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13279000000060

第60章 如何看待名与利

●人在顺境时,钱来如泉涌;人在逆境时,钱去如退潮。财来财去之间,往往只是一纸之隔、一夜之差而已。

●视名利如过眼烟云你做不到,但总该看得淡些,这样人活起来才轻松。

●真正把“荣利”视作“游戏”,不为其所困、所恼、所惑。

对于穷人,有了钱自然是好,可以不用忍饥挨饿,就是于已温饱的我们,多点钱也不是坏事。但如果把人生的目标定在追求金钱上,人就会成为金钱的囚犯,就会徒生许多烦恼,失去人生的快乐。

菲律宾《世界日报》有篇文章,讲了几个有关“钱”的故事,主人公都是太着意于“荣利”,毫无“游戏”之心,结果自己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桎梏。

A君,服务于某股份公司,最近即将退休。拥有数亿元价值的股票,必定是意气风发、得意非凡了。岂料一见面,他竟唉声叹气不止,直后悔没在十多年前股市最高峰时把手中股票出脱,那时可得15亿元,如今股价缩水,只剩3亿元不到,你说可不可恨?别人安慰他:“就算只有3亿元,也还是三代吃喝不完……”此君却仍想不通:“我若不曾拥有过15亿元,今天自然是快乐似神仙;但无端流失12亿元,此怨此恨何时休?”劝者无言退出,心想:只有上帝才能消除他胸中怨气。

B君,十六七年前,是台湾某大钢铁公司的老板,60岁,身体健康,看来只有50岁。有一天,他神采飞扬地对人说,他刚花十几亿元在香港买下一栋25层大楼,等装修好了,要邀请人去参观。过了不久,人们再见到他时,却发现他面容憔悴,不言不语,一下子老了30岁。原来他买楼不久!地产业就一泻千里,房价暴跌了三分之二,只剩三分之一还卖不出去。又过了不到一年,人们接到了这位大老板的讣闻,他的钢铁厂也被银行拍卖了。

C君,作者的一位朋友,为贪图一家房地产公司许诺的优厚利息,把自己的银行储蓄,悉数转借给这家公司,继而拿房子去银行抵押贷款再借给公司。头几年一切顺利,他也开心了好几年。但一夜之间,情势大变,公司宣布周转不灵,老板当众鞠躬谢罪。等一群债权人去找老板时,已是人去楼空,C君只拍得几张公司空楼的照片,聊作自我安慰……

此三者徒让人感叹道:“人在顺境时,钱来如泉涌;人在逆境时,钱去如退潮。财来财去之间,往往只是一纸之隔、一夜之差而已。”你看,这像不像一场“金钱游戏”?我们为什么要想不开,在赚钱时就快乐似神仙,损失钱时就怨恨不已,以致饮恨九泉?

拿买彩票来说,不过是一件对善事的“投资”,得奖固然是好事,不得奖,也没什么,不妨把它看做是一件善举;把它当做是一次娱乐,不过是人生的一场有意义的游戏,为什么非要把家底儿把所有精神头儿都投进去,一次不中,就接连几天垂头丧气……

其实彩票在国外,早已淡化了“投资”的概念,真正把它作为投资事业从事买彩票的人也有,但不多,更多的人是把它作为用去零钱的一个去处。

一位企业家说:100万和1000万之间的差别,仅仅是在银行存款簿里相差一个零而已。如果为这一个零而牺牲与家人欢聚的时光,放弃掉自己的理想,被迫做许多自己不乐意做的事,值得吗?

金钱如此,名声之类也如此。现在世界上各种评奖大赛多如牛毛,即使是一些大牌奖项,人们也评说不一,或疑其公平性,或疑其必要性。一些获奖者拒绝领奖,其中可能有矫情之人,但也不乏只把评奖看做是一场可有可无的游戏的人。居里夫人是著名的科学家,她发现了镭及放射性元素,对化学、物理学乃至哲学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她因其卓越的贡献,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提取了镭,但她自己却连一克镭也没有,这使一位美国人大为吃惊,她认为镭的专利收入早该使居里夫人成为巨富了。然而居里夫人平静地回答:“镭,不应该使任何人发财致富。镭是一种元素,它属于任何人。”居里夫人也厌恶荣誉,面对采访和各种各样的信件,她说:“我的生活,全被荣誉和声望给毁掉了。”她只想安静地继续她的研究。一次,一位客人到她家,看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地上玩她妈妈的奖章,客人说:“这是珍贵的东西,怎么能做孩子的玩具呢?”居里夫人说:“是的,它正好做玩具。”

这才是真正把“荣利”视作了“游戏”,不为其所困、所恼、所惑。

视名利如过眼烟云你做不到,但总该看得淡些,这样人活起来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