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种心态
13296200000014

第14章 心态之四敢于挑战(1)

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挑战之心态。

也就是说:成大事者光有志向、智慧恐怕还不够,还要有做大事的勇气。一个不敢挑战自我的人,只能懦弱的活着。要成大事必须敢于挑战,善于挑战。

1.敢于挑战自我,克服贬低心理

相信自己的能力,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心态之一。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只有给自己这样的信心,才可以跨出消极心理的圈子,走上成功之路。

很多人不是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垂头丧气,而是因为自己总是爱贬低自己,才使得自己变得无精打采,毫无斗志。这些人夸大了自己身上的缺点。

如果你认为自己满身都是缺点;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笨拙的人,是一个总是面临不幸的人;如果你承认自己绝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么,你只会因为自我贬低而失败。

有这样一位公司负责人,他身为董事长却总是蹑手蹑脚地走进董事会议室,好像自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好像自己完全不胜任董事长的职位。作为董事长的他竟然还感到奇怪,自己为什么在董事会其他成员中威信这么低?自己为什么很少受人尊重?

他没有意识到其实是自己不尊重自己,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如果他给自己全身都贴满无能的标签;如果他像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那样立身、行事、处世;如果他给人的印象是并不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那他怎么能希望其他人好好地对待他呢?

其实,这种“自我贬低自己”受制于一种古老的教义,即认为人类本质上是堕落的。实际上,上帝创造的人类一点也不卑劣,一点也不堕落。我们身上卑劣和不好的一面都是自己造成的。由于我们总是往坏的方面、差的方面想,因而总会认为自己渺小、无能。如果我们想突破自卑的境地,那就应该向上看,多想想自己好的、崇高的一面。

如果人类本身就是一个贵族群体,如果我们的血管里流着贵族的血液,如果我们继承了上帝的崇高道德品质,那么,我们就应该用庄严和肯定的口吻勇敢地、充满英雄气概地宣布自己与生俱来就应该享有的权利。

而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那些优秀品质,所以要求我们培养挑战困境的心态。

被称为“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乔·吉拉德就是经过了挑战自我的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乔·吉拉德于1929年出生在美国一个贫民窑,从他懂事起就开始为生存而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他做过擦皮鞋的鞋匠、报童、洗碗工、送货员、电炉装配工和住宅建筑承包商等等。可以说在他35岁以前,他在事业上一路坎坷,只能算一个全盘的失败者,不仅仅是朋友离他而去,还有一身的债务困扰着他,就连妻子、孩子的吃喝都成了要人头疼的问题。

乔·吉拉德从小就有严重的口吃毛病,他换过四十多个工作仍然一事无成。最后,他卖掉了汽车,开始了他的推销生涯。

乔·吉拉德对推销的行业并不了解,但他总是反复的对自己说:“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这已经成了他多年的口头禅。正是他的这种勇气“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使他走出了第一步。每拜访一个顾客,他总是恭敬地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商店里,他抓住一切可以推销的机会,推销他的产品。正是因为他不懈的努力,那种一定能够胜任本项工作的精神推动着他。三年以后,他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这是个惊人的事情,是一种不把自己看低的心态,使他在短短的三年内被吉尼斯世界记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至今这个一直被欧美商界称为“能向任何人推销出任何商品的神奇人物”还保持着——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的销售记录。

1888年,法国巴黎科学院发起关于“刚体固定点旋转问题”有奖征文。这次征文活动和以往略有不同,科学院考虑到知识和人格是科学事业腾飞的双翼,于是,要求所有征文作者除提供论文外,还必须附上一条格言。在许多应征的论文中,来自俄国的38岁女数学家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娜一篇极富哲理的格言——说自己知道的话,干自己应干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格外显眼。

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娜一直都在实现着自己的格言“……做自己想做的人。”在19世纪这个女性被歧视,被压迫的社会,他成为第一个走进法国巴黎科学院大门的女性,也是第一个数学史上的女教授。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格言,都能够成为自己格言的实现者。你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只有这样你才会有一种“仗剑行四方”的满足感,也就避免了“举目茫然”的境地。目标的迷失与满腔的热情无处挥洒是最愁煞人的。

如果你以征服者的心态对待人生,就会留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即相信自己将来会有所成就,而且这种信心是坚强有力的,是充满必胜信念的;如果你以屈服者的心态面对人生,就会以悔恨、自我贬损和逃避他人的心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心态造成了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通常,一个人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自信心。绝大多数人的自信心都不足。

一个胆怯、害羞、敏感的人,如果不断地教导他相信自己,开导他不要陷入自我贬低的泥潭,让他相信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那么他一定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对他进行不断地训练、调教,就可以使他充满坚强的自信心。这种坚强的自信心不仅能增加他的勇气,同样也能加强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过程都在复制一个心中的理想图景,为自己描绘画像。没有哪一个人会超越自我评价。如果一个天才相信他只是一个笨蛋,并且一直那么想,那么他就会真的成为一个“笨蛋”。

一个人目前的能力是不是很强,这一点倒不大重要,因为他的自我评估将决定努力的结果,将决定是否能取得成功。一个对自己信心很强但能力平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比一个具有卓越才能但自信心不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大得多。

低劣、平庸的自我贬低所产生的有效力量远没有伟大、崇高的自我评价所产生的有效力量强大。如果你形成了伟大、崇高的自我评价,那么,你身上的所有力量就会紧密团结起来,帮助你实现理想,因为精力总是跟随你确定的理想走。

一定要对自己有一种高尚的自我评价,一定要相信自己有非同一般的前途。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达到最高的要求,那么,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动力就会帮助你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信心能极大地鼓舞一个人的斗志,激发一个人的能力,勇气则是人生命中一股极有力的力量。我们信心越大,离成功的日子就越近。

2.挑战无极限

一个不敢挑战自我的人,只能是懦弱地活着。而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面临人生考验。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关键就在于无法激起挑战困境的勇气和决心,不善于在现实中寻找答案。

李阳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大名人,可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李阳原先“不过如此”。李阳的过去令他“不堪回首”:

他少年时代是一个很内向的人,用最常见的话说“怕生”。已经十几岁了,亲戚朋友还不知道李家有这样一个孩子,用“丑小鸭”来形容他是最恰当的。比如:只要听到电话一响,他就会躲起来;他看电影之后,父亲总是要他复述电影的内容,因为他并不喜欢回答父亲的提问,所以,他宁愿多年不看自己喜欢看的电影。

有一个最典型的事例:有一次他患了鼻炎,父母送他到医院去治疗,在进行电疗的时候,医生不小心烧伤了他的脸,由于害羞,他忍住痛苦,一直没有告诉别人,至今脸上还有一块小伤疤。

他说,小的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完不成作业,因此,经常被老师罚站,每次都要低声认错,可是第二天又故伎重演……。值得庆幸的是,李阳多次向父母提出退学,可是父母在他心目中是最有权威的,所以没有退成,勉强熬到了高中毕业,居然还考上了兰州大学力学系———看来他并不蠢。就是在大学里,李阳还是浑浑噩噩,没有改变自己的形象。按照学校规定,旷课70节就要被勒令退学,可是他很快就超过了100节,这使他差点被兰州大学请出校门。

那么,李阳最初的英语是不是特别好呢?

不是,谁能相信今天的英语教师当年曾经是连“60分万岁”都办不到、常常都要补考才能过关的人……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必须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否则学位证书就危险了。读大学为什么?不就是弄一张文凭吗?这次他被逼上了粱山,不得不打起精神,每天早上都去学习英语。他本来是一个懒散惯了的人,如今要集中精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集中精力,他干脆跑到兰州大学校园里的烈士亭上放开嗓门大声背诵起来。这一声大喊不要紧,喊出了李阳的灵感:这样不仅思想开不了小差,效果还不错!

他就这样“吼”了几个星期,居然还“吼”出了信心!胆子大了,他就去了学校的英语角,说出来的英语还居然像模像样。知道他底细的同学都感到惊奇,急忙向他“请教”绝招!李阳此时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到这可能是一种奇妙的办法,虽然说不出什么原因,但是他决心这样干下去。

从此以后,只要有时间,李阳就像疯子一样在烈士亭等地方大喊大叫,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晴天,还是沙尘天。有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胆量,他居然穿着46号的特大美国劳工鞋、肥大的裤子、戴着耳环,在全国重点大学的兰州大学声嘶力竭地喊叫。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就是我行我素。他这样复述了10本左右英文原著,在四级考试中得了个第二。最令他恐惧的英语给他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他的疯狂故事就这样走出兰州大学,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李阳有一句“格言”:“Ienjoylosingface!”(我喜欢丢脸!),李阳的经历就是一个放下面子,挑战现实的经历。

李阳本来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但为了挑战自我,他以英语为媒,走出了成功的一步。他把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体会写成了很多页演讲稿,准备拿到演讲场上去。美国社会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调查,世界上人们最怕的就是当众讲话。他请同学帮自己把海报贴出去,说是有一个叫做李阳的人要搞一个英语讲座……

那天晚上,李阳简直“紧张得要吐”(李阳语),可是他还是上台了。虽然,演讲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李阳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次演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就这样李阳讲出去了,一讲就是几十场,他因此成了校园名人。

李阳现在的目标是要让十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做一番自己梦想的大事业,当然也可以大大地赚一笔钱。

每个周日,受到人们爱戴并被尊称为“令人尊敬的伊可”都要坐在哈莱姆中心古老华丽剧院里的宝座上,来进行他的演讲。

当他气宇轩昂地面对忠实的听众时,人们的心里便充满希望。因为他的演说激励人心,他的观点历久弥新,让人们深有同感。所以,他深深地受到众多追随者的景仰爱慕。可是,“令人尊敬的伊可”所推崇的名言真谛却是:“你必经历地狱的煎熬才能到达天堂。”

这种观点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他们认为:我们必须受苦受难才能实现梦想。可是,接受这样的人生哲学简直是让人左右为难。一方面,我们来到世上,拥有成功所需要的一切本领和技能;另一方面,这种要受苦的心理会导致我们无法充分施展和利用自己的天赋。

如果想证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的话,那一定要接受挑战,运用我们所拥有的才智和天赋去搏击每一次挑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而不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把自己搞的蓬头垢面、身心煎熬,在不幸中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存在看成是幸福上演之前的一次彩排。

布里特洛夫就是一个超越自我,挑战音速的赛车手。他的一生都带有传奇色彩。1997年10月28日,他又开始在内华达州的“黑石岩”进行新的高速赛车挑战。在人们的欢呼中他驾驶“美洲精神”赛车速度达到了时速767千米。这样的速度达到了飞机起飞的速度,但布里特洛夫此次试验的目标是音速,也就是每小时1222千米。这次试验没有成功。但值得庆幸,因为一切都平安无事。

在此之前,布里特洛夫多次创造了陆地上汽车竞赛的世界记录。这次试验,也是向英国人理查德·诺贝尔所创造的汽车世界记录1019.9千米/小时发起的一次挑战。

在布里特洛夫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就立下了目标,要为攀登汽车速度的高峰而献身。13岁的时候,他就把一部旧汽车改装成了一辆高速汽车;23岁的时候他在自己的汽车上安装了一台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并把自己的汽车命名为“美洲精神”号。

这次在黑石岩做试验的“美洲精神”号就是他在1992年研制的,车长13.7米,宽2.5米,高1.8米,安装了J—79航空发动机。这些都是为了提高速度,冲破音障。

虽然今天的试验并不成功,但是布里特洛夫那颗充满挑战的心随时准备着继续下一次的挑战。他认为:挑战是实现人生的最好方法。

其实人生挑战无处不在,就看你敢不敢迎接挑战,这是你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

3.好汉坚持到底靠勇气,懦夫半途而废

在成大事者的字典里,没有半途而废这个概念。他们对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认真到底,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挑战。在他们成功的字典里,你只会看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努力,再努力。”、“我从来不计较薪水的多少”等振奋人心的话。

在半途而废者的字典里,你会经常撞到妥协这个字眼。看到半途而废者经常使用的一些句子:“那已足够了”、“它的最低要求是什么”、“需要达到哪种程度,我们就进行到哪种程度”、“记得当……”、“这不值”、“在我年轻的时候……”在他们的字典里我们能听到的是半途而废者对攀登的认识,他们说着攀登给人们带来的疲劳,给人们灌输着攀登并不是像他人说得那样十全十美的思想,他们合乎情理地解释着自己为什么不去攀登的理由。

成大事者总是用行动来说明他们的一切,他们所说所做都表现着他们的实干性。他们的语言与行动总是能很好的配合。所以,对那些没有任何行动支持的语言,他们是不喜欢的。他们会直接说:“让我们马上去干!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有时,一种只求稳定的心理束缚着半途而废者的行动,他们知道自己今天的地位是靠自己在逆境中努力拼搏得来的,知道它来的不容易。再次面对挑战的时候,总是固步自守,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收获的却是太少。正是这种不幸的心理,使他们只顾权衡危险和收获,而错过了更多的机会。

就这样,半途而废者放弃了再次攀登的机会,半途而废者虽然已经走到了成功的门口,只要咬咬牙,迎接挑战,就能获取成功,但他们还是有着充足的理由放弃自己,放弃“往上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