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13279000000018

第18章 人生必备的能力(8)

在商品经济盛行的今天,“知识就是金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拥有知识的人才自然也就成了无价之宝,因此成功人士一定要有爱才如命,求贤若渴的思想,要有尊重人才的习惯。同时,成大事者能够慧眼识英才!才能使自己得到精兵强将,对自己的工作大有益处。中国有句俗语,“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凡成就事业的人!都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的配合与帮助,一起努力,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就十分重视人才,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他说“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为现代领导者需要有慧眼识英才的能力,这样才能汇聚人才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人才的经验和习惯。鲍叔牙推荐管仲,使齐桓公成就霸业;萧何月下追韩信,其“战必克,攻必取”,使刘邦终得天下;刘备三顾茅庐拜诸葛亮,诸葛亮作“隆中对”,并出山相助,终使三国鼎立;

发现和培养人才,还要注意不能求全责备,不因小缺点而忽视了其他的才华。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美国南北战争时的总统林肯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只看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并不计较他嗜酒贪杯的毛病。“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是识别人才的重要原则,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始终恪守任人惟贤的标准。

王安石说:“惟圣人能轻重在,不能铼两为平均。”成大事者在发现人才时,还要善于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一个人是学术上的权威;善于搞研究,分配到科研单位才能发挥作用。而如果让他去当什么长,也许发挥不了他的作用;而如果一个人擅长管理,有过人的协调能力,那就应该派他去担任具体工作,而不能让他去研究文艺创作。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都会造成人才的浪费。成大事者做到知人善任,才能使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由此可见,成大事者不仅要具有慧眼识英才的能力,而且还要能因材施用。如果不能因材施用,便是对人才的浪费。

(4)有一颗容人之心

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成功人士必须要会宽容,要有博大的心胸与气度。我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作了皇帝以后,深知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容纳各种人才的重要性,他一改历朝中“一朝君王一朝臣”的作法,起用了一大批元朝很有才能的官吏和学者。他提出“不以前过为过”的政策。这些人才对明朝的迅速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而《三国演义》中的陈琳曾经在檄文中把曹操的祖宗三辈都骂了个遍,但曹操依然欣赏他的才华并重用他。唐太宗李世民也重用曾帮助太子李建成而反对自己的魏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成大事者要容纳多种人才,就不能求全责备,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大胆任用。

(5)有一双指挥方向的手

成功人士还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组织指挥能力,所谓组织指挥能力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被管理的客体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管理”,即熟悉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如集权结构、分权结构、矩阵结构、系统结构等,并善于运用组织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达到动态上的综合平衡,从而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二是“控制”,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使被管理的客体(人、事、物)按照领导者的意图,沿既定的方向运动前进,并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成功人士的组织指挥能力,主要表现在用人授权和遥控指挥两个方面。一个成功人士,能够合理地使用手下的人才,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变成自己的手的延伸,脚的延伸、腿的延伸、耳的延伸,甚至是大脑的延伸,那么这个成功人士一定会成为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优秀管理者。成功人士,不仅要放手让手下的各类人才去工作,物尽其用、各尽其职,而且能够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对他们的行为方向、行为方式和行为效果实行有效的“遥控”,必要时还可以随时将他们“收回来”。那么,这个成大事者一定会成为一个牢牢控制、支配和驾驭全局的核心人物,是一个在本地区,本单位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附力的“内核”。

11.善于策划

皮尔理说:“每成一件大事,背后都有一场预谋已久的‘策划’”。

策划能力在你的人生过程中至关重要,它与成功息息相关。

策划成功的诀窍之一是创新。

策划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人类的高层次发展要求中,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在开拓事业领域和选择上,在更高层次的人类价值实现上,策划扮演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成功的策划,因为每一个人生方案都是出自于高超的策划。难怪,美国著名成功大师皮尔理说:“每成一件大事,背后都有一场预谋已久的‘策划’”。

你必须善于策划,策划你的工作,策划你的事业,策划你的奋斗。可以讲,策划能力在你的人生过程中至关重要,它与成功息息相关。你必须努力提高你的策划能力,靠好的策划才能取胜,才能成大事。请让你的美丽从策划开始!

策划有优有劣,好的策划自有它好的特点,策划是有取胜的诀窍的,世上每天那么多的策划被起草,却并不是每一个策划都能成功,为什么呢?其实,这仅仅是上个成功策划所需具备的因素导致的,出色策划应具有以下几点因素:

(1)出奇与创新

只有变化,才能因创新而成功,才能因出奇而制胜,而能够产生变化,改变一切现状的蓝图和规划就是策划。

策划成功的诀窍之一是创新。因为有了创新,所以才有了新的内容、新的手段、新的方式、新的服务、新的传播方式、新的契合点等等,无处不可以改变,无处不可以标新立异。请看两则出奇制胜的策划。

50年代,美国开始试验人造卫星。在第一颗人造卫星即将升空之际,有家厂商写信给美国五角大楼,要求在卫星上做广告。五角大楼官员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卫星上天后,谁能看得见呢?当然也就没有答应厂商的要求。虽不是人造卫星,但和人造卫星一样这则消息成为全美乃至全球报纸的新闻。结果该厂未花一分钱,在全世界出了名,达到了做广告的目的。

另外一例发生在日本。日本著名的衣料店“越后屋”,特备有许多雨伞。每逢下雨时许多未带雨伞的顾客或过路的行人纷纷聚集在檐下或店堂里避雨,此时店员便拿出雨伞“借”给他们,让他们能早点回家。这些雨伞上都印有醒目的“越后屋”三个大字。客人们打着这样的伞在雨中行走,为“越后屋”做了活广告,并且还心存感激之情,改日再还时,又光顾了一趟衣料店。即使行人借了伞而忘记归还,那也无妨,“越后屋”倒乐得增加几个“永久性活广告”。

这两个策划的成功就在于“创新”。因为创新适用于人类一切的自觉活动。没有创新便没有发展。不能出奇便缺乏生机,缺乏魅力,如一潭死水。正如,美国学者阿瑞提普说道:“单靠科学上的创造力是不能解决人类一切领域里的不幸和苦恼的,甚至可能给世界上的生活增加潜在的危险。而在智慧上的不断创新却能够回答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相互帮助而提出来的问题。所以巨大的成功要想脱离没有新意的策划,根本是不可能的。

(2)掌握时机

掌握时机并不意味着按时间先后办事。倘若掌握时机不正确,再完美的策划也会死亡。只有能巧妙地掌握时间,审时度势的人才是一个策划本领强的人,才能够积累或释放应该的能量,从而人为地形成高潮或低潮,造成一种震撼的冲击力。

70年代的台湾摩托车市场,共有几家规模水平相差不大的厂家,竞争激烈。其中一家三阳公司准备推出一种新型摩托车,为了让它在众多车型中令人刮目相看,公司精心策划了一个在时间上做文章的促销方案。

先是在台湾两家主要的日报上,刊出一则没有注明厂牌的摩托车广告,图下有几行小字:“今天不要买摩托车,请您稍候6天,买摩托车,您必须谨慎考虑,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好车就要来了。”

第二天,广告又出现了,只是内容换了1个字,“请您稍候5天”。这天,每一家摩托车店的营业额都减少了。

这样,类似的广告登至第六天。最后一天,一种叫“野狼”的新车型上市,全页面积的大幅广告,立即产生巨大轰动,市场供不应求,策划得到很大成功。

原来,代理的广告公司事先对市场进行了周密调查,发现台湾全省每天有200部摩托车的成交额,让消费者停止购买6天,至少可积存700部至800部的成交额,“野狼”上市后,一定可以从中争取到不少的份额,自然形成畅销的高潮。这种充分的时间酝酿出了消费者强烈的好奇心和心理期待,从而使得策划取得圆满成功,可以说时机把握的重要性在这则策划中成了首位功臣,一度成为策划界经典之作。

(3)随机应变

突发事件经常存在,而它在出现之前,人们只能对其特性和影响有一种相当模糊的认识,并不能做出一个准确时间、准确地点发生的明确判断。但当突出事件在一个本该成功实施的策划中出现时,由于它的变化迅速矿对策划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暴露出策划的脆弱性。

面对这一策划大敌,惟一的方法只能是尽量对各种可能进行分析,从而用增加策划的灵活性方法对抗策划脆弱性,使策划对突发事件有足够的应变力。

日本的日立公司为了发展生产、扩大企业规模,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新建厂房的建筑材料,新添置了许多设备。这时,正赶上了60年代初整个日本经济萧条时期,刚生产的产品滞销,卖不出去,扩大企业规模就可想而知了。

面对这一严峻情况,日立公司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停止投资施工,另一条路是继续投资。日立公司经过大家的认真讨论、分析、研究,最后,果断决定走前一条路,停止投资,实行战略目标转移,把资金投资到其他效益方面积蓄财力,待机发展。

实践证明,日立公司的决策是正确的。

从1962年开始,日本三大电器公司中的东芝和三菱的营业额都有明显下降,而日立公司的营业额则一直到1964年仍在继续上升。进人60年代后半期,一个新的经济繁荣时期来到了。蓄势已久的日立不失时机地积极投资1967年投入了102亿日元,1968年上升到160亿日元,1969年上半年突破了千亿大关,达1220亿日元。从效益上看,1966年~1970年,5年内销售额提高了1.7倍,利润提高了1.8倍。

这件事粗看起来仿佛仅仅只是一个日立公司的成功过程。但细看一下,就能发现,每个人在策划实施过程中都应具有随机应变,果断决策的本领。

(4)帮助他人实现梦想

人人都是一个梦想者,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总不断地在内心深处实现自己的梦想。策划家们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更会为帮助其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努力,从而使策划不断取得成功。

1991年,日本个人电脑市场滑坡,传统的市场霸主“NEC”的营业额直线下降。但就在这严峻的市场寒冬中,苹果电脑推出人性幽默设计,充分挖掘人类潜意识中的游戏动机,将整台机器变得平易近人。

如使用GUI视窗操作方式,操作者只要按鼠标键即可,不需利用键盘置入指令,要消除不必要的资料时,也只要移动鼠标,将所代表的画面图像移动到显示幕上的“垃圾箱”丢弃即可。“人机对话”更简单,更风趣了。另外,在操作错误时,电脑会发出“BO……YO……Yong”的悦耳音乐,或者“Kik……kee”的声音。一般人在电脑状况发生异常时通常会焦虑万分或怒气冲天,而苹果公司的这种电脑在你无法键人资料时,显示出“炸弹符号”的画面,表明目前输人的资料已消失,使用者面对一枚颇具漫画意味的“炸弹”,最多只会无奈地耸耸肩,有的则会幽默地一笑,而这一笑,可能便把一天专坐在电脑前的疲劳消除殆尽。

策划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更像一场虚构的演出,尽情地驰骋人类梦想,满足人类天性中的游戏要求。掌握了这一策划的秘诀——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你的策划就会赢来喝彩。

策划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人类的高层次发展要求中,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在开拓事业领域和选择上,在更高层次的人类价值实现上,策划扮演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著名的策划大师科维这样宣言:“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我不想效仿竞争者,我要改变整个游戏规则。”

策划本领的确成为21世纪每个人成大事必备的重要本领。

提高策划能力不仅能够让你看到未来,具有独特的眼光、远见和洞察力,而且还可以为你发掘的问题,正视的问题,提出不断改进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