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13355600000031

第31章 秋季起居防燥法

经典说法

秋天气候变化很大。早秋时节以热、湿为主,中秋前后较长一段时间以干燥为主,深秋、晚秋则又以凉、寒为主。秋季的这种气候特点,要求我们要从日常起居上注意养生保健,早睡早起,适当体验秋冻,保湿防燥。

养生秘诀

早睡早起:秋天,气候渐凉,自然界的阳气逐渐转向收敛、闭藏,人的日常起居也要顺应这一变化,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以应阳气的舒长。在睡卧的方向上,中国养生术倡导“春夏首向东,秋冬首宜向西”,以顺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总体养生原则。秋冬之季应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这点对于中老年人特别重要。

体验秋冻:“秋冻”是一种秋季养生方法,要求人们在凉风习习之时不要急于添加衣物,而是要有意识地让机体受点冻,经受寒冷的刺激和考验,以增强机体适应即将到来的冬季严寒的能力。穿衣服过多使得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违背了阴精内蓄、阴气内守的养生原则。“秋冻”也要因人而异,老人、小孩的抵抗力弱,入秋后还是要注意保暖,如气温骤然下降则更要及时添加衣服。

保湿防燥:秋天是干燥的季节,空气湿度小、汗液蒸发快。秋之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早秋气温高,为温燥,人为温燥所伤时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晚秋气温下降,为凉燥,人为凉燥所伤时表现为不发热或微发热。无论温燥还是凉燥,都会损耗人体津液,以皮肤干燥、体液不足为其主要特征。室内保湿可在各个房间放上一盆水,任其自然挥发,给空气补充水分,以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进入秋季天气变冷时,人的肌肤暂时没有适应,显得干燥,出现细碎的皱纹,眼睛周围尤为明显;所以,入秋以后的护肤保湿就显得非常重要。可根据自己的皮肤特质选用适宜的护肤品,加强皮肤的护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恰当的美容方法,如面膜美容法、化妆品美容法、按摩美容法、药物美容法、眼部美容法、精神美容法等。

箴言:冬日温足冻脑,春秋脑足俱冻,此乃圣人之常法也。

(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杂诫篇》)

语译:冬天使足部感到温暖,使头脑部位感到凉意,可避免感冒或发生骨关节病;春秋两季则头脑和双足都要感到有凉意。这是善于养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为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所常采用的方法。

延伸阅读

秋季气候变化多端,或热或凉、或湿或燥,令人难以将息。面对这一气候特点,人们首先要适时添减衣物,以保持体温的恒定。要多预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以备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穿用。不能骤增骤减或一次性地增加过多而影响机体对严寒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