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越国后,勾践向范蠡请教国家振兴之道,范蠡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的措施,勾践听了,连连赞同,于是任命文种主持国政,范蠡掌管军旅,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几年后,越国已经国库充实、兵强马壮,勾践就决定讨伐吴国,一雪耻辱,但范蠡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一再谏阻。后来,吴王夫差杀害忠臣伍子胥,宠信贪财好色的佞臣太宰丕,朝政日益腐败昏暗,加之天灾,人民颗粒无收,怨声载道,此时,夫差竟带精兵北上,大会诸侯,仅留下太子及老弱病残把守都城。范蠡认为时机已到,建议勾践大举出兵,打败吴国。范蠡认为这次出兵只能重创吴国,并不能灭亡吴国,就让勾践接受夫差的求和。几年之后,勾践第二次伐吴,围困吴国首都达三年之久,最终生擒夫差。夫差悔恨交加,后悔当初未听忠臣伍子胥之言,于是以麻布蒙面,拔剑自杀,表示无颜见忠良于地下。
在范蠡的辅佐下,越国终于称霸天下。但他并未居功,而是在被封为上将军后,急流勇退。他还写信给曾经举荐他的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读罢深以为然,但终不能舍弃名利富贵,只是称病不朝。后来勾践诬陷文种图谋作乱,赐剑一把,令其引颈自杀。范蠡扁舟泛海来到齐国后,更名改姓,他耕于海畔,苦身戮力,没多久就置下数十万的产业。齐人见他贤能,想让他做丞相,但他谢绝了。不久,在散尽家财后,他离开齐国来到了陶,再次更名改姓,自称陶朱公。
范蠡的一生,以一介书生一跃成为越王勾践的谋臣,殚精竭虑辅佐勾践复国雪耻。实现个人价值后,他并不居功自傲,不贪恋荣华富贵,而是功成身退,即便是在齐国他也舍得放弃富贵和权势,选择全身而退,最终成为亿万富豪陶朱公。
真正懂得放弃、急流勇退的人,在付出时全心全意,在离开时毫无牵挂,最终会成功地全身而退,得以颐养天年。做人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学会“放弃”
汉高祖刘邦平定中原时,张良、韩信屡建功勋。
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臣,楚汉战争中,他提出联合彭越、英布,重用笼络韩信,穷追项羽的一系列策略,加速了战争的胜利,刘邦称赞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
韩信是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他精通兵法,与项羽扶持下的赵王歇背水一战,以三万抵挡二十万,大获全胜,赵王歇也被他俘虏。
但立国之后二人态度截然不同,张良在立国之初就急流勇退,求仙问道,不问政事。与之相反,韩信却全然不懂放弃的。一天,刘邦问他:“你看我能带多少兵?”他答道:“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之军。”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怔了一下,接着狂傲地大笑说自己是多多益善,刘邦虽嘴上没说什么,但心中很是不快。刘邦在皇帝宝座坐稳以后,便开始收拾那些功高震主的大臣,结果,张良因急流勇退得以保全性命,而韩信却终遭猜忌被斩首于长乐宫的钟室。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果你是“走狗”、“良弓”或是“谋臣”,就该事先未雨绸缪,做好兔死、鸟尽、国破后何去何从的打算。如果不想成为被猜忌打击、无情抛弃的“废物”,就一定要密切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学会放弃的。
朱元璋的苦与甜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幼年时期,因家中贫困,他曾给财主家放牛做帮工。他白天放牛,半夜还要起来和长工们一起磨豆腐,生活很苦。朱元璋年纪虽小,但做事勤快,颇得长工们的喜欢。因此,长工们都尽量照顾他,不让他干重活。后来财主知道了这件事,很不满意,就把他辞退赶回家。朱元璋没办法,就和附近一座庙前的小乞丐们混在一起。长工们可怜他,每天都从财主家偷出一些饭菜,藏在庙的干草堆里,然后朱元璋就悄悄取走与伙伴们分食。17岁那年因为灾荒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和大哥相继亡故,当时他穷得连埋葬亲人的钱也没有,只好找了些高粱秆将父母包好,然后用绳子捆住,草草将他们埋了。痛失亲人后,朱元璋更孤独无依,只好在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不料,灾情越来越严重,寺庙中的和尚也不得不外出讨饭吃。朱元璋入寺才不到几个月,就被迫逃出去谋生。他云游四方,到处乞讨,足迹遍布庐州(今合肥)、光州(今属河南潢川)、汝州(今属河南)、颍州(今安徽阜阳)等地,饱尝人间疾苦,历时三年之久才返回寺庙。
元朝末年,政治极端腐败,水旱灾荒不断发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351年,刘福通等领导的红巾军大起义爆发了,各地农民积极响应,起义的烈火很快烧遍了半个中国。
第二年,朱元璋到壕州投奔郭子兴部的红巾军。他英勇善战,才能出众,很快就成了各路起义军中杰出的领袖,最终整合了各方势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逐步统一了全国。
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既被财主当牛做马地使唤过,也当过和尚以及乞丐,为了填饱肚子,流浪街头,遭人白眼,但他始终没有向困苦的恶劣环境妥协,而是以一种坚强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坎坷,以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去改写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
选择坚强,在步履维艰时仍然奋力前行,在遭遇挫折时仍然振作精神,在希望破灭时仍然热爱生活,在压力重重之下仍然笑对人生。命运之神总是青睐坚强的人,总是会把丰硕甜美的果实馈赠给坚强的人。只有面带微笑选择坚强的人,才能品尝到战胜困难的喜悦。
谢惠的悔恨
谢惠,南朝齐著名诗人,与其叔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是李白十分推崇的诗人,李白诗“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指的就是他。
谢惠是南齐大将王敬则的女婿。齐明帝对功臣王敬则猜忌提防,担心他谋反,后来就封了个平东将军,想对他安抚。但在皇帝的猜忌之下,王敬则还是反了。他的五儿子王幼隆派人秘密联系谢惠。一边是皇帝,一边是老丈人,谢惠左右为难,不过最终他倒向了皇帝,向皇帝告了密。情急之下,王敬则仓促起兵,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身死。齐明帝死后,太子萧宝卷即位,荒唐无道,有人暗地里拉拢谢惠一起搞政变,但一心忠君的他最终又选择了告密,结果被人反咬一口,反被诬告他要叛乱。临刑前,谢惠对当年大义灭亲之举心生后悔,感叹道:“我虽不杀王公,王公却因我而死。”谢惠死时才三十六岁。
人心都有善良和险恶的一面,虽然善良恭谦我们需要保持,但对别有用心的险恶也是需要提防的,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不定不知不觉中你就会被人出卖,变成斗争的牺牲品。人心险恶,必须时时提防才是。
迟到的故乡“诱惑”
李斯,战国末期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先是帮助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之后又助秦朝明法度,定律令,同文字,权倾朝野,可谓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后来他被赵高诬陷,被腰斩于咸阳,成了秦二世的刀下鬼。临刑前他对儿子说:“我想与你一起牵着黄狗到蔡东门捕猎兔子,还能做到吗?”从这句凄凉的临死之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故乡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大的诱惑,也是一个解不开的结。《史记·李斯列传》简略了李斯其他的活动与留言,却把这句话留给了后世,足见司马迁对此隐含意义的钟情。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西晋时期的陆机身上。陆机出身名门,祖父陆逊是三国时吴郡丞相,封华亭侯,父亲陆抗是东吴大司马。陆机二十岁时东吴灭亡,他就与弟弟陆云退居故里华亭,闭门苦读十年,终于在太康十年(289年),得张华赏识被提举。在动荡的政治局势里,陆机不停地在各个政治势力之间穿梭沉浮,最终死于“八王之乱”,被成都王司马颖杀于军中。临刑前他也感叹说:“想听华亭的鹤鸣声,还可以听得到吗?”
李斯与陆机,一个在生死关头才觉得在故乡牵着黄犬追逐狡兔的生活是多么惬意;一个在将死之时才知在故乡享受“华亭鹤唳”的日子最舒心、最幸福。可惜明白时都已不可复得。
故乡是舔舐心灵伤口的港湾。游子们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后,才想起到故乡母亲的怀里去抚平伤口。故乡是游子们心中永远的结。
吻驴屁股的大球星
东方巨人姚明参加NBA首场比赛,上场20分钟一分没得,只抢了两个篮板,在防守时不小心又摔了一跤,惹得对方球员笑得人仰马翻。当时巴克利正在美国一家电视台做NBA转播嘉宾,他调侃、打赌说,要是姚明在一场比赛中能得20分的话,他宁愿亲吻电视台解说员肯尼·史密斯的屁股,绝不食言。巴克利之所以说出这样的大话,是因为姚明在已经参加的6场比赛中平均每场只有不到4分的得分。当巴克利允诺一定会履行诺言的时候,解说员史密斯微笑着说:“有时你觉着赢定了,其实你已经输了。”果然,两天后,在火箭队对卫冕冠军湖人队的比赛中,姚明得了20分。
巴克利十分难堪,不得不履行诺言,但史密斯是不会在电视镜头前当众脱掉裤子让巴克利吻他屁股的,于是就花了500美金租来一头毛驴牵到直播间,当做自己的替身。巴克利无奈,只好将那片贬低过姚明数次的肥厚的大嘴吻到了驴子的屁股上。但凡知道此事的人,没有一个不捧腹大笑的。
生活中像巴克利这样说点大话,可能无伤大雅,还能增添些乐趣和笑料,不必承担太大的风险,但一旦在工作中任意吹牛、说大话,就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一个讲师的升迁经历
一个朋友参加了一个咨询公司的培训,讲师是来自台湾的,讲课内容非常精彩,朋友听后颇有感触。他说那位讲师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让他对人生充满了期望和憧憬。
据说二十一年前的台湾,有三种职业都被聪明人做了:其一是教授;其二是律师;其三是公务员。女孩子大学毕业若想找到好的工作,要么得有点姿色,要么得有雄厚的家世背景,而这位讲师什么也没有,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前台接待的工作,做得认认真真、兢兢业业。
在前台,她认识了许多客户,其中一个客户的一句话让她辞掉了当时的工作,参加了一个公司的演示小组。这个演示小组由五个人组成,有人负责解说,有人负责换片,有人负责拉灯,有人负责倒水,而她就是那个负责倒水的人。负责解说的是总经理助理,她很羡慕,也想像她那样对着众人侃侃而谈,于是每天回家她都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眼神、表情、声音、手势……都练得一一到位。
终于,机会来了,有一次所有的客人都到位了,总裁助理却因为突然生病,没法讲了,其他几个人也都不会讲,这时她勇敢地走出来,说服了老总让她试试。因为事先对这个场面已准备过无数次,所以她演示得相当成功,征服了客户,也征服了老总,第二天她就升为总裁助理。
这件事改变了她的命运,后来她辞职自己开了一家咨询公司,做了独立讲师。
如果不是一步步在迈向渴望的目标时有准备,机会到来时,我们怎么可能把握住呢?其实,机遇与成功之所以偏爱其中一部分人,并不是他们运气好,而是他们有充足的准备,在机遇到来时能一把抓住,所以就成功了。
一个否定的回答
有一天,我到商城去买洗发水。在繁华的商场门前,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小女孩在向一对衣着鲜亮时髦的青年男女乞讨时,被男青年一脚踢破了额头。踢伤小女孩后,青年男女骂骂咧咧地拂袖而去,小女孩额头上的血却没有停止,直流到小女孩昏倒街头。来来往往的行人慢慢地在小女孩的身旁聚成一圈,叹气声、怜惜声、议论声此起彼伏,就是没有人想到为小女孩止血,或送小女孩去医院。在人越围越多的时候,一名路过的医科大学的女大学生挤进人群,抱起小女孩,将其送进了医院。
小女孩得救后,女大学生了解到,小女孩是在被人贩子拐卖的途中逃跑出来,流落到这座城市的。女大学生为了帮助小女孩回家,找到了媒体。在媒体的帮助下,小女孩最后回到了家,回到了父母身旁。女大学生成了媒体追踪的对象。当一名记者问女大学生,当时围观的人那么多,都没有人出手,她却送小女孩去了医院,为什么呢?这名记者一定是希望女大学生会说出慷慨激昂的话语,可女大学生一头雾水的回答却简单得很:“为什么?不为什么啊,那是一个幼小的生命呀!”听了她的回答,记者突然涨红了脸。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来自生命的本能,不需要任何理由,做我们觉得对的事情,不要纠缠于“为什么”。
飞走的老鹰
一位农夫住在山脚下,有一天,他进山采药看到猎人的罗网里有一只老鹰,而那只老鹰的翅膀受伤了,正在罗网里伤心地哭泣。农夫见状动了恻隐之心,便对猎人说:“老哥,把这只老鹰卖给我吧,我很喜欢它。”猎人答应了农夫的请求。农夫把老鹰带回家,为它洗净了伤口,包扎好后,还喂了它一些粮食。老鹰在农夫的精心照顾下,伤口好得很快,没多少日子就可以自由地飞了。农夫非常高兴,就把它放在了舍外。
没过多久,农夫从地里干活回来,忽然发现老鹰已不知什么时候从他家里飞走了。农夫很后悔,自言自语地说:“真没良心,我救了它一命,现在连谢谢都没说就飞走了,我以后再也不做好事了。”
某个冬日,农夫正靠着墙根晒太阳,碰巧那堵墙快要倒塌,农夫却没有觉察到。正在这时,天上飞来一只老鹰,用爪子抓走了农夫头上的帽子。农夫起身去追,发现抓走他帽子的正是被他救过一命的老鹰。农夫愤怒至极,他边追边骂:“你这个该死的家伙,我先前救了你一命,你不曾报答,现在又来抢我的帽子……”农夫话还没有说完,突然听到“轰隆”一声,回头一看,刚才自己靠着的那堵墙已倒塌了,而他的帽子也从天空掉到了他的脚跟前。农夫什么也没再说,只是挥了挥捡起来的帽子向远去的老鹰致意……
善恶相因,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多行善事的人,必会得到好报。受到他人的恩惠,应该牢记在心,在适当的时机给予相应的回报。
转变的回报
有一天,一只被抛弃而流浪街头的小猫,无意间闯进一间四壁镶着玻璃镜的屋子。突然看到很多猫同时出现,它大吃一惊,便龇牙咧嘴,发出阵阵低沉的吼声;而镜子里所有的猫看起来也都十分生气,全露出怒吼的面孔来。这只猫吓坏了,不知所措,开始绕着屋子跑起来,一直跑到体力透支,倒在地上喘息不止。这时它对着镜子友好地摇了几下尾巴,镜子里也传来了友好的信号,这让这只平常备受欺凌的流浪猫惊喜异常。最后,镜子里的猫儿们跟它成了友善的伙伴,它抽空就会来看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