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
13253000000015

第15章 暗示对儿童的影响

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深思而后行。否则,他就失去自控力,而易受另一个人的意志所支配,或者成为外界影响的牺牲品。

暗示是改变儿童自我的因素

在童年期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暗示影响。在这个时期,成人能够悄悄地潜入儿童之中,用他的意志激发儿童的意志,使儿童发生变化。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不再是儿童在行动,而是成人借助儿童在行动。

在学校里,我们发现,如果我们用过于夸张的动作给儿童示范如何做某些事情的话,儿童独立思维和判断的能力就会受到压抑。可以这样说,这种活动跟应该支配自己的自我相分离,而由另一个自我继续下去,虽然这个自我更强有力,但它并不属于儿童。这个外来的自我有力量剥夺儿童的活动方式。

在这方面我碰到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我曾经看到一个2岁左右的儿童把一双脏鞋子放在干净的床单上。我没加思索就冲过去拿起鞋子,把它们放在房间角落里,并说:“它们是脏的”。然后,我用手掸了掸床单上放过鞋子的地方。自这件事之后,这个小家伙无论何时只要看到鞋子就会奔过去说:“它们是脏的”。然后,又会走到床边,把手按在床上,似乎在把它掸干净,虽然鞋子并没有在床上放过。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天,一位年轻妇女收到一个包裹。这件礼物让她很高兴,打开后她发现盒子里有一块丝手帕,就把这块手帕给了她的小女儿,盒子里还放着一只喇叭,这个年轻女顺手将它捡起,放到嘴上吹起来,小女孩高兴地叫道:“音乐!”打那儿以后,只要这个小女孩看到布,就会微笑着说:“音乐”。

由此可见,成人的禁令很容易对儿童的活动产生一种约束力。这种约束性的影响主要来自有教养的和善于自我约束的人,特别是来自那些文雅的保姆。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单独跟他外祖母住在乡下的庄园里。这小女孩想打开花园里人造喷泉的龙头,以便能看到喷水。但正当她要这样做时,突然把手缩了回来。她的外祖母鼓励她开龙头,但这小女孩回答说:“不,我的保姆不喜欢我这样做。”这位外祖母试图说服她,对她说允许她这样做。一想到能看到喷水,这个小女孩既高兴又满意地笑了起来。她把手伸了出去,但是并没有开龙头,又把手缩了回来。显然,并不在场的保姆的禁令比在这个小孩身边的外祖母的邀请更具影响。

另一个是一个稍大一些的孩子,他是个7岁左右的男孩。当他看见远处有吸引他的某件东西时,他站起来准备朝那个东西走去,但是很快,他又退了回来,坐在椅子上,似乎为无法克服的意志冲突而感到痛苦。阻止他起步的“主人”是谁呢?没有人知道,因为这种记忆甚至在儿童的心灵中也找不到一丝痕迹。

怎样判断儿童易受暗示影响

儿童是一个细至入微的观察者,他特别容易被成人的行为所吸引,进而模仿它们。在这方面,成人可能相当于一本打开的书,通过这本书儿童可以指导他自己的活动。但是,成人若想提供正确的指导,就必须始终平静地以一种舒缓平和的节奏行动,以便于儿童能清楚地看到他行为的所有细节。

成人若是不这样做,而是依自己的自然脾性肆意而行,那他就不是在鼓励和教导儿童,而是把他自己的快节奏强加给儿童并通过暗示的力量取代儿童。

即使是感官对象,只要它们有吸引力,就能对儿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暗示,会像磁铁一样引出各种活动。有一部电影有助于说明这个问题,该部电影记录了莱文教授所做的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他这项实验的目的是,识别来自我们的一所学校的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对同一物体的不同反应。这两组儿童年龄相仿,背景相同。桌子上放着许多不同的物体,包括一些我们自行设计出来供儿童运用的感官材料。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儿童正在走进教室。他们对桌上的各种物体很感兴趣,并被深深吸引住了。他们富有生气,他们的微笑表明,见到那么多不同的物体他们很高兴。每个儿童拿起一件东西就开始工作了,做了一会又把它放在一边,又拿起另一件东西干了起来,如此重复,从一项活动到另一项活动。

电影的上半部放完之后,我们看到第二组儿童正在走进教室。他们走得很慢并不时停下来,环顾四周。他们很少拿这些物体,只是聚集在它们周围,懒散地站着。从这部电影的下半部开始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结束。

这两组儿童中,哪一组是智障儿童,哪一组是正常儿童呢?与人们的推测相反,在影片的上半部出现的儿童才是智障儿童。然而他们的表现是那样的富有生气,他们到处走动,从一件物体到另一件物体,每样东西都要玩一玩。对看这部电影的人来说,这些儿童给人的印象更聪明,因为通常成人习惯于把积极主动的活泼儿童看作是更聪明的人。

事实上,正常的儿童是以一种安静的方式到处走动的。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他们好长一段时间站着不动,对一件物体沉思着什么。他们以惊人的方式证明,安静和有分寸的活动,并伴随着认真的思考是正常儿童的标志。

莱文教授的实验跟传统的概念相冲突,因为在通常的环境中,聪明的儿童会像电影中的智障儿童一样去行动。在我们的学校里却可以发现,一个正常儿童的行动是缓慢而若有所思的,但他的动作受自我所控制,由理性而指导。这种儿童也对他看到的物体感兴趣,并对其获得印象,但能掌握这些印象,能充分运用它们。由此可见,有节制的活动才是有价值的。重要的是,儿童应该能够把握自己的运动器官,而不仅仅是到处乱闯。

事实上,对个人来说,有能力用一种审慎的方式行动才是正常的。否则,他就不具备起码的自控力,而易受另一个人的意志所支配,或者成为外界影响的牺牲品。

他人的意志可能强迫一个人产生某种行为,当这种情况真的发生时,我们可以说这个人的人格被分裂了。又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儿童身上时,他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而本来他是应该具有的。可以把这种儿童比作这样一个成人:他凭靠气球降落在沙漠中,突然一阵风把气球刮走了,把他一个人扔在那里。他失掉了气球,找不 到任何替代气球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人可能遇到的情景。当儿童陷于这种情形时,他会与成人发生冲突。由于儿童的心智尚未健全,他表现的方法是杂乱无章的,因此可以说,他似乎成了自然力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