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13355600000050

第50章 大寒时节调补法

经典说法

谚语说:“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可见,大寒节气中如果出现天气转暖的反常现象,会使人和牲畜患有各种疾病。近年来我国常出现“暖冬”的现象,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加强身体锻炼,做好养生保健,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灵枢·本神》中说:“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就是说,人顺应自然规律并非是一种被动的适应。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防御外邪的侵袭。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体现了人们在大寒时节对身体调养的重视。

养生秘诀

心情舒畅: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以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

早睡晚起: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睡前洗脚:大寒时节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睡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适当运动: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冬季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饮食调补: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以保持一定的热量。还应多食蔬菜,如胡萝卜、青菜、菠菜等。

箴言:梳头洗脚长生事,临卧之时小太平。

(宋·郭尚贤《清异录》)

语译:睡觉之前,梳头洗脚可流通气血,使睡眠安稳,是养生长寿的好习惯。

延伸阅读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在准备腌鱼、腊肉之时,已经隐约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们的身心状态也应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加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