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13279000000067

第67章 常给自己“减压”

●人有一定的耐压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锻炼意志,使人不致过于脆弱。但是,压力过大则绝非好事,你会吃不消的,你会陷入紧张、焦躁、疲劳,到一定程度,就会麻木、迟钝,严重的会使身心崩溃……

●压力本身并非人生的目的,我们要过的是一种健康、丰富、惬意的人生,而非一味承受压力、精神紧张。

●根据自己的实际,一步一步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要减压,就要为自己选择一份“此身做得来”的工作,不去攀比,而是“但求此心过得去”。

我们听惯了评书,看惯了小说,其中里面常有的一句话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工作了,成家立业了,步入社会这个“江湖”了,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很难轻松下来,快节奏的生活,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迫使我们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就像现代社会这个大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为了能紧跟它飞速运转,我们的身心都在承受着巨大的负荷。一位歌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地睡个懒觉。”我们感受到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工作压力。

有一项调查证实,现代人的各种病症中,约有90%以上都是与工作压力有关的生理紊乱。“劳累过度而亡”的事例已不鲜见,由此可见,过重的压力的确严重影响人的健康。

压力=定时炸弹?

就像我们不能逃避生活一样,我们也无法逃避压力。有压力并非坏事。铁人王进喜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毫无压力的生活,会使我们怠惰、空虚、厌倦。一定的压力则会使我们振奋,激发创造力,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人有一定的耐压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锻炼意志,使人不致过于脆弱。但是,压力过大则绝非好事,你会吃不消的,你会陷入紧张、焦躁、疲劳,到一定程度,就会麻木、迟钝,严重的会使身心崩溃……

再说,压力本身并非人生的目的,我们要过的是一种健康、丰富、惬意的人生,而非一味承受压力、精神紧张。既然压力是不可免的,我们就要学会自我减压,使压力保持在我们能承受的限度内,不要发生“水压过大胀爆水管”的可怕事故。

如何减压?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态平衡,量力而行。《围炉夜话》里的一则格言讲得很有道理:做事有什么确定的理由吗?那就是问心无愧,自己心上通得过。成就事业不在大小,总之是要自己力量能够做得到。

有一个在外企工作的人,自称是“睁着眼睛睡觉的人”。他说:“别看我每天上下班‘的’来‘的’去的,吃喝用的都上档次够水平,可谁又知道,我每天晚上担心得只敢闭着一只眼睛睡觉呢。我在一家美资企业做印刷机销售。年初,洋老板给我们每人销售定额3000万人民币,能完成的,年终奖励30万人民币,完不成的,只发11个半月的生活费。开完会出来,我们好几个人的内衣都汗湿了。”这位老弟的工作压力可谓大矣!一个季度的时间眼看就要拜拜了,这位老弟却“战果”不佳。他忧心忡忡。他说:“不提工作,横眼一瞄,让人晕得更快。大学同学有的开公司,有的出国,眼看一个个富得冒油,而我——工作啊工作!我尽我的一切力量,但你可一定要让我年终闭着双眼睡个踏实觉呀!”

看了他的“自由”,我们真替他担心,长期这样“睁着眼睛睡觉”,他能顶得住这沉重的压力吗?他实在是应该减减压了。首先是把心态放平,不要一心一意总“瞄”着那些富得冒油的同学。每个人的能力、机遇不同,立业的大小也自然不同。不要自己给自己加压,非要做个“超人”、“百万富翁”不可。他需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一步一步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另外,高薪高奖金固然能带来上档次的生活水平,但也意味着自己更多的付出。如果为此而“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和青春,使自己的全部生活内容单调到只有不断地推销、推销……这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渴望生活得富足,是人正常的欲望。但不要使这欲望无限加大。一位美国作家提出:“在欲望上加一个屋顶。”他指出:“欲望的屋顶是自我的提醒,一种与自我设定的轻松、非正式、弹性十足的约定。”“要能说出‘多未必是好’或‘多并不会带给我快乐’、‘我已经够了’这类的话,是需要一点智慧的。”这位美国人说,实行这个策略,你会有一个美妙的人生,你的生活会很单纯,而且很好处理,你的压力自然减轻了。对那位压力太太的老弟,我的劝告是,他应该考虑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如果实在完不成定额,就拿那11个半月的生活费好了,不要因此而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人总不能为了那30万人民币而永远“睁着眼睛睡觉”。

要减压,就要为自己选择一份“此身做得来”的工作,不去攀比,而是“但求此心过得去”。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想真正地灰心丧气,就把自己的目标制定得高不可攀吧!”另外,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活进程表,有劳有逸,健康地生活。还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面对压力,不要还没干事,就心理压力过大。你只需尽力去做,做成什么成绩,就是什么成绩,但求问心无愧;不必太苛求自己。

记住,谦和轻松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有位作家介绍经验时说:“当我感到紧张,压力大的时候,我就不会试图写哪怕一个字;但当我恢复了轻松平和的状况后,我笔下的文章就源源不断地产生了。”

压力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疲劳。而疲劳容易影响我们的情绪,使我们忧虑、紧张,烦躁不安。因此,减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防止疲劳。在这方面,卡耐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办法。

(1)在你感到疲倦之前就休息。“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为什么要疲倦?》)在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里,就能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五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美国棒球名将康黎·马克说,每次出赛之前如果他不睡一个午觉的话,到第五局就会觉得筋疲力尽了。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他能随时想睡就睡的习惯。80岁的亨利·福特健康的秘诀是:“能坐下的时候我决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决不坐着。”美国陆军的办法是:常常休息,照你心脏做事的办法去做。

(2)放松你的情绪。《为什么要疲倦?》的作者丹尼尔·何西林说:“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愈是困难的工作,愈是要有一种用力的感觉,否则做出来的成绩就不够好。”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我们一集中精神就皱起了眉头,耸起了肩膀,要所有的肌肉都来“用力”。事实上这对我们的思考根本没有丝毫帮助。威廉·詹姆士在“论放松情绪”一文中说:“美国人过度紧张、坐立不安、着急以及紧张痛苦的表情……是种坏习惯,不折不扣的坏习惯。”我们要养成放松的好习惯。任何时候你能够放松,任何地方你也能够放松。你应该先放松你的肌肉,要使你自己像孩子一样,完全没有紧张的感觉。随时放松自己,使你的身体“软得像一只旧袜子”。

家庭主妇有一点强过别人的地方——只要想躺下随时就可以躺下,而且还可以躺在地上。奇怪的是,硬地板比席梦思床更有助于你放松自己。地板给你的抵抗力比较大,对脊椎骨大有益处。

还有几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助于消除疲劳,减轻压力。

第一种:清理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和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

第二种: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

第三种: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做决定,就当场解决,不要迟疑不决。

第四种:学会如何组织、分层管理和监督。

只要我们学会了自我减压,人在江湖,也能做到“身由自己”,健康,自由的生活才是根本,背负沉重的压力,生活终究不踏实,还时间掉压力,轻松面对一切,这才是生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