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13358200000092

第92章 糖尿病人的养生

糖尿病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糖尿病,所以,糖尿病又被称为“甜蜜的杀手”。据统计,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全世界医学界对糖尿病也引起了极大的重视,糖尿病已被称为人类的“第五大杀手”。

所以防治糖尿病是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重视糖尿病的筛查和体检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但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是如此。有的患者以多饮、多尿为主,有的患者以消瘦乏力为主,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感觉和身体变化,有的以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所以,应定期做体检,部分高危人群应定期做筛查。

二、饮食不当易患糖尿病

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过于丰富,摄入热量过多,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所以,生活中要节制饮食,摄入均衡营养,使身体健康。

(1)忌食肥甘厚味,即高脂肪、高热量和高糖分类食物,过多摄入会导致热量积聚,伤及脏腑,内热若持久不散便会令津液干涸。长此下去,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引起新陈代谢紊乱,胰岛功能失常或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2)忌食甜食过量。一切糖类,如白糖、红糖、奶糖、巧克力等,还包括含糖的食物如蛋糕、甜点、冰激凌和含糖饮料等,皆应少食。长期大量食用,使胰岛负担过重,久之,胰岛功能受损,引起糖尿病。

(3)忌食盐过量。过多的盐,可以促进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血糖浓度增加,久之易导致糖尿病,正常人每日食盐应不超过6克,糖尿病人不应超过3克。

三、不良情绪可诱发糖尿病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惊吓时,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种不良心理因素长期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糖尿病。尤其是老年人,内分泌功能减退,胰岛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功能下降,因而不良心理更易使中老年人发生糖尿病。

四、坚持锻炼可预防糖尿病

坚持每天运动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方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对糖的吸收利用。运动持续20分钟以上时,肌肉内的糖原几乎耗尽,开始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体内消耗的能量逐渐转向脂肪。因此,每天30分钟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减少皮下脂肪,从而避免肥胖,远离糖尿病。

五、糖尿病患者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时间。糖尿病人的锻炼时间应安排在餐后一小时以后。

为防止发生低血糖,可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含糖的饮料。

(2)运动不能太剧烈。应做中等强度、节奏较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极拳等。

(3)预防足损伤。运动时需穿有弹性、合脚的鞋,以防发生足损伤。

(4)运动前最好自测血糖。血糖过高(大于16毫摩尔/升)或过低(小于3.6毫摩尔/升)时,都不宜运动。

何为生糖指数

是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引起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它反映了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我们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血糖生成指数大于70的为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迅速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峰值高,但下降速度也快;血糖生成指数小于55的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吸收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较慢,引起餐后血糖反应较小。

生糖指数高的有精致谷类、西瓜等;中等的有谷类、果类蔬菜、薯类,以及香蕉和菠萝等热带水果;生糖指数低的有粗粮、豆类、乳类、绿叶蔬菜,以及苹果和猕猴桃含果酸多的水果。

糖尿病患者怎样吃水果

首先,要选用含糖量不高的水果,例如石榴、草莓、甜瓜、苹果、柚子、柑橘和橙子等,要注意含糖量最高的水果并不是口感最甜的,它们是香蕉、鲜山楂、海棠、鲜枣,含糖量在20%左右。其次,餐前餐后不吃:一般来说,饭前和饭后半个小时内,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比较大,这个时间段千万不要吃水果。要在两餐之间的时间,餐后2~3小时食用。最后,进食水果后,需相应地扣除主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