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13355600000043

第43章 冬季抗寒健身法

经典说法

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使人体受到更多的寒冷刺激,肌肉、血管收缩,新陈代谢加快,产热更多;同时,大脑体温调节能力明显提高,可以更迅速、准确地调节体温,显着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寒冷刺激会使人体的造血机能发生变化,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抗体明显增多,大大提高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冬季加强体育锻炼,可以达到抗寒健体之目的。太极拳、长跑、竞走、武术、滑雪、滑冰、体操、球类、跳绳、踢毽、跳橡皮筋、拔河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冬季运动项目。

养生秘诀

运动前做好预备: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当人体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骤然降低的气温会使皮肤和肌肉立即收缩,关节和韧带僵硬,机体代谢减慢;这时如果立即开始锻炼,则可能会拉伤肌肉、损伤关节,甚至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全身性不适症状。因此,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全面活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使各个内脏器官进入适应运动的状态,争取实现最佳的运动效果。

运动时谨防着凉:冬季户外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宜戴好帽子,遇到风沙时还要戴上口罩;但也不要穿得过于臃肿,否则会加重身体负担,乃至出汗过多更易患感冒。中途休息时一定要穿上外套,千万不要使寒气乘全身毛孔张开之时侵入体内致病。运动结束时要擦干身上的汗水,换上干软的内衣。

不宜顶风冒雪锻炼:冬季锻炼不宜在大风、大雾、大雪、大寒中进行,年老、体弱者尤为如此。大风、大雾时空气浑浊,能见度低,细菌、污物含量大,非常不利身体健康。大雪、大寒时气温特别低,容易受凉感冒和冻伤。

箴言: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后汉书·华佗传》)

语译:运动、劳作可使脾胃有序地对饮食五谷进行消化、输布和吸收,使全身气血流通顺畅,病邪便无法入侵和肆虐。

延伸阅读

冬季进行冷水浴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抗寒、防寒能力。全身冷水浴,水温控制在10~16℃为宜,可站在淋浴喷头下迅速冲洗,时间不要过长(2~3分钟)。这种锻炼应从夏季开始进行,坚持每天进行,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间断。局部擦身浴时,可用毛巾在8~12℃的冷水中蘸湿,然后迅速擦身;擦洗的部位多为面部、耳部、手部、脚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