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13279000000036

第36章 学会为自己理财(5)

清人曹庭栋在《老老恒言》里说:“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财利一关,似难打破。亦念去日已长,来日已短,虽堆金积玉,将安用之?然使恣意耗费,反致奉身匮乏,有待经营,此又最苦事。故储蓄二字,始终不可忘。

曹庭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金钱财富似一道“关口”,一般人都好像闯不过去。(人到老时),想想岁月己过去很多,未来的日子不多了,这时就是有堆金积玉的财产,又哪用得了呢?但如果(财产多了)就随意花销,反使得自己连生活都维持不了,又要去想办法挣钱,这将是最苦的事情。因此,储蓄二字,人一生都不可忘记。

曹庭栋讲的是极简单又深刻的人生经验。俗话说:“天怕起秋旱,人怕老来贫。”年轻时大手大脚不注意储蓄,到老时就会为手头困窘而懊悔。储蓄也会有助于预防意外情况发生。有一个民间故事,讲一家人,儿媳妇每次盛米做饭时,婆婆都会走过来,从中舀出一碗米拿走。儿媳妇觉得婆婆太小气了。

这年,发生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眼看着全家人要挨饿了,这时婆婆叫儿媳妇到她屋里去拿米,儿媳妇去了,见了满满上1麻袋大米,这都是婆婆一碗一碗攒下来的!这当然是个笑话,但却告诉人一个道理:要养成储蓄的习惯。

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比以往丰富多了。这种情况下,越要养成储蓄的习惯。在他们看来,“储蓄”好像是老祖母的事,对他们己不那么有用了。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储蓄至少有四点好处。

第一、储蓄是一件利国利的好事。把钱财放在银行里总比放在口袋里好。

第二、储蓄有益于我们道德的修养,使我们能在物欲的诱惑面前懂得克制,从而不会堕落为贪得无厌的人。

第三、储蓄也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它使我们的饮食简单合理即可,而不是暴饮暴食,像美国人,“肥胖病”成为他们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据报道,现在半数美国人超重,三分之一人患了肥胖症。有人预言,体重正常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视为“不正常”的一族。

第四、储蓄也是致富的妙方之一,事业成功的法宝之一。

90年代初,一位叫达齐钦的美国妇女在她的家乡缅因州创办了一个杂志,起名为《勒紧钱包》。当时正值大多数美国人在经济空前繁荣的鼓舞下疯狂花钱之际,她的杂志却以“反潮流”的姿态宣扬储蓄之道:

规定自己在年内购买10件平价和大减价商品,不一定非到大百货公司凑热闹。

不要错过邻居搬家时的大清仓平价卖日用品行动。

自己烤面包和薄饼。

以书信代替不紧急的长途电话。

不用干衣机,既可省电又能减少衣物磨损。

尽量利用可反复使用的物品,如铝箔和密封袋。

传媒对她的省钱秘诀总忍不住要嘲笑一二,但她也赢得不少热情拥护者,杂志订户曾一度达到5万。尽管有人鄙视她,但就在别人为成堆的信用卡账单发愁时,已经有6个孩子的达齐钦在她44岁时,却宣布要退休了。这是因为她纯粹靠储蓄,已成了百万富婆。当年她结婚时只穿了一身50美元的婚纱,而现在她拥有一个大家庭和一个占地3公顷的庄园,而且不是靠中大奖或者发横财。如今达齐钦一家仍然保持着储蓄的生活习惯。她将集腋成裘的心得归纳为一句话:“不买不紧要的东西,把钱存入银行。”

另一个事例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功史。他16岁开始闯荡商界,最先在一家商行当簿记员。虽然收入不多,月薪只有40元,他仍然把大部分钱积蓄起来,为日后的投资做准备。两年后,他开始做猪肉和猪油生意,成为上个小有资本的商人。这时他仍然保持着储蓄的习惯,他要为今后的大投资做准备。

机会来了,在1859年石油业掀起热潮时,他凭长期积蓄的财力,在一家炼油厂拍卖时,不惜重金,每次叫价都比对手高,最终获得了这家炼油厂的产权。这就是他赖以起家、登上石油大王宝座的“标准”新炼油厂。经过20年的经营,洛克菲勒控制了美国90%的炼油业,成为亿万富翁。他成功的基础,就是他16岁时开始养成的存钱习惯。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机会存在于各处,但只能提供给那些手中有余钱的人,或是那些已经养成储蓄习惯,而且懂得运用金钱的人。因为他们在养成储蓄习惯的同时,还培养出了其他一些良好的品德。

大银行家摩根有一次说:他宁愿贷款100万元给一个品德良好、且已养成储蓄习惯的人,而不愿意贷款1000元给一个没有品德及只知花钱的人。

希尔说,如果你没有钱,而且也尚未养成储蓄的习惯,那么,你永远无法使自己获得任何赚钱的机会。这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

几乎所有的财富;不管是大是小(大如洛克菲勒的亿万资产,小如达齐钦的3公顷庄园),它的真正起点就是节俭和储蓄的习惯。

人们常常把节俭和吝啬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着本质不同的。有二个小孩子问父亲:“什么是节俭?什么是吝啬?”父亲回答:“比方说,我给自己买了一双便宜的鞋,这是节俭。我给你妈妈买了一双便宜的鞋,这就是吝啬。”这是一个小幽默,讲的却有几分道理。节俭不反对正当的消费,它反对的是浪费。节俭的人并不自私,他在帮助他人时是慷慨大方的。而吝啬则是将人的正当消费也视作“奢侈”,将人的消费压到了不近情理的苛刻地步。吝啬的人骨子里是自私,如果要他们拔一毛就能利天下,他们也会痛苦不堪的。生活中有人常把节俭的人嘲讽为吝啬,对此,只要我们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完全可以不去理会这些嘲讽,就如达齐钦不理会别人对她的嘲讽一样。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专门谈到了花钱的学问,他的观点见于《论消费》一文,我在此摘录一些,供你在养成节约储蓄习惯时参考:

财富是供消费的,而消费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荣誉和善举。因而,非同寻常的消费,必须取决于其理由的价值。须知为了自己的国家,就像为了进入天国一样,是可以自愿把财富毁掉的。但一般的消费,则应取决于一个人的财产。管理得当,使消费在他的财力之内。应安排得效果最好,实付之款可以低于外人的估计。如果一个人想只不过是保持不盈不亏的话,那么他的日常的花费就应该是他的收人的一半。而如果想变得富有的话,那么花费就应该只不过是收入的三分之一。

一个人如果在某一项消费上花费多,那么也就需要在某个另一项消费上节约。例如,如果在饮食上花费多,那么在衣着上就应该节约;如果在住房上花费多,那么在马厩上就应该节约,以及诸如此类。因为凡是在所有的消费上都花费多的人,都难免衰败。

通常,减少零星的花销,学会储蓄,并非屈尊以获小利便不受人尊重。对于一旦开始就要继续下去的费用,在开始的时候就要谨慎。但在那些只有一次的消费上,则不妨大方一些。

另外,我在这里还想给你介绍两位“吝啬专家”省钱致富的小秘诀。他们都是加拿大人,一位叫尼克森,一位叫达希·珍。他们各办有一份报纸,教人节俭过日子。

尼克森在他的报纸里提供了10项小秘诀:

(1)不断从薪水中拨出部分来存人银行,5%,10%,25%都可以,反正一定要存。

(2)搞清楚你的钱每天、每周、每月流向哪里,也就是要详细列出预算与支出表。

(3)检查、核对所有的收据,看看商家有没有多收费。

(4)信用卡只保留一张,能够证明身份就够了,欠账每月绝对还清。

(5)自带饭菜上班,这样可节省午餐费。

(6)与人合乘或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节省停车费、汽油费以及找停车位的时间。

(7)多读些有关修理、投资致富的实用手册,最好从图书馆借,或从因特网上下载,省钱。

(8)简化生活,房子不用太太,买二手汽车,到廉价商店或拍卖场等处购物。

(9)买东西时别忘了想想“花这钱值不值得”。便宜货不见得划得来,贵也不一定能保证质量。

(10)绝对要砍价。你不提出,店家绝不会主动降价卖给你东西。

达希·珍提供的省钱致富秘诀包括如何自制营养可口又便宜的浓汤,配上面包,当作一餐。她说:如果你想赚钱,不外乎“找更高薪酬的职业”和“多省点钱”这两条渠道。而采用另一条渠道,一样可以致富。她甚至还建议,为了节省棺材和丧葬费用,干脆连遗体都捐给科学界,以作解剖研究。

这两位另类致富专家的共同秘诀是:你省下来的一块钱,等于你赚了一块钱。怎么样,你也来试试他们的秘诀?这对你养成节俭储蓄的习惯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