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13358200000031

第31章 慢性病人的运动养生

运动对患病人群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练好了有助于病情稳定和康复,练得不好就容易使病情加重。所以,患有各种不同病症、病情的人,应有不同的运动处方。

一、冠心病人的合理运动

(1)运动前做正规体检。在开始运动前,要做正规体检,由医生开出“运动处方”,按照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确定好运动时间和强度,严格遵守。必要时参加“健康管理”,在医生的监测下进行锻炼。

(2)坚持有氧运动。冠心病人最怕心肌缺氧、缺血,所以,运动项目的选择必须是有氧运动,不会造成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的情况。如散步、固定式脚踏车、太极拳、游泳等。

(3)应采取渐进性、少量多次的原则,活动量慢慢增加。开始每次5分钟,可逐渐增加到10分钟左右,每天3~4次,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4)运动要从低强度的、轻微的、柔和的运动开始。例如先从步行开始,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逐渐增加时间和次数,适应了后再学着打太极拳,一周学习1~5节,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的测定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单纯用靶心率来衡量,合适的指标是:

①心律不能超过原来心率的20次/分。②不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③无明显心律紊乱。④必要时做心电图,缺血表现没有加重。

(5)定期复查。冠心病人开始运动后要不断复查,最初每周1次,1个月后半月1次,3个月后改为1月1次,总之,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指导。

二、高血压病人的合理运动

医学证实,从事有氧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运动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帮助身体除去或减低恶性的低密度脂蛋白,进而减低动脉硬化以至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高血压的运动疗法,在我国大多采用步行和太极拳运动进行治疗,国外多采用步行、骑固定脚踏车、徒手体操、轻快舞蹈、游泳和游戏等。

1.运动注意事项

(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不要做动作过猛的低头弯腰动作,不宜做体位变化过大及用力屏气的运动。

(2)避免随意增加运动量或延长运动时间。

(3)不要参加比赛运动,避免情绪紧张而引起血压升高。

(4)运动时或运动后有头晕、胸闷、气短、不想吃东西、睡眠不好、疲乏等现象,说明运动量过大,应调整运动强度。

(5)血压超过220/110毫米汞柱者应禁止运动,待血压降下来后可考虑轻强度运动。

(6)选择安静、祥和的环境进行锻炼,锻炼时要保持心情愉快。

2.运动时间安排

(1)最佳运动时间在上午8~10点;下午4~6点。

(2)饭后不要立即活动,先休息20~30分钟后再运动。

三、糖尿病人的合理运动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如果把血糖控制好,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健康长寿。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血压,减轻体重。运动既然是一种治疗方法,就应该按运动处方的要求去做,不能太随意,否则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1.运动时间安排

(1)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2)最好在餐后一小时后运动,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3)不要清晨去运动,以免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2.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应与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结合起来,合理安排。

(2)避免空腹及注射胰岛素30~60分钟时运动,以免引起低血糖。

(3)运动前应准备一些糖果,在发生低血糖时备用。

(4)运动时,衣、鞋、袜均要宽松舒适,避免伤及脚部。

(5)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6)不要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引起升血糖激素增加,胰岛素分泌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7)运动中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不要坚持,以免发生低血糖。

感冒时切勿运动

一些人认为,感冒不要吃药,只要加强运动,出一身汗就会好转,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1.运动后病情会加重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人体为了抵御入侵的病毒,会调动体内的免疫系统,增强其功能,提高抗病力。同时也消耗大量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若此时做运动,会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就会使抵抗力下降,病情加重。

2.引发其他疾病感冒不及时休息和治疗,病毒向身体其他器官转移,加之运动后抵抗力下降,可引发鼻窦炎、气管炎、肺炎,还可能引起风湿病、心肌炎、肾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