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13355600000028

第28章 大暑时节调补法

经典说法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在此时治疗是最佳时机。在夏季养生中细心调养、重点防治,可治本除根,有利彻底康复。

养生秘诀

冬病夏治: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2次,每次1丸,连服一个月。外敷药可选用白介子20克、元胡15克、细辛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6份。每次取一份摊在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贴在双侧的肺俞、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每个伏天(夏季三个伏天)贴一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

防暑降温:夏季炎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防范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在进入夏季后可常服用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

饮食调养:夏季的饮食调养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着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

箴言:起居常慎则天真之气得养。

(清·徐灵胎《内经诠释·上古天真论》)

语译:人的起居生活能经常谨慎调理适中,则常可保养好精气和元气、真气,使人处于养生态势。

延伸阅读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以斗蟋蟀为乐。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有“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之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