第78章 呻吟语(23)

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美趣令人多思,皆祸媒也。不美则不令人多,不多则不令人败。予有一室,题之曰“远美轩”,而匾其中曰“冷淡”。非不爱美,惧祸之及也。夫鱼见饵不见钩,虎见羊不见阱,猩猩见酒不见人,非不见也,迷于所美而不暇顾也。此心一冷,则热闹之景不能入;一淡,则艳冶之物不能动。夫能如困穷、抑郁、贫贱、坎坷之为详,则可与之言道矣。

【译文】

天地间害人的,莫过于“多”,让人想要多的,莫过于“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听,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美趣令人多思,这些都是灾祸的媒介。不美则人不会多要,不多则不会带来灾祸。我有一室,题名为“远美轩”,其中有一匾,题“冷淡”二字,不是不爱美,只是害怕灾祸临头。鱼见饵不见鱼钩,虎见羊不见陷阱,猩猩见酒不见猎人,不是看不见,而是沉迷于它们喜欢的东西而无暇顾及其余。此心一冷,则热闹之景不能入;一淡,则艳冶之物不能动。如果能认识到困穷抑郁、贫贱坎坷是吉祥,则可以和他谈道了。

以肥甘爱儿女而不思其伤身,以姑息爱儿女而不恤其败德,甚至病以死犯大辟而不知悔者,皆妇人之仁也。噫!举世之自爱而陷于自杀者,又十人而九矣。

【译文】

以美味的食品向儿女表示爱心,而不想这会伤害他们的身体;以姑息纵容溺爱儿女,而不怕他们品德败坏。甚至生病而死,犯了杀头的大罪而不知悔恨,这都是妇人之仁。唉!举世之自爱而陷于自杀的人,又十有九人啊!

五闭养德养生之道也,或问之。曰:“视听言动思,将不启与,日常闭而时启之,不驰于事可矣。此之谓夷夏关。”

【译文】

五闭是修养德性和养生的方法。有人问:“视、听、言、动、思都不开启吗?”我回答说:“经常抑制,有时也张开。只要不影响做事就可以了。这叫做夷夏关。”

今之养生者,饵药、服气、避险、辞难、慎时、寡欲,诚要法也,嵇康善养生,而其死也却在所虑之外。乃知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德在我,而蹈白刃以死,何害其为养生哉?

【译文】

现在养生的人,饵药服气、避险辞难、慎时寡欲,的确是重要的方法,嵇康是善于养生的人,但他的死却是因为养生之外的事,以此可知养德尤其是养生第一重要的。我有很高的品德,冒着刀枪的危险而死,怎能说没有养生呢?

愚爱谈医,久则厌之,客言及者,告之曰:“以寡欲为四物,以食淡为二陈,以清心省事为四君子。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

【译文】

我喜欢谈医,后来就厌倦了,有客人来谈及此事,我对他说:“以寡欲作为中药中的四物,以淡食作为中药中的二陈,以清心寡欲作为中药中的四君子。这是无价的好药,没有名的医疗,只要从自身取得就可以了。”

仁者寿,生理完也。默者寿,元气定也。拙者寿,元神固也。反此皆妖道也。其不然非常理耳。

【译文】

仁人能够长寿,因为他的生理完整;沉默的人长寿,因为他的元气稳定;笨拙的人长寿,因为他的元神稳固。相反,其他的养生方法都是妖道,这是因为它们违背常理。

盗为男戎,色为女戎,人皆知盗之劫杀为可畏,而忘女戎之劫杀,悲夫!

【译文】

偷盗是男敌,美色是女敌。人们只知盗贼抢劫杀人可怕,不知女色迷惑杀人也是可怕的。可悲呀!

太朴,天地之命脉也。太朴散而天地之寿妖可卜矣。故万物蕃,则造化之元精耗散,木多实者而根伤,草出茎者根虚,费用广者家贫,言行多者神竭,皆娇道也。老子受用处,尽在此中看破。

【译文】

元气,是天地的命脉。元气散了,天地是长寿还是夭折就可以推测了。因此万物繁茂,造化的元气精神就会耗散。树木果实结多了就会伤根,草木长出茎叶了根就虚弱,花费多了家就贫穷,言行多了精神就会衰竭,这都是夭折之道。老子受用处,都是看到了这些道理。

一○

饥寒痛养,此我独觉,虽父母不之觉也。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子不能代也。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哉?

【译文】

饥寒痛痒,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到,即使亲生父母也不能察觉。衰老病死,只有自己来担当,即使妻子儿女也不能代替。自爱自全的方法,自己不留心,将依赖什么人呢?

一一

气有为而无知,神有知而无为。精者,无知无为,而有知有为之母也。精天一也,属水,水生气;气纯阳也,属火,火生神;神太虚也,属无,而丽于有,精盛则气盛,精衰则气衰,故甑涸而不蒸,气存则神存,气亡则神亡,故烛尽而火灭。

【译文】

气有作为而无知觉,神有知觉而无作为,精无知觉无作为,但它是有知有为之本。精为天一,属水,水生气;气为纯阳,属火,火生神;神为太虚,属无,而附丽于有。精盛则气盛,精衰则气衰,因此蒸锅中的水干了就不会冒出蒸气。气存则神存,气亡则神亡,因此蜡烛烧尽了火就熄灭。

一二

气只够喘息底,声只够听闻底,切莫长余分毫,以耗无声无臭之真体。

【译文】

气只要够呼吸就可以了,声音只要能听到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多用一分一毫,以免耗费无声无臭的生命真体。

卷四

天地

湿温生物,湿热长物,燥热成物,凄凉杀物,严寒养物。湿温冲和之气也,湿热蒸发之气也,燥热燔灼之气也,凄凉杀气,阴壮而阳微也。严寒敛气,阴外激而阴内培也。五气惟严寒最仁。

【译文】

气候潮湿温润,万物生育;湿热,万物生长;燥热,万物成熟;凄凉,万物死亡;严寒时,把果实收藏。湿温,是冲和之气;湿热,是蒸发之气;燥热,是燔灼之气。凄凉,是肃杀之气,这时阴壮而阳微;严寒,是收敛之气,这时阴外激而阳内培。五种气只有严寒最仁。

浑厚天之道也。是故处万物而忘言,然不能无日月星辰以昭示之,是寓精明于浑厚之中。

【译文】

浑厚是天的规律。因此,处于万物中间而忘记所言。然而,不能没有日月星辰的昭示。这是寓精明于浑厚之中。

精存则生神,精散则生形,太乙者天地之神也。万物天地之形也。太乙不尽而天地存,万物不已而天地毁,人亦然。

【译文】

精气存在会产生神奇,精气分散会产生形体。太乙是天地的神灵,万物是天地的形体。太乙是无穷无尽而存在,万物无穷无尽,天地毁灭,人亦同时被毁灭。

天地只一个光明,故不言而人信。

【译文】

天地间只有一个光明体,用不着再说,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天地不可知也。而吾知天地之所生,观其所生,而天地之性情形体俱见之矣,是故观子而知父母,观器而知模范,天地者万物之父母,而造物之模范也。

【译文】

天地不可知,而我知天地所生出的东西。观察天地所生的东西,就可以知道天地的性情形体了。因此观子而知父母,观器而知模子。天地,就是万物的父母,是造物的模子。

天地之气化,生于不齐,而死于齐,故万物参差,万事杂糅,势固然耳。天地亦主张不得。

【译文】

天地间气的变化,产生是参差不齐的,而最后则是同归于死亡。所以,万物有长短大小的差别,万事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固然是由于势的缘故,天地亦不能自作主张。

观七十二候者,谓物知时,非也,乃时变物耳。

【译文】

观察七十二物候,可以知道,所谓万物知道时令的说法是不对的,万物是随时令变化而变化的。

天地盈虚消息是一个套子,万物生长收藏是一副印版。

【译文】

天地的盈亏消长变化是一个规律,万物的生长收藏是一个模式。

天积气所成,自吾身以上皆天也。日月星辰,去地八万四千里,囿于积气中,无纤隔微障,彻地光明者。天气清甚,无分毫渣滓耳,故曰太清。不然,虽薄雾轻烟,一里外有不见之物矣。

【译文】

天是由气积蓄形成的,从我的身体以上都是天。日月星辰距离地面八万四千里,都包围在积气之中,无丝毫的隔障,而是彻地光明的。天气非常清,无丝毫的渣滓,所以叫太清。不然,虽然只有薄雾轻烟,一里以外就看不见物体了。

一○

地道好生之至也。凡物之有根、种者必与之生,尽物之分量,尽己之力量,不至寒凝枯败不止也。故曰坤称母。

【译文】

地道极好草木生长,凡是有根或种子的动物,就会在大地上生长。作物竭尽其全力生长,大地亦尽力量予以支持,不到寒冷树枯叶败时,就不会停止生长。所以,人们把地是称之为母亲。

一一

四时惟冬是天地之性。春夏秋皆天地之情,故其生万物也,动气多而静气少。

【译文】

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是大自然的本性,春、夏、秋是大自然的各种情态,所以,天地间万物的生长,动气多而静气少。

一二

万物得天地之气以生,有宜温者,有宜微温者,有宜太温者,有宜温而风者,有宜温而湿者,有宜温而燥者,有宜温而时风时湿者,何气所生则宜,何气得之则长养,失之则伤,病气有一毫之爽,万物阴受一毫之病,其宜凉宜寒宜暑,无不皆然。飞潜动植蠛蠓之物,无不皆然。故天地位则万物育,王道平则万民遂。得之则长养,失之则伤病,其宜凉宜寒宜暑,无不皆然。飞潜动植蠛蠓之物,无不皆然。故天地位则万物育,王道平则万民遂。

【译文】

万物得天地之气而生,有适宜温的,有适宜微温的,有适宜太温的;有适宜温而有风的,有适宜温而湿润的,有适宜温而干燥的,有适宜温而又有时有风有时湿润的。什么气生的就适宜何种气候,得到就会生长保养,失去则会受伤生病。气有一毫之差失,万物暗受一毫之病。宜凉宜寒宜暑之物都是如此,飞的游的、动物植物、蠛蠓之物都是如此。所以天地安于其位则万物生长发育,王道得到实施则万民遂顺。

一三

六合中洪纤、动植之物,都是天出气,地出质熔铸将出来,都要消灭无迹,还他故物,不怕是金石,也要归于无,盖从无中生来,定要都归无去。譬之一盆水,打搅起来,大小浮沤,以千万计,原是假借成的,少安静时,还化为一盆水。

【译文】

天地四方中的大小动植之物,都是由天上的气、地上的质熔铸出来的。都要消磨得毫无痕迹,回到它原来的状态。即使是金石也要归于无,因为是从无中生出来的,一定要归到无当中去。譬如一盆水,搅动起来大小泡沫有千万个,原来都是靠搅动形成的,等水平静时还是一盆水。

一四

先天立命处,是万物自具的天地,只是个生息培养,只如草木,原无个生理天地好生,亦无如之何?

【译文】

先天生成的生命,是万物自身所具有的,天地只是起生息养育的作用。比如草木,原来就没有生理,天地再喜好生息,也不起什么作用。

一五

天地间,万物都是阴阳两个共成的。其独得于阴者,见阳必避。蜗牛壁藓之类是也。其独得于阳者,见阴必枯,夏枯草之类是也。

【译文】

天地间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组成的,单独由阴所构成的,见阳就必然退避,如蜗牛、苔藓之类。单独由阳所构成的,一遇到阴就必然枯萎,如夏枯草之类。

一六

阴阳合时,只管合,合极则离,离时只管离,离极则合,不极则不离不合,极则必离必合。

【译文】

阴与阳在该合的时候就会结合,合到一定程度就要分离,在该分离的时候就会分离,离到一定程度就要合,不到极点就会不离不合,到了极点就必然分离或者结合。

一七

定则水,燥则火。吾心自有水火。静则寒,动则热,吾身自有冰炭,然则天地之冰炭,谁为之,亦动静为之,一阴生而宇宙入静,至十月闭塞而成寒。一阳生而宇宙入动,至五月熏蒸而成暑,或曰五月阴生矣。而六月大暑,十一月阳生矣,而十二月大寒。何也?曰:“阳不极则不能生阴。阴不极则不能生阳。势穷则反也。微阴激阳,则阳不受激而愈炽,微阳激阴,则阴不受激而愈溢。气逼则甚也。至七月正月则阴阳相战,客不胜主,衰不胜旺,过去者不胜方来,故七月大火西流,而金渐生水,正月析木用事,而水渐生火。盖阴阳之气,续接非直接,直接则绝,父母死而子始生。有是理乎?渐至非骤至,骤至则激,五谷种而能即熟,有是理乎?二气万古长存。万物四时咸遂,皆续与渐为之也。惟续故不已,惟渐故无迹。”

【译文】

安定则为水,燥热则为火,我心中自有水火;平静则寒,运动则热,我身体自有冰炭。然而天地的冰炭是谁造成的?也是动和静造成的。一阴产生而宇宙入静,到十月闭塞而成寒;一阳产生而宇宙入动,到五月熏蒸而成暑。有人问:“五月阴生,而六月大暑;十一月阳生,而十二月大寒,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阳不到极点则不能生阴,阴不到极点则不能生阳,势穷了就会走向相反方向。没有阴去激发阳,阳就不会受激而愈发炽烈;没有阳激发阴,阴就不会受激而愈散阴气,气要逼迫的厉害则更为厉害。到了七月、正月,则阴阳交战,客不胜主,衰不胜旺,过去不胜将来,所以七月营惑星向西流动而金渐生水,正月析木星次当事的时候而木渐生火。阴阳之气是续接不是直接的,直接则绝。父母死后孩子才出生,有这样的道理吗?阴阳之气是渐渐来的,不是骤然来的,骤至则激。五谷种下去马上成熟,有这样的道理吗?阴阳之气万古长存,万物四时都顺遂,这都是连续不断与渐渐变化造成的。只有续才能不断,只有渐才无痕迹。”

一八

既有个阴气,必有聚结,故为月。既有个阳气,必有精华,故为日晦。是月之体,本是纯阴无光之物。其光也,映日得之客也,非主也。

【译文】

既然有个阴气,那就必然有聚结,所以就成了月亮。既有个阳气,必有精华,所以就有了太阳。晦暗是月亮的本体,本来是纯阴无光的东西,它的光是太阳光映照出来的,因而是客,不是主。

一九

天地原无昼夜,日出而成昼,日入而成夜。星常在天日出而不显其光,日入乃显尔。古人云:“星从日生”。细看来,星不借日之光,以为光。嘉靖壬寅日食既满天有星,当是时,日且无光,安能生星之光乎?

【译文】

天地原来不分昼夜,太阳出来而为昼,太阳落下而为夜。星星常在天空,太阳出来它的光就不显了,太阳落了它的光就显现出来。古人说:星光是由日光照射产生的。仔细看来,星星不是借太阳光来发光的。嘉靖二十一年日食发生时,当时满天有星,这时太阳都无光,怎么能使星生光呢!

二○

水静柔而动刚,金动柔而静刚。木生柔而死刚,火生刚而死柔。土有刚有柔,不刚不柔。故金木水火皆从钟焉。得中故也。天地之全气也。

【译文】

水静的时候是柔的,而动的时候则是刚的;金动的时候是柔的,而静的时候是刚的;木活着的时候是柔的,而枯死以后是刚的;火生着的时候是刚的,而灭了的时候是柔的;土有刚有柔而又不刚不柔,所以金木水火都归附于土,这是因为土得到中道的缘故,天地之气它都具备了。

二一

嘘气,自内而之外也。吸气,自外而之内也。天地之初,嘘为春,嘘尽为夏。故万物随嘘而生长。天地之初,吸为秋,吸尽为冬,故万物随吸而收藏。嘘者上升阳气也,阳主发。吸者下降,阴气也,阴主成。嘘气温故为春夏。吸气寒故为秋冬。一嘘一吸,自开辟以来,至混沌之后,只是这一丝气,有毫发断处,万物灭,天地毁,万物天地之子也。一气生死,无不肖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