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佛教钟情于莲花,无外乎这两种原因。我们现在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佛国净土圣贤的图画或雕塑,其形或坐、或站,都以莲花为座,在莲花台之上。史料说这代表着清净庄严。可见莲花已经成为了佛国净土的象征,是佛教不可少的标志了。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的白莲教
白莲教,一种民间宗教,因依托佛教的一个宗派白莲宗而得名。元、明、清三代在民间流行。白莲教始于南宋初年茅子元创立的白莲宗,其教义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崇奉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提倡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到了元代,该教渗入了其他宗教观念,主要是弥勒下生说,逐渐转为崇奉弥勒佛,改称白莲教。元朝统一中国后,白莲教受到朝廷的承认和奖掖,进入短暂的全盛时期。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明令禁止白莲教,白莲教从此势落。清代乾隆年间山东王伦起义和嘉庆年间川、鄂、陕白莲教大起义,白莲教又一次震惊朝野。
在白莲教中,教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而且是父死子继,教内实行封建家长制统治,等级森严。教徒入教需交纳钱财,定期集会,烧香礼拜,宣讲经卷,教习拳棒,其主要信徒有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和流民,也有胥吏、差役和下层知识分子等。
白莲教的经卷繁多,主要有《金锁洪阳大策》、《玄娘圣母经》、《镇国定世三阳历》、《弥勒颂》和《应劫经》等。
022 ■ 和尚常说的“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是古印度的梵语“Amitābha”音译而来的,又简称“弥陀”,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意思就是“无量”的意思,所以阿弥陀佛又可称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是无量功德的觉悟者。
传说阿弥陀佛在修行的时候发了“四十八宏愿”,希望用此宏大愿力,帮助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经》称,信徒只要一心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并深信不疑,死后就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和尚常念“阿弥陀佛”。
趣味链接:“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是什么意思?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做那谟,译做“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依,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名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啰、南无三宝等。
023 ■ 和尚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
木鱼是佛教里最常见的法器之一,是用木头做成的,中心是空的,因形状像鱼,故名木鱼。木鱼有两种形状,最常见的一种是圆形木鱼,表面刻成鱼纹状,大小不等,大者置于佛殿,小者置于佛案。和尚诵经时,常要用木槌敲击它。
关于它的用途,共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和尚敲木鱼是为了便于掌握诵经节奏;另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认为和尚敲木鱼是为了“自警”,即不寐。因为“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
相传,曾经有个好事者问僧人道:“你们敲木鱼有什么用呢?”僧人回答说:“施主有所不知,敲木鱼是用来召集众僧的。”那人又问:“为何要做成鱼形,其他动物之形不可吗?”僧人回答不上来了。
待好事者走后,这位僧人带着这个问题去问方丈师叔,方丈说:“鱼是从来不合眼睛的,之所以把它做成鱼形,就是为了启示我们出家人要像鱼一样昼夜不眠,专心于佛道修行。又因为鱼生活在水中,不可能时时见到、想到,所以用木槌敲击鱼身,让僧尼能够听到声音,以起到督促的作用。”
趣味链接:“梆”的用途
“梆”也是木鱼的一种,不过不是用在佛堂之上的。这种木鱼经常悬挂在寺院斋堂附近,一般是悬吊在檐廊的木梁下,呈直鱼形,扁平而中空,僧人称其为“梆”。“梆”的敲击声十分响亮,作为通知僧众进斋饭的信号之用。
“梆”的悬挂十分讲究,按佛门规矩,一般寺院只许鱼头朝寺内方向,只有十方丛林方可鱼头朝外。
024 ■ 十八罗汉分别是什么?
十八尊罗汉是根据修行形象特征命名的,不是正规佛称,指降龙、伏虎、笑狮、骑象、坐鹿、布袋、芭蕉、长眉、欢喜、沉思、过江、探手、托塔、挖耳、看门、开心、举钵、静坐。
降龙罗汉:迦叶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伏虎罗汉:弥勒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
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阇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谏国王学佛修行。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说生时就有两条长眉。
欢喜罗汉:迦诺迦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是佛陀所收的最后一名弟子,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看门罗汉:注■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
静坐罗汉:诺矩罗尊者,又称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趣味链接:佛教的“四大金刚”是指哪些人?
“四大金刚”是佛教的守卫之神,他们总是以威风凛凛的形象示人。如今,我们去名山古刹游览,踏进寺庙大门时就会看到这“四大金刚”。
据传,“四大金刚”来源于印度神话。神话中说,喜马拉雅山有“四天”,各天都有一个王在护卫天下,称为“护世四天王”,也叫“四大金刚”。
“四大金刚”所穿服饰各不相同,他们各守一方。身穿白色甲胄,手持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也叫“灭怖畏金刚”;身穿青色甲胄,手执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也叫“无畏金刚”;身穿红色甲胄,拿着长蛇的是“西方广目天王”,也叫“除怖畏金刚”;身穿绿色甲胄,拿着宝幢的是“北方多闻天王”,也叫“虽胜金刚”。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这“四大金刚”也就跟着来到了中国。
据资料记载,历史上,“四大金刚”曾帮助人们讨伐****。执剑者呼风,执幢者唤雨,执琵琶者调,执蛇者顺,一举为人们创造了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025 ■ 佛教中的佛、菩萨和罗汉有什么区别?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分不清哪些是佛,哪些是菩萨,哪些是罗汉,常笼统地称他们为“佛像”。其实,佛教中的佛、菩萨和罗汉是有很大区别的。
佛教中被称做“佛”的是指,无论智慧与悟性都已达到最高境界的觉悟者,他们不借助外力的作用,而是靠自己的悟性完全觉悟的。佛不仅自己觉悟了,而且还帮助他人觉悟,使自己和他人觉醒,共同得到圆满。
“菩萨”又称“缘觉”或“独觉”者,觉悟仅次于佛,能够使自己觉悟,并发大心愿为众生求最高的觉悟方法与觉悟的道理。他们虽达到了大乘佛教中的上乘境界,但不能使自己与众生的觉悟、行为一起达到圆满。
“罗汉”人称“自了汉”,又称“声闻”者,他们是听到释迦牟尼宣讲佛法的声音,受到启发后才有所觉悟的,觉悟次于菩萨。罗汉比较注重自我觉悟,自我解脱,而较少把佛教的教义扩大化。所以,他们到达的只是小乘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菩萨和罗汉是以觉悟大小来划分的。他们三者所觉悟的境界是大不相同的。
趣味链接:五百罗汉的来历
北京碧云寺、苏州西园、四川新都宝光寺、武汉归元寺等处,都有“五百罗汉堂”。你知道这五百尊罗汉的来历吗?唐代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有关于五百罗汉来历的记载。
传说摩揭陀国有一千个佛僧,其中,五百个是凡夫僧,五百个是罗汉僧。国王无忧王对他们都很敬仰,一视同仁。所谓罗汉僧,是指那些断除了贪、欲之念,已得正果,不受生死轮回的佛僧。
这五百罗汉僧平时不露其相,连无忧王也不知道他们是罗汉僧。在五百凡僧中,有一个名叫摩柯提婆的,经常发表一些违背教规的言论,影响了一大批佛僧。无忧王很生气,想把一千佛僧全部淹死。
五百罗汉僧知道这种情况后,各显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了起来。无忧王知道他们隐居后,又悔恨又惧怕,亲自到罗汉僧隐居的地方向他们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请他们回去,但罗汉僧们不肯。
直到这时无忧王才真正见到了五百罗汉的真实面目,回去后,无忧王便在国都建起一座寺庙,照五百罗汉僧的模样塑了五百尊像,并不时供奉,五百罗汉像就流传了下来。在玄奘西天取经时,五百罗汉像由西域传到了我国。
026 ■ 观音最初是男身,是在何时变为女身的呢?
观世音是梵文音译过来的,又称“光世音”、“观自在”等。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所谓观音,即是说神通广大的观世音时刻都在关照着世间受苦受难的众生,一旦称颂其名,她就立刻前往解救,所以观音殿堂的匾额上,有所谓“普度众生”、“慈航普度”、“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等字符。
在庙堂里,观世音一般被供奉在佛祖释迦牟尼大雄宝殿之后的大悲殿中。观音最初是个男身,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观音菩萨就是一位男神。他通常的形象是上身裸露,手执莲花,半透明的袈裟自腰间下垂,覆盖臀部和大腿,头戴冠冕,颈挂项圈,手套臂环、镯子等饰物。在中国早期的佛教形象中,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南北朝时期的木雕等,观音形象大多是以男身出现的,甚至还留有两撇小胡子。
南北朝以后,观音逐渐变成了女菩萨模样。其形象、面庞妩媚秀美,姿态端庄华贵又不失稳重的气质。无论是被称做大悲观音、千手观音、白衣观音,还是过海观音,以及送子观音或紫竹观音等,都无一例外地为女相,汉文的一些佛教典籍中也将观音描绘成女身。佛经说观音可以随机应变,用种种化身来拯救众生,因此就有了这种种不同的名称和形象。
《北齐书》中记载一个故事说,北齐武成帝(高湛)在位时,有一次身患重病,在卧床期间梦见观音菩萨以一位亭亭玉立的妇人形象立在面前。在《南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陈后主皇后沈氏,陈亡后入隋,隋亡后过江毗天静寺为尼,则以观音为名,则观音为之女相亦可知。”
到宋元以后,观音的中年美妇人形象,便深深扎根在了中国百姓的心中,并一直流传至今。
趣味链接:送子观音的由来
送子观音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俗称“送子娘娘”,通常做手捧婴儿的中年妇女相,也有做观音双手合十状,前立一童男的。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新婚夫妇在房中悬挂或张贴“送子观音”画像的做法,其意义就是祈求得到观音保佑,早生贵子。佛教是自印度传入中国的,那么送子观音是不是也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呢?
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北方莲华庄严世界微妙声佛,以及驾狮子持智慧之剑的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都是从印度传来的。
而“送子观音”的形象,却是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创造的。《法华经》中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这就是民间“送子观音”的由来。
除了有送子观音之外,还有“子安观音”,也是中年妇女的形象,据说,这是中国佛教为了保佑孕妇安全生产而创造的神灵形象。
027 ■ 道教名山有哪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