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13279000000042

第42章 时间的价值

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抓紧时间,立即行动,只能错失良机,最终一事无成。上天赐给我们同样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时间变成知识、财富——全看自己怎样对待时间。为了自己一生的事业,还是把时间抓得紧一点儿好。

●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

●人生是由我们在世上拥有的有限时间构成的。

●大文豪鲁迅先生这样说:“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据说,伟大的所罗门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先圣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让他高兴的时候不会忘乎所以,忧伤的时候能够自拔,始终保持勤勉,兢兢业业。但是,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句话来,于是他召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老臣,向他们说了那个梦,要他们把那句话想出来。并拿出一颗大钻戒,说:

“如果想出那句话来!就把它镌刻在戒指上。我要把这颗戒指天天戴在手上。”

一个星期后,几位老臣来送戒指。戒指上已刻上了一句简单的话:“这也会过去。”

这个故事说的是时间。时间一去不返,不管你高兴还是忧伤。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望“河”兴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流逝了啊!)

莎士比亚说:“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

朱自清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匆匆》里这样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又算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最有趣的,是两位法国哲人,用猜谜的方式,把时间的特性描述得淋漓尽致。

哲人伏尔泰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长而又是最短的;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智者查帝格回答:

“世界上最长的东西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东西也莫过于时间,因为人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着的人看来,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看来,时间是最快的;时间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时间会把它冲走,而凡属伟大的,时间则把它们凝固起来,永垂不朽。”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

克雷默说:“当心你的时间是怎样花掉的,因为你的整个未来都要生活在时间里面。”

人生是由我们在世上拥有的有限时间构成的。人生易老。人生苦短。

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诗仙李白感叹:“恨不能系长绳于此西飞之白日。”

大文豪鲁迅先生这样说:“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中国传统称不到50岁去世者为天命,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80岁一90岁为耄耋。即使以现代的医疗条件,能活到耄耋之年者,已经很少了。如果折算为天,人一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

我们已经取得了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十年前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十年一晃就过,究竟有多少成就与变化?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柯维曾在大学课堂上作过一个“震撼人心”的实验,即要求学生假定只剩一学期的生命,该如何好好把握这最后的学习机会。经过这番省思,学生有了不少新的感受和发现。然后把时间缩短为一周,从这个角度来检讨自己,并逐日记下心得。

结果,有人开始给父母写信,表达对父母的爱;有人则与感情不睦的手足和好,实在发人深省。

我们自己不妨也作一下上述实验,在心底演述一下,看看我们会如何想,如何做。你做那些重要的事情?如何安排时间完成最多的工作?这种心智上的锻炼可以帮助你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先做。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灵魂深处生命的挽歌提醒我们:珍惜时间啊,说时迟,那时快,生命每一秒都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