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13278500000030

第30章 箴言八:“情”字篇——知恩图报与人为善(2)

李嘉诚急忙解释道:“千万不能这么说,老板养活员工,是旧式老板的观点。现代企业的观念应该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

商人皆为利来,其最终目的都是为赚钱。商人不是慈善家,工厂没有效益,关闭是无可厚非的。都说商场是无情的,但李嘉诚却能化无情为有情,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人情戏。

李嘉诚“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的观念符合现代人的管理思想,值得我们深思,能给我们许多启迪。

确实,如果没有广大员工的卖力苦干,无论多么有本事的老板也是孤掌难鸣,成不了气候。

相反,企业富有凝聚力,员工精诚团结,愿意为老板奋斗出力,这个企业就必定大有前途。

李嘉诚在谈到员工与公司的关系时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

“员工是替公司赚钱的,是对公司有贡献的人……

我一向这样想:虽然老板受到的压力较大,但是做老板所赚的,已经多过员工很多,所以我事事总不忘提醒自己,要多为员工考虑,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利益。”

也许有人会用“冠冕堂皇”一词形容李嘉诚这番话,并认为他这么说不过是在收买人心。其实,我们可以不必管他怎么说,只看他怎么做。他为老员工安排出路,总是实实在在的事。不管他这么做是真心实意,还是收买人心,都对他的事业有事实上的好处,使别人真心实意地跟着他干。一般的老板,只想利用员工,并不愿为员工利益着想,一有不利,就把员工当包袱甩。这样,员工就不敢将日后的前途托付给老板,心心念念想为自己谋出路,有力也不愿使出来。这样对谁有利呢?不过是一损俱损罢了!

李嘉诚箴言:

千万不能这么说,老板养活员工,是旧式老板的观点。现代企业的观念应该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

5.做于国于民有利的事,乃人生一大快事

一个商人,如果在赚钱的同时,能够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很重,那么,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而且还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

李嘉诚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无需用名片表白身份。可在中国的西部,他却破例给几个残疾人各留下了一张名片: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嘉诚。

那是在2001年2月,李嘉诚到西部去考察这里的教育及医疗情况。行前,他特意提出,这次一定要去看望看望残疾人。

2月20日,李嘉诚来到他8年前捐资建设的甘肃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当时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脑瘫患者见到李嘉诚,迈开蹒跚的脚步、伸出颤抖的双手,李嘉诚快步迎上前去亲切抚慰;经过听力语言训练的聋儿在动听的乐曲中齐声朗诵儿歌、跳起优美的舞蹈,李嘉诚脸上不时洋溢舒心微笑;他还非常仔细地查看了“长江普及型假肢”装配的整个流程,关切地询问假肢是否舒适耐用,当他亲眼看到刚装上假肢的残疾人迈出第一步时,一丝欣慰的笑容浮现在李嘉诚饱经沧桑的脸上。随后,他和残疾人围坐在一起,他们争着向李嘉诚说各自的心里话,残疾人发自心底的话语,使李嘉诚十分动情,其中的几个孩子的故事更让他无法安坐:

田楠虽然从小双耳失聪,但李嘉诚资助的聋儿语训项目使她学会了说话,能与健全孩子一起在普通学校学习,她现在已是一名高中一年级学生。田楠激动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动情之处忍不住抽泣起来。李嘉诚绕过半个会场走到她身边,安慰她说:“我听懂了,不要难过,忘掉不幸过去,未来会更美好!”

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张静,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失去左腿。每天早上,她都单腿蹦到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们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背影,心中有说不出的羡慕。去年7月,李嘉诚资助她装上假肢走进课堂。小张静骄傲地告诉李爷爷,她语文考了97分,数学得了100分,还当场表演了踢毽子,并且拿出了自己的奖状。李嘉诚高兴地接过张静的三好学生奖状,抚摸着她的头说:“将来科技发展了,你还会跑起来。”

6岁的儿童窦军,长得虎头虎脑,一派童真,不幸的是失去了一条腿,他见到李爷爷,他毫不羞怯地仰着头大声说:“李爷爷给了我新腿,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挣好多好多钱,坐着大大的飞机去看您。”所有在场的人都笑了,李嘉诚也开心地笑了……临别时,出乎意料的是,李嘉诚向随行人员要来自己的名片,逐一递到残疾人手中,温和地说:“今后,有事找我。”在兰州,从未看见李嘉诚给任何人送名片,现在他拿出来了,给的却是最普通的残疾人,几个孩子!

一周后,李嘉诚返回了香港。就在第二天,他给张静和田楠各写了一封信,表示很高兴与她们见面,同时鼓励她们努力学习,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只要在学业上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那么日后如升学遇到困难,可以和他联络。这样一个商界巨子,每天要务繁多、百事缠身,但他没有忘了那两个普通农村的小姑娘。如此迅速写信,更是出人意料。

中国残联的一位盲人理事讲述了他下基层经历的两件事:青海一位因外伤而双目失明的70岁老人,终生没有走出过草原。老人对同是盲人的中国残联一位负责人说:草原很大,我走不了多远,可听很多从我家经过的人都提起李嘉诚。他没有来过我们这儿,可他让草原上的许多盲人都睁开了眼。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11年来,李嘉诚从不间断与中国残联领导晤谈,了解残疾人状况。这是为什么?

从谈话记录中看到,李嘉诚屡屡提及“助无助者”。他说:“人在无助的时候,帮一下,是最有益的。”早在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首次访问香港,李嘉诚就捐款200万元港币;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之后,1991年李嘉诚再次捐资1.05亿元港币。

其间发生的故事令人回味:1991年8月,******率中国残疾人展能团和艺术团访港。时值华东水灾,港澳同胞纷纷为灾民捐款。******申明,此次赴港不进行募捐筹款。李嘉诚执意前往看望,在刚刚向华东灾民捐献5000万元港币后,又当面送给中国残联一张500万元港币的支票。

晤谈时******特别提到:我们把你的捐款作为“种子钱”,每用1元,带动各方面拿出7倍以上的配套资金,用到残疾人最急需的项目上,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的一席话,恰与李嘉诚的办事原则不谋而合。李嘉诚连声称赞,说:每一个铜板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你们使用资金的效益这么高,令人佩服!你们所做的,是一项高尚的事业。李嘉诚向******索要了残疾人事业的资料回去参阅。是夜,李嘉诚与两个儿子长谈。内地残疾人的困难令他动情,中国残联使用捐款的效益令他动心。次日,李嘉诚约******再次晤谈。8月16日,两人见面。李嘉诚说:我决定再捐1亿元,也作为一颗种子。你们只需争取四五倍的配套经费,便可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士。我捐钱,你们落实个计划,为残疾人办事。

12月初,李嘉诚委派次子李泽楷来北京,全面了解内地残疾人状况、工作的要点、难点及正在拟订的计划纲要草案。李泽楷凝神倾听,仔细阅读,频频点头。几天后,李嘉诚致函******:“贵会最能了解残疾人士之需要,所做之决策亦能令残疾人士无论心理及生理之健康均得到最大之帮助,本人及属下公司均乐意配合……”

1999年12月,******将赴香港两天,参加国际会议。李嘉诚闻讯,致电北京,希望与******在港期间见面晤谈。12月18日,两位老朋友再次相聚。李嘉诚真诚地向******表示,1991年交谈的情景,印象犹深,当时非常高兴,新世纪来了,彼此一定要加强合作。李嘉诚乐意再捐款筹办新里程计划,原则上不要锦上添花,一定要实实在在的东西。为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他愿意不断付出精神、时间和资金在医疗、教育和公益事业上。******说:1991年的捐款,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我55岁了,内地是60岁退休,我想在退前扎扎实实地做几件事,为后来者留些东西。主要着眼于薄弱环节和发展需要,创造条件、建立基储形成机制,使残疾人事业得以与经济社会协调地持续发展。无论如何,选好项目,用你的捐款主要做拓荒性的工作。

李嘉诚赞许道:机制很重要。三个月后,中国残联送上一份需6000万捐款资助的《长江新里程计划》,李嘉诚欣然同意。后来,他又主动追加4000万,捐款达1亿元港币,以扩大受益人数。

近年来,中国残联多次向李嘉诚提议,举行捐款助残总结发布活动并邀请他参加,均被婉言谢绝。

李嘉诚说:“这是我作为一个国民应尽之天职。”李嘉诚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世界上要成就每一样真正有价值而值得骄傲的事,都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为理想和目标付出时间、努力、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大家以崇高的价值观,付出爱心、精神,善用宝贵的资源贡献社会,共同为人生留下美好的种子。”这就是李嘉诚与残疾人之间鲜为人知的平凡故事。

人们从中可以读出商海之外的李嘉诚,一个生活中的、立体的、大写的“人”。佛学大师赵朴初,临终前,在医院挥毫为李嘉诚题词:拳拳爱心。

很少题词的李嘉诚,在甘肃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挥而就:发扬人性中光明与高贵的一面,为无助者提供无偿服务。同时同地,残疾人送上他们的礼物——在众多残疾人的签名之上,托出一行大字:您的爱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李嘉诚箴言:

我个人对生活一无所求,吃住都十分简单,上天给我的恩赐,我并没多要财产的奢求。如果此生能做多点对人类、民族、国家长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乐此不疲的。

6.心中有杆秤,寸草报春晖

“天地之间有杆秤,自己富了不忘老百姓。”这是许多爱国华侨的心声。

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旅港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缅怀国家,思念故土,竭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李嘉诚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之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持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李嘉诚无疑是海外投资金额最大的一位香港华人富豪。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李嘉诚却不是第一个。早在很多年前,香港不少财阀已在中国内地轰轰烈烈干起来,取得骄人业绩。而李嘉诚先输一步,从此不甘再落后,因此,他从1992年起,把港外投资轴心放到内地市场。

正是这年,******视察南方经济特区,掀起改革开放的巨浪。中国内地,被世界经济界看成全球最具潜力的投资市场。据传,亲英亦亲华的马世民,固执地要李嘉诚三思而行。李嘉诚往往是行动迟人一步,但决策已定,就不易随便更改。即使是在香港信心危机再次泛滥之后,香港人似乎不走留于香港就是坐以待毙。长实集团,九成以上的董事都主张迁册,仅李嘉诚一人坚决不同意。结果,各公司没有一间迁册海外。

李嘉诚所领导的李氏企业,在长期以来立足于港岛,并逐渐向海外发展。随着香港回归和国内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李嘉诚也敏锐地觉察到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因而果断地移资大陆,在各地寻找发展的机会。据李嘉诚自己所说,李氏企业将投资300亿元左右,与国内企业联合发展。

李嘉诚的足迹遍及国内各地,例如在上海,他指出,“与七八年前我第一次来这座城市相比,上海的发展真是令人目不暇接。上海将会是我们在内地投资的重点之一。”

李嘉诚又说:“我一下飞机就感觉到了上海的巨变,不仅是城市容貌焕然一新,而且能感到每一个上海市民积极地参与上海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上海的领导层也有很大的决心。”

李嘉诚盛赞上海在短短的几年间便成为举世闻名的金融、资讯科技、贸易及航运中心。“上海在新世纪中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员,它的前程是无限的。”

仅仅目前长江集团和和记黄埔集团在内地投资就超过600亿港元,其中在上海的投资约为80亿港元,已经成为香港在内地最大的投资者之一。李嘉诚表示,他将把上海作为在内地重点投资的城市之一,只要有好的项目都会考虑在这里投资。

又如,李嘉诚又来到与香港毗邻的深圳,在一次应深圳市领导的邀请,赴深圳参观考察时,李嘉诚一再用“高瞻远瞩”来评价深圳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成就。当他得知和记黄埔旗下的盐田国际与盐田港集团已经签署盐田港第三期开发合作意向书后,高兴地说,盐田港的目标是世界最大最佳的集装箱码头,深圳将成为长实集团在内地投资最多的城市,而且李嘉诚还欣然题词:“高瞻远瞩,建立世界最大最佳的集装箱码头”。

面对深圳的巨大变化,李嘉诚一再向陪同的市领导表示,深圳最了不起的还不是现在的发展水平,而是深圳的领导在城市规划建设、经济科技发展方面高瞻远瞩的决策水平。在莲花山顶,面对市中心区的规划模型,李嘉诚连连称赞说,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流水平的。如果发展空间允许,长实愿为中心区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高新技术园区,李嘉诚很认真地听取了有关负责人的介绍。当听说深圳高新技术园区已被国家列为五大重点高新园区时,李嘉诚很认真地询问还有没有发展空间,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可否内销,对外商投资企业有什么限制?因为长实正在和全世界几家最大的高科技公司探讨合作项目。他说,深圳高新技术园区是很好的投资选择。

以上在祖国内地两个地方的考察足以证明李嘉诚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相信在今后的投资中,他将为内地的各项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和财力,极大地促进祖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李嘉诚在家乡的盛举,当属捐资兴建汕头大学。

当年,爱国华人陈嘉庚多年奔波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他以“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之决心,在福建捐资兴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及水产、航空等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华侨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