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故事大全集
13368400000088

第88章 不管路途多么崎岖(4)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些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木桩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并不代表一切,它只是代表你的过去,只有学习才能代表你的将来。持续学习,虚心请教,才能让你少走弯路。而盲目自大、放不下架子向别人请教,结果只能是像故事中的博士生那样栽跟头。

请在平时培养“虚怀若谷”的胸襟,培养一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精神,用你的热情去探求更多的知识空间吧!

学习也要讲究方法

学习中以独特的方式、方法取得独特的效果。

传说在诸葛亮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去拜水镜先生为师。

水镜先生看看诸葛亮,然后对他说:“我出三个问题,答对了就收下你。”接着水镜先生出了第一个问题:他屈起食指,伸到诸葛亮面前,又点了点。

诸葛亮向先生深深鞠了一躬,又退后三步,站在一边解释道:“你要我做首屈一指的大官,我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先生坐在蒲团上说:“我出的第二道问题是,要你想办法让我离开这个座位。”

诸葛亮想了一会儿,然后走到墙角,顺手拿起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就要捅房子上的瓦。

先生连忙站起来阻止说:“不要捅漏房子!”

诸葛亮诡秘地笑了:“先生请坐。我只是假装捅房子上的瓦,目的就是让你离开座位!

先生重新坐稳后说:“你能让我寸步难行吗?”

诸葛亮手指着先生毫不客气地说:“你这老匹夫,分明没有什么本事,还在此胡扯!”

先生气得面红耳赤,诸葛亮却摘下他的帽子,扔到房顶上。先生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好脱了鞋站在诸葛亮父亲的肩上去够帽子。趁这时,诸葛亮抓起先生的鞋子藏了起来。

先生拿到帽子,却找不到自己的鞋子。诸葛亮说:“你寸步难行了吧!”

水镜先生哈哈大笑,说:“好聪明的孩子,我收下你啦!”

三年后的某一天,水镜先生对弟子们说:“我出一道考题,从现在起到午时三刻止,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能出师。”

弟子们想尽各种理由,有的大呼:“庄外失火了!”有的谎报:“家里死了人,得赶紧回去!”水镜先生默不作声,一概不予理睬。只有诸葛亮,早就伏在书桌上睡着了,鼾声大起,搅得考场不得安宁。水镜先生见此很生气。午时三刻马上就要到了,诸葛亮还在呼呼睡大觉,于是先生把他叫起来。诸葛亮听说先生出了这么个考题,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这么刁钻,净出歪题害我们,我不当你的弟子了,还我三年学费,快还我三年学费!”

水镜先生见诸葛亮这么辱骂自己,气得浑身打战,喝令他马上滚出水镜庄。

诸葛亮哪里肯走,水镜先生就命令几个弟子把他赶出庄去。

诸葛亮一出庄子,就哈哈大笑起来。在路旁拾了根棍子,跑回水镜庄跪在先生面前,双手捧起棍子说着:“刚才为了应付考试,万不得已冲撞恩师,弟子愿受重罚。”

水镜先生猛然醒悟,转怒为喜,扶起诸葛亮说:“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真的可以出师了。”

诸葛亮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懂得在学习上讲究方法。诸葛亮每次都不按一般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而是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应对老师的考核,这跟我们平时的做法是很不一样的。而事实也说明了,诸葛亮是正确的,他善于思考,运用自己的,以独特的方式赢得了老师的赞许。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有好成绩或者与众不同,就应该向诸葛亮学习,凡事都讲究方法。

给予也是一种能力

哲人说,人生需要给予,无论是自己给予别人,还是别人给予自己,这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着。给予是一项伟大、神圣的精神和行动,我们会慢慢懂得:给予也是一种能力。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的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1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自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

“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男孩,然后问他:“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保罗开车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对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门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自己紧靠着弟弟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

“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说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1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给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的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作品7

对身处困境的人,给予及时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

你可以广交朋友,也不妨对朋友用心善待,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善待朋友是一件纯粹的、快乐的事情,其意义也常在于此。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而且失望也同时潜伏。毕竟,你待他人好与他人待你好是两码事,就像给予与被给予是两码事一样。

正如汪国真的诗中所说: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给予别人,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会感动自己。

优秀作文得主

任何人都会犯错,能够在犯错以后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这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爱。

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一个学生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他便当做范文在班上进行点评。

“这篇文章是抄来的!”语文老师刚读完这篇作文,一个学生举起手大声地说。大家议论纷纷,都把目光投向那个抄袭的男同学,而这位男生早已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

面对这种意外,语文老师停顿了一下,却提了另外一个问题:

“大家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到底好不好?”

“好是好,可是……”

“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请同学们回答我。”

“太好了!”大家异口同声地称赞着。

“那就请同学们谈一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

于是,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学习体会。

最后,语文老师总结了一下:“同学们,这样好的文章我以前读得不多,以后请同学们多给老师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在课堂上大家相互交流,你们觉得怎么样?”

“太好了!”

“那么,对今天第一个给我们推荐优秀文章的同学,大家应不应该感谢他呢?”

“谢谢!”“非常感谢!”直到这时,同学们才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从明天开始,每周推荐一篇优秀作文,可以拿原文来读,也可以抄到自己的作文本上。不过千万记得要写上原作者的名字。”同学们笑了,那个抄袭作文的男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故事中老师的宽容和博爱挽救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当你面对别人的错误时,要认真思考,不要让一次错误成为别人一生的阴影。

他们也曾自卑过

十几年前,他从一个仅有二十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与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肯定会被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使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学说话,以至于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很多同班的女同学都不认识他。

20年前,她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

大部分日子,她也都在疑心和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们会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太难看。

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时期结束的时候,她差点儿毕不了业,不是因为功课太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

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跑。她想跟老师解释,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为恐慌,恐惧自己肥胖的身体跑起步来非常蠢笨,一定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她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也没有,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傻乎乎地跟着老师走。

老师回家做饭去了,她也跟着。最后老师烦了,勉强算她及格。

在最近播出的一个电视晚会上,她对他说:

“要是那时候我们是同学,可能是彼此永远不会说话的两个人。你会认为,人家是北京城里的姑娘,怎么会瞧得起我呢?而我则会想,人家长得那么帅,怎么会瞧得上我呢?”

他,现在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他主持节目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从容自信。

他的名字叫白岩松。

她,现在也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个完全依靠才气而丝毫没有凭借外貌走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岗位的。

她的名字叫张越。

怀有自卑心理的人,遇事往往总是感到“我不行”、“这事我干不了”、“这个工作超过了我的能力范围”。就这样,他还没有试一试就给自己判了死刑。而实际上,只要他专注努力,他是能干好这件事的。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强、自己处处不如人,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自卑是人生中最危险的杀手,自卑可以轻易地毁掉一个颇具才华的人。一个对生命负责的人绝不能让自卑尘封住自己内心的宝藏。

勇于突破才能成功

当王波在成都最繁华的地段挂出“剪报服务公司”的牌子时,朋友亲戚都说他笨。剪报只是人的兴趣爱好,人们在闲暇时以剪报打发时间。但剪报公司就让人费解了,难道那些收集剪报的人还会购买剪报吗?事实表明,剪报公司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现在商场竞争日趋激烈,商场如战场,《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收集信息已成了很多大公司大企业工作的一部分。如果只是坐井观天,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迟早会落后于时代,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要专门派人负责收集信息又没有必要。剪报公司的出现,使他们发出“及时雨”的感叹。于是,公司开张3个月后,经营状况良好。信息员已由最初的5名猛增至20名,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能够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务。

剪报公司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为他们赢得了成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一个人丝毫不存突破前人的野心,那他的心只会囿于现有的视野,不能站在更高更新更奇的角度去观察。只有敢于突破现有的状况,哪怕你只是多想了一点点,你也会比别人多一分优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

敢作敢为的哥伦布

哥伦布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海盗,这不是值得惊奇的事。因为当时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海盗船上去工作,使孩子可以增长一点见闻,经历人生磨难,而且还可以多赚一点钱。在他们看来,只要不被官方捉住,也就无所谓羞耻与卑贱,要是不幸被逮着了,也只好自叹命运不济了。

哥伦布还在求学的时候,偶然读到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知道地球是圆的,他就牢记在脑子里。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后,他大胆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圆的,他便可以经过极短的路程而到达印度了。当时虽然地圆说已经出现,但在理论上还有许多缺陷,因此许多大学教授和哲学家们都耻笑他的观点;因为,他想向西方行驶而到达东方的印度,岂不是傻人说梦话吗?他们告诉他: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然后又警告说,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将行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这不是等于走上自杀之路吗?

然而,哥伦布对这个问题很有自信,只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让他去实现这个冒险的理想。他想从别人那儿得到一点钱,助他成功。但接连空等了17年,还是无人资助,所以,他决定不再向这个“理想”努力了。因为他忧虑和失望的事情太多了,结果他的头发也完全变得花白了——虽然当时他还不到50岁。

灰心的哥伦布,这时只想进西班牙的修道院,去度过后半生。正在这时,罗马教皇却怂恿西班牙皇后伊莎贝露帮助哥伦布。教皇先送了一些钱给哥伦布,算是路费;但他自觉衣服过于褴褛,便用这些钱买了一套新装和一匹驴子,然后起程去见伊莎贝露,沿途穷得竟以乞讨糊口。皇后赞赏他的理想,并答应赐给他船只,让他去从事这种冒险的工作。为难的是,水手们都怕死,没人愿意跟随他走,于是哥伦布鼓起勇气跑到海滨,找到了几位水手,先是向他们哀求,接着是劝告,最后用恫吓手段逼迫他们跟自己一起去。一方面他又请求皇后释放了狱中的死囚,允诺他们如果冒险成功,就可以免罪恢复自由。一切都准备妥当。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三艘船,开始了一次划时代的航行。刚航行几天,就有两艘船破了,接着又在几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他亲自拨开海藻,才得以继续航行。在浩瀚无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见大陆的踪影,水手们都失望了,他们要求返航,否则就要把哥伦布杀死。哥伦布用鼓励结合高压手段,总算说服了船员继续前行。

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在继续前进中,哥伦布忽然看见有一群飞鸟向西南方向飞去,他立即命令船队改变航向,紧跟这群飞鸟。因为他知道海鸟总是飞向有食物和适于它们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预料到附近可能有陆地。果然很快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当他们返回欧洲报喜的时候,又遇上了四天四夜的大风暴,船只面临沉没的危险。在十分危急的时候,哥伦布想到的是如何使世界知道他的新发现,于是,他将航行中所见到的一切写在羊皮纸上,用蜡密封后放在桶内,准备在船毁人亡后,使自己的发现能够留在人间。

哥伦布很幸运,终于脱离了危险,胜利返航了。无须赘言,哥伦布如果没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新大陆”能被早日发现吗?

哥伦布那种无畏、勇敢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水手们畏惧退缩的时候,只有他还坚持勇往直前;当水手们恼羞成怒警告他再不折回便要叛变杀了他时,他的答复还是那一句话:“前进啊!前进啊!前进啊!”

生命从本质上说应该就是一次探险,不是主动地迎接风险的挑战,便是被动地等待风险的降临。

敢于冒险的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