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13279000000013

第13章 人生必备的能力(3)

你的生活是否过于严肃,以至于你所看到的都是生活的荒谬之处?要是一个人从来不笑,那他可能有些变态。每当你的言行过于严肃时,提醒自己,你所享有的时间只是现在。当开怀大笑可以使你如此愉快时,为什么要以愤怒折磨自己呢?

笑吧,为笑而笑;这就是笑的理由。其实,你并不需要为笑寻找理由。只要笑,这就足够了。冷静地观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人——包括你自己,而后再决定选择愤怒还是幽默。请记住,幽默会使你和其他人都得到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笑。开怀大笑吧,笑声会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3)愤怒的表现形式

不管在什么时候,你都可以看到人们动怒的情形。不管在什么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人们陷入不同程度的愤怒,从轻微的烦躁不安到严重的咆哮大怒,尽管愤怒是一种逐渐形成的习惯,但它也是一种侵蚀人际关系的病症。下面是人们愤怒的常见原因:

(1)当他人干事马虎、丢三落四时动怒,尽管你的怒气很可能会鼓励别人继续自行其是,而你自己也会继续气下去。

(2)对无生命的东西动怒——要是你胫骨给撞了或大拇指给锤子砸了,尖叫一声倒可以减轻不少痛苦。但如果你为此大动肝火并做出某种行为,如用拳头砸墙,那么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使你更加痛苦。

(3)因丢失东西动怒——不管你怎样咆哮大怒。丢失的钥匙或钱夹都不会物归原主。相反,它只会阻碍你有效地寻找遗失的物品。

(4)因个人不能控制的天下大事动怒——你可以不满意政治局势、外交关系或经济状况,但你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性却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上面我们列举了人们可能动怒的若干情况,现在让我们看看愤怒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

(1)责骂讥讽,经常对爱人、孩子、父母或朋友如此。

(2)粗暴行为,摔东西、掼门甚至动手打人等。当此类行为走向极端时,便会导致暴力犯罪。

(3)语言发泄,“他真把我气死了”或者“你太让人生气了”、“宰了他”、“揍扁他”或“逆我者亡”等等。虽然,你可能会认为这仅仅是讲讲而已,但这些话的确助长愤怒情绪和暴力行为,会使友好竞赛变成愤怒逞强的暴力争斗。

(4)大发脾气,这不仅是通常表示愤怒的方式,而且往往使发脾气的人如愿以偿。

(5)嘲弄、讥讽、生闷气,这些方法同暴力行为一样,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4)消除心中的怒气

发怒,完全是下种可以消除与避免的行为,只要好好地把握自己,你就可以让自己走出这一误区。当然,你需要选择很多新的思维方式,并且需要逐步实现。每当你遇到使你愤怒的人或事时,要意识到你对自己说的话,然后努力用思维控制自己。从而使自己对这些人或事有新的看法。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下面是消除愤怒情绪的若干具体方法:

(1)当你愤怒时,首先冷静地思考,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过去一直消极地看待事物,现在也必须如此,自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2)当你想用愤怒情绪教育孩子时,可以假装动怒:提高嗓门或板起面孔,但千万不要真的动怒,不要以愤怒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痛苦来折磨自己。

(3)不要欺骗自己。你可以讨厌某件事,但你不必因此而生气。

(4)当你发怒时,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如果一味禁止别人这样做,只会加剧你的愤怒,你要学会允许别人选择其言行,就像你坚持自己的言行一样。

(5)请可信赖的人帮助你。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发怒时,便提醒你。你接到信号之后,可以想想看你在干什么,然后努力推迟动怒。

(6)在大发脾气之后,大声宣布你又做了件错事,现在你决心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今后不再动怒。这一声明会使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表明你是真心实意地改正这一错误。

(7)当你要动怒时,尽量靠近你所爱的人。

(8)当你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对方最容易使人动怒的一些言行,然后商量一种办法,平气静心地交流看法。比如可以写信、由中间人传话或一起去散步等,这样你们便不会以愤怒相待。其实,只要在一起多散几次步,你便会懂得发怒的荒谬了。

(9)当你要动怒时,花几秒钟冷静地描述一下你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以此来消气。最初10秒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你熬过这10秒钟,愤怒便会逐渐消失。

(10)不要总是对别人抱有期望,只要没有这种期望,愤怒也就不复存在了。在遇到挫折时,不要屈服于挫折,应当接受逆境的挑战。这样你便没有空闲来动怒了。

愤怒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会妨碍你的生活。同其他所有误区一样,愤怒使你以别人的言行确定自己的情绪。现在,你可以不去理会别人的言行,大胆选择精神愉快——而不是愤怒。

(5)避免发怒的方法

愤怒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古代素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生理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时,会有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胆汁增多、呼吸紧迫、脸色改变,甚至全身发抖。这种情况对人的健康不利是不言而喻的。

怎样使自己不发怒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生理中遇到能引起人发怒的刺激时,应当力求避开,眼不见,心不烦。这是自我保护性的制怒方法。

(2)在受到令人发怒的刺激时,大脑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灶,这时如果主动在大脑皮层里建立另外一兴奋灶,用它去找到或消除引起发怒的兴奋灶,就会使怒气平息。比如盛怒下的妻子,看到可爱的孩子天真的表演会怒气全消就是这个道理。

(3)怒从何来?常常是虚荣心强、心胸狭窄、感情脆弱,盛气凌人所致,对此,可以用疏导的方法将烦恼与怒气导引到高层次,升华到积极的追求上;以此激励起发奋的行动,达到转化的目的。

(4)这是一种主动的意识控制,主要是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意志修养缓解和降低愤怒的情绪。有人在要发泄怒气时,心中默念“不要发火,息怒、息怒”,会收到一定效果。

总之,你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别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

4.学会调整消极心态

欲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应该克服消极心态的束缚。

成功者遇到困难,怀着挑战的意识,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成功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的消极的心态。

恐惧衍生于无知。

消极的心态常常妨碍人们形成进取之心,而一个人是否有进取之心决定了他确定和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否则就会成为平庸之徒。因此,应该学会走出消极的心态!欲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就更应该克服消极心态的束缚。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艰难、猥琐。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观念有问题。遇到困难,他们只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干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怀着挑战的意识,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爱迪生试验失败几千次,从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创造了照亮世界的电灯。

成功者从成功中获得更多的信心,失败者从失败中得到更多的害怕和借口,积极行动的积累,可以造就伟大的成功;消极言行的累积,足以让人万劫不复。

如果你想成大事,必须明白以下道理:

(1)成功只在一念之间

仔细观察比较上下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心态尤其是关键时候的心态,我们就会发现“一念之差”导致惊人的不同。

在推销员中,广泛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入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结果发大财而回。

这就是一念之差导致的天壤之别。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打赤脚的非洲人,由于下念之差,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信心满怀,大获全胜。

要改变失败的命运,就要改变消极错误的心态。永远记住一念之差决定成败。

卡耐基曾讲过一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发: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是华氏一百二十五度。她没有人可谈天,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太难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监狱中的铁窗向外看,一个看到泥土,另一个却看到天空的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常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她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成功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的消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常常把我们吓倒。要想成功卓越,必须牢固树立积极成功的心态,彻底清除和控制消极失败的心态。

自卑症、借口症、恐惧和忧虑症是消极失败心态几种具体表现,其他消极失败心态的表现在悲观、压抑、偏见、固执、僵化,自我意识太强,过分追求十分十美,一战而就的心理,急躁、不讲方法的蛮干,冲动心理,畏难而退的心理,内疚悔恨,沮丧泄气,愤怒嫉恨……它真是太多了。

这些消极心态常常不请自入,光顾我们的头脑。它们像毒菌一样侵害我们的心灵。如果不加抵制,它们便会迅速繁殖扩散,使我们整个人生走向消极和失败。

长期受多种消极心态影响的人,几乎像得了癌症一样,从里到外,都表现出“我不能”“我不行”“我不要”等无能的癌症症状。

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常常是消极心态的受害者。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消极心态呢?的确如此。那么,有没有办法对付这些消极心态呢?

当我们能较清醒地思考上面两个问题的时候,消极心态就开始害怕我们了,它要准备逃遁了。只要我们找出造成消极心态的原因。就不难找出对策。有了对策,消极心态就会被我们控制而不是控制我们,就会被我们清除消灭而不是侵害消灭我们。

让我们试着从消极心态形成的较普遍原因、相应对策与心理训练的角度,探讨控制和清除消极心态的问题。

由于这种种的社会消极因素,极大地影响和干扰人们的思想心态,挫伤许多人的信心,使相当多的人滋生出种种的消极思想和心态,不少人以各种消极的心态来麻醉自己,麻醉他人。

(2)借口症的虚假和危害

社会中因各种借口造成的消极心态,就像瘟疫一样毒害着我们的灵魂,并且互相感染和影响,极大地阻碍着人们正常潜能的发挥,使许多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世。

然而,正像任何传染病都可以治疗一样,“借口症”这个心态病也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办法之一就是用事实将借口的理由一一驳倒,使它没有脸面没有理由在我们心中立足。

我们来看看几个常见的借口是如何的荒谬。

年龄借口——前几天我在街上偶然碰见一位少年时代的同乡,十几年未见面,大家都大为感慨,于是亲切地聊起来。然而,使我惊愕的是,他竟说自己已经“老”了。“现在只是为了.孩子赚钱,还有十几年就要退休养老了,没有其他想法了。”

老天,他才三十五六岁!怎么就等待退休养老呢?

怪不得我们这个社会有那么多失败者,他们不努力去追求成功,却随意找借口,迎接和等待人生的失败。

我的这位朋友,在少年时代是一个中等偏上智力水平的人,在我的记忆中,他样样比我强。家境不错,父亲是国家干部,母亲也有工作,在那小地方、那年月可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从交谈中,我知道了他现在的一些情况。他在某国营公司当职员,当过兵,老婆在机关工作,有一个男孩在读小学。在当今中国,他是一个拥有三口之家的典型男子。按说他现在最具有条件去设立某个目标,努力攀登。遗憾的是,他竟然放弃了一切追求。年龄的借口和其他的交谈都显露了他消极失败的心态。三十五六岁就说“老”了。事实恰恰相反,三十五六岁的人生是最有作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因吸收广泛的生活养料而比较成熟,比较容易认识和把握自己与社会。

许多做事成功的人,大都是在三十至六十岁的年龄阶段完成的。王光兴初任饮料厂厂长时已四十岁,任罐头厂厂长已四十六岁。北京天安制药集团总裁吕克键,四十九岁才开始辞职创业。山东乳山百万富翁养蚶专家辛启泰,五十岁才从海边滩涂上寻找成功之路。四川“蚊帐大王”“杨百万”六十六岁才从摆小摊开始做生意。美国前总统里根73岁还参加竞选。

据拿破仑·希尔对2500人进行分析,反映出很少有人在40岁以前取得事业上的大成功。美国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40岁还没有迈出成功的重要步伐。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在取得巨大成功之时,已过40岁。希尔本人出版第一本成功学著作时已是45岁,之后他为成功事业还工作奋斗了42年,当他80岁的时候还在出书。

当然,现代社会发展比较迅速,四十岁之前成功的例子已比比皆是(这也说明“我还年轻”的借口同样站不住脚)。由于各人的条件、目标、成功的内容和起始点不同,四十岁后成功的例子也仍然相当普遍。

年龄,决不能成为不成功的借口。

教育和文凭的借口——“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我没有文凭。”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实上学习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教育、文凭教育,仅仅是千万条求知途径中的一种。其实,从学校的书本上学东西,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教育来自社会大学和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