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13355600000012

第12章 雨水时节调补法

经典说法

雨水节气重在调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中医学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养生秘诀

饮食调节: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药物调养:重点养护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精神调摄:“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起居调摄: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箴言: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

(战国·《内经·灵枢·本脏篇》)

语译:如一个人的身形五脏都是坚实的,就不会生病;如身形脏腑都是脆弱的,就病痛不离身而多恙。

延伸阅读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描述了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滋润着万物。诗人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在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的时候,雨就下起来了。一个“好”字,不但赞美“雨”,同时也赞美那些为他人送去及时雨的人。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欢这样的“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