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靠人不如靠己心动不如行动
13335900000014

第14章 善于沟通,为心灵搭桥(3)

杨修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他的聪明,大智者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大愚蠢。大智者能心里明白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表现得此别人聪明。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他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处就是不知道耍小聪明几乎一定会带来灾祸。这样的人算聪明吗?显然不算。多少年中,他被提拔得很慢,显然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这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的厌恶、疑心越来越深,他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说,该聪明时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小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的。人们也许会说,杨修的死,关键在于曹操的聪明和多疑,但是,换了谁,作为上级也不大愿意让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显然,杨修最终非失败不可,这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罗贯中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只是说对了一半。他的才太外露了,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至少他不知道韬光养晦,不知道大智若愚,不知道保护自己。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呢?曹操是何等聪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当然不会受到重用,才能太露也有“功高盖主”之嫌,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掌握“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太聪明了反倒不如不聪明,实在是至理名言阿!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的结论。他在《呻吟语》中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精明还是非常需要的,但要在浑厚中悄悄地运用。古往今来得祸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没有因浑厚而得祸的。现在的人惟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就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啊!

这就是说,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使人毁掉。凡事总有两面,好的和坏的,有利的和不利的。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那主要是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时不要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你。一味耍小聪明,其实是笨蛋了。因为那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是做学问,还是治家务农,都不能耍小聪明。

耍小聪明的人有两种灾祸,一个是被人猜忌防范而招祸,一个是自己会把事情办坏而不能成功。它可以使人得意于一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然而终究还是自毁,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伟大的成功。从政的人耍小聪明会早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一个处处被人防范的人怎么能真正取悦于上司和同事呢?

因而,杨修之死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教训和启示。

其一,才不可尽露。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也算爽快,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这恰恰犯曹操的大忌。孰不知,有些帝王将相是不喜欢别人胜过自己的。而杨修却恃才放旷,无所顾忌,碰上曹操这个生性多疑的“奸雄”,能不碰壁吗?

其二,人不可“小聪明”。杨修的确很聪明,他能聪明得看透别人看不到的许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东西。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终于,他的表面的聪明使他愚蠢地走上了绝路。他小聪明的过分外露,他小聪明无节制的滥用,注定了他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成不了大气候。注定了他在通向权力的道路上成为失败者。

因此,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官场中,我们不可太盛气凌人,尽显才华与抱负,而要有所顾忌,不爱出风头,学会深藏不露。

10.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在遭到拒绝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无所事从,其实不必慌张,多去称赞别人,人都是喜欢听到表扬的。这样,你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过去,美国费城电力公司有一个电器推销员,他曾到农村去推销电器,去了很多次都没成功,他这次准备改变策略。一家经营鸡蛋生意的人家,户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妇,对方一见是电力公司推销电器的,就把赶紧关门。电器推销员一看事情不妙,便说:“很抱歉,打扰了您,我知道您对用电不感兴趣。所以,我这次来不是做生意的而是买鸡蛋的。”老人消除些疑虑,将信将疑地望着电器推销员,电器推销员又继续说道:“我看见您喂的道明尼克种鸡很漂亮,想买一打新鲜的鸡蛋回城。”

听到他这么说,老人家也耐着性子跟他搭起话来,并问道:“你大老远地跑来就为买鸡蛋?”电器推销员充满诚意地说:“因为市场上买的蛋是白色的,做蛋糕不合适,我的太太就要我来买些棕色的蛋。”

这时候,老妇人走出门口,态度很温和地跟电器推销员聊起了鸡蛋的事。但电器推销员这时便指着院子里的牛棚说:“老人家,我敢打赌,你丈夫养的牛赶不上您养鸡赚钱多。”

老妇人的心被说乐了,的确如此,但是她丈夫总不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她将电器推销员视为知己,带他到鸡舍参观。电器推销员能说会道,说的话句句入耳,趁此机会,推销员说,如果能电灯照射,产的蛋会更多,老妇人好像忘记了自己本来是打算拒绝购买电器的事,反而问电器推销员用电是否合算。当然,她得到了完满的解答。两个星期后,电器推销员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来的用电申请书。

从这个实例来看,如果电器推销员开门见山要老太太买电器,一定会触动老太太的倔脾气,因此推销员先用买鸡蛋的托辞,打开老妇人的心扉,然后以拉家常的方式,说一些恭维的话,很自然地扯到了用电的问题,说明用电灯照射,产的蛋会更多。电器推销员的巧言妙语取得了老妇人的信任,使她主动提出要使用这个电力公司的东西。

当事情陷入困境时,懊恼、诅咒都是于是无补的。要想得偿所愿,记住,使用赞美的话语是取得胜利的最佳武器。

11.不能太诚实

诚实,是一种美德。我们从小便被父母灌输这样的思想。不错,我们应该诚实。但有些场合,太诚实会伤害别人,也会影响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无处栖身。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那些“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牲畜,已经不中用了,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

这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斩了的追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啊?”

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来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这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

院长问是怎么回事,这个人将他在集市上的话说了一遍。修道院长发着火对这人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

就这样,这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其实,故事中的人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

舞蹈家邓肯是19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热情浪漫外加叛逆的个性,使她成为反对传统婚姻和传统舞蹈的前卫人物。她小时候更是纯真,常坦率得令人发窘。

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大会,老师一边分糖果、蛋糕,一边说:“看啊,小朋友们,圣诞老人替你们带来什么礼物?”邓肯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

老师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压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说:“相信圣诞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

邓肯回答:“我才不稀罕糖果。”

老师勃然大怒,处罚邓肯坐到前面的地板上。

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

的确,做工作很辛苦,能力虽然有大有小,毕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

一个善于说话的人,此时必然避其锋芒,即使觉得他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

怎样理解真话被肯定的现象呢?

换一个角度我们便会看到,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趋利而避害。

可以设想,如果某甲对人总是以诚相待,直言不讳,人们因此认定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人,所以乐于与他深交,并在人前人后夸赞他,某甲也因此感到快乐和自豪。

也就是说,某甲的真诚为他赢得了报偿,带来了利处,那么他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情况与此大相径庭,比如某甲认为同事小敏的衣服难看,便马上对她说:

“腿短而粗的人不适合穿这种裙子。”结果,小敏脸一沉,扭头便走,留下某甲发愣。

“你的稿子里错别字很多,以后要仔细些。”或者某甲当着处长的面指点小张说。

实话固然是实话,但不久后却隐约有人传言,某甲惯于在上级面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倘若如此,某甲恐怕会意识到自己的真诚并不那么受人欢迎,既然这样,又何苦呢?

12.注意体态语的使用场合

当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或者遇到一个外国人,由于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可能会用手势肢体动作等来表达意思。而这时,我们往往忽视了体态语在不同国家所具有的不同含义。

跷起大拇指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思。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是搭车者常用它作为搭车手势,这是一种善意的信号。如果将大拇指急剧向上跷起,它就变成了另一种意思,即侮辱人的信号,如在希腊,是让对方滚蛋。还有一种意思是表示数字。意大利用拇指表示一,而大多数澳大利亚人、英国人、美国人则用食指当一,中指当二,大拇指就是五了。在中国,跷起大拇指是个积极的信号。通常是指高度的称赞,表示顶好。

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一次演说中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恰好构成一个“V”形状的手势来表示胜利,从此,这一手势就广为流传。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使用手心向内的“V”形手势,成了一种猥亵侮辱人的信号。假如一个英国人手心向内伸出两指来侮辱一个非洲人时,被侮辱的非洲人对他所指的“胜利”一定会感到莫名其妙。如果那个被侮辱的人是一个欧洲酒吧间服务员的话,他给那个英国人的回敬可能是两大杯啤酒。

吻指尖(飞吻)在整个欧洲,特别是拉丁国家是一种很普遍的手势。它意味着“啁哈,漂亮”。所指对象很广泛,可能是一位妇女,一种美酒,一辆名牌汽车或一场足球赛,这个手势可能是起源于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他们进入或离开神殿时,要向圣物,比如神像和祭坛飞吻。

泰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头部,而轻视两脚,认为头是灵魂所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切记勿触摸别人的头——即使是摸小孩的头也不行。中国人喜欢孩子才常常去摸他们的头。而泰国人认为头部被他们触摸是奇耻大辱,小孩的头只允许国王、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泰国人到该理发的时候,也去理发店或美容院,但是,理发师在动手理发前,必须先说:“对不起”,然后才能理发。又如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敬。坐着的人也忌他人拿着东西从自己头上过。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一定会生病。泰国人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泰国人死后将头朝西停放。因此,泰国人盖房子的习惯正面朝北,这样睡觉时可使头向南边。

中国人点头表示肯定或赞同,摇头表示否定或不同意。在斯里兰卡、尼泊尔和希腊等不少国家,所表示的意思却正好相反。

运用体态语可以减少我们语言上的障碍,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体态语却并不是世界通用的,我们也应先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再使用,这样才能正确顺畅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