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13196300000010

第10章 攻战计(2)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完,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也从殿后出来说道:“兄逼弟为何太急?”曹丕慌忙离座答道:“国法不可废。”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曹植拜辞而去。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译文:等待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去围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办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

计名探源:

调虎离山,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谍略。它的核心在一“调”字。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做才可以取胜。

孙策用计取卢江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准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了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量薄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子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上方谷司马氏中计

蜀后主建兴12年(公元234年),诸葛亮领兵三十四万伐魏,以姜维、魏延为先锋,分五路进军,六出祁山。

魏明帝曹睿闻报,命司马懿为大都督,凡将士量才委用,各处兵马皆听调遣,领兵四十万至渭水之滨迎战。曹睿仍不放心,又手诏赐司马懿曰:卿到谓滨,宜坚壁固守,勿与交锋。蜀兵不得志,必诈退诱敌,卿慎勿追。待彼粮尽,必将自走,然后乘虚攻之,则取胜不难,亦免军马疲劳之苦。计莫善于此也。

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沙场老对手,双方都知道对方兵法娴熟,足智多谋,不好对付。所以战前各自都作了周密部署,严阵以待。诸葛亮在祁山选择有利地形,分设左、右、前后、中五个大营,并从斜谷到剑阁一线接连扎下十四个大营,分屯军马,前后接应,以防不测。司马懿则在大军于渭水之北,同时在水上架起九座浮桥,命先锋夏侯霸、夏侯威领兵五万渡河至渭水南岸扎营,又在大营后方的东原,筑城驻军,进可攻,退可守,稳扎稳打,务使魏军立于不败之地。

双方经过两次规模不大的交锋,互有胜负。司马懿决定以攻为守,并且,在离开许都时,魏王有诏书在先,要求司马懿与蜀军打持久战。所以魏军便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由于蜀军事师远来,粮草供应颇为困难,因而利于速战;而魏军以逸待劳,利于坚守。因而诸葛亮的主要策略目标,就是要诱敌出战,调虎离山,速战速决。然而司马懿老谋深算,素以沉着、谨慎、稳重著称,加上有魏明帝临行手诏,也不必担心那些急于求功的部将鼓噪进攻。在这种情况下,要调动司马懿这只“老虎”离山,谈何容易!原来廖化再追杀司马懿时,得了司马懿的头盔,诸葛亮便派魏延拿着司马懿头盔前来讨战。魏军将士皆怒,俱欲出战。司马懿却笑着说:“圣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请勿出战,坚守为上。”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猎手。司马懿这只善于谋略,经验丰富的“深山之虎”,最终被诸葛亮调出来了,还险些丢了性命。那么,诸葛亮究竟使了什么样的招数,使司马懿这只“深山之虎”出的山呢?

诸葛亮深知,蜀军此次远征的弱点是远离后方,粮草供应困难。同时,他也深知司马懿正是看准了自己这一弱点,并在这一弱点做文章,设法使蜀军断粮自乱,然后乘机取胜。于是,诸葛亮决定将计就计,也在粮草供应上做文章、设诱饵,引司马懿这只“虎”离山。

首先,诸葛亮分兵屯田,与当地老百姓结合耕种,就地生产粮食,以供军需,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姿态。这就等于告诉司马懿:你不急,我也不急;若是我不急,看你急不急。果然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沉不住气了,对其父司马懿说:“现在蜀兵以屯田作持久战的打算,如此下去,如何是好?何不与蜀军大战一场,以决胜负!”司马懿却说:“我等奉旨坚守,不可妄动。”司马懿口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比谁都着急。

其次,诸葛亮自绘图样,令工匠造木牛流马,长途运粮,据三国演义上说这东西很好使,“宛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蜀营粮草由木牛流马源源不断从剑阁运抵祁山大寨。司马懿闻报大惊说道:“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此时司马懿已经暴露出破坏蜀军屯田、运粮、屯粮计划的心情。

第三,诸葛亮开始了他的第三部计划,引司马懿上钩。具体办法是:一方面在营外造木栅,营内挖深坑,堆干柴,在营外周围的山上虚搭窝铺草营造成蜀兵分散结营,与百姓共同屯田屯粮,而大营空虚的假象,一次引诱魏军前来劫营;另一方面在上方谷内两边的山坡上虚置许多屯粮草屋,内设伏兵,同时让军士驱动木牛流马,伪装往来谷口运粮。而诸葛亮自己则离开大营,引一支军马在上方谷附近安营,以引诱司马懿亲领精兵来上方谷烧粮。诸葛亮把这些布置完毕,专等司马懿这只老虎前来送死。

司马懿呢?也没闲着,正在琢磨蜀军的动静。他见诸葛亮如此安排,就想劫烧蜀军的粮草,虽然心切,却又极为谨慎小心,深恐中了诸葛亮调虎离山的诡计。于是便也使了个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来对付诸葛亮。他亲领魏兵去劫蜀兵祁山大营。但却一反过去每战必让主攻部队走在前面的惯例,让手下的部将领兵前往,直扑蜀营,自己反而在后引援军接应。他这样做,一是担心蜀营有准备,怕中了埋伏;二是他指挥魏军劫蜀军大营本属佯攻,目的是调动蜀军各营主力,甚至诸葛亮本人领军前来营救,而他却自领精力奇袭上方谷,烧掉蜀方的粮草。然而,司马懿的这个调虎离山计,却未能骗过诸葛亮。诸葛亮早料到司马懿这一着。因而当魏军直扑蜀军大营时,诸葛亮只是事先安排蜀军四处奔走呐喊,故作声势,装作各路兵马都齐来援救的态势,而诸葛亮却趁司马懿这只“虎”已离山之机,另派精兵去夺了渭水南岸的魏营,而自己却在上方谷等待司马懿来“烧粮”,以便“瓮中捉鳖”。司马懿父子果然中计,见四处蜀军都急急忙忙奔回大营救援,便趁机率亲兵杀奔上方谷来。蜀将魏延依诸葛亮的安排,用诈败的方法将司马懿父子诱进谷中,诸葛亮早有安排,早已派兵截断谷口。一声令下,山谷两旁火箭齐发,地雷突起,草房内干柴全都着火,烈焰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下马抱着二子大哭曰:“想不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司马氏父子眼看就将葬身火海,忽然狂风大作,黑云弥漫,一场倾盆大雨浇灭了大火,救了司马氏父子的性命。

司马懿原本拿定了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的策略,结果却仍被诸葛亮调下了山。他原想用“调虎离山”之计烧掉蜀军的粮草,想不到却反而中了诸葛亮的“调虎离山”之计,还险些丧命。看来两军对垒,不光是军事实力的较量,更是心机与意志力的较量。真是计中有计,人外有人。

下邳城调虎离山屯土山三事降曹

刘备与马腾、董承、王子服等人共同谋划曹操,不料事泄。刘备被曹操杀得大败,只身投奔袁绍,张飞不知去向,关羽保着刘备得家小困守下邳。曹操急唤众谋士议取下邳。荀彧说:“云长保护刘备妻小,死守此城。若不速取。恐为袁绍所窃。”曹操说:“吾素爱云长武艺人才,欲收为己用,不如派人说之使其来降。”郭嘉说:“云长义气深重,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这时,帐下大将张辽说道:“我与关羽有一面之交,愿往说之来降。”程昱说:“文远虽与云长有旧,我观云长非言词可以说服。我有一计,使云长进退无路,然后派文远说服,定能归降丞相。”

曹操忙问何计,程昱说:“云长有万夫不当之勇,非智谋不能取之。现今可派刘备手下投降之兵,入下邳城见关羽,只说是逃回的,伏于城中做内应。另派人引关羽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后再说其归降。”曹操大喜,即令徐州降兵数十,去下邳城投奔关羽。关羽以为旧兵,留而不疑。

次日,曹操派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来搦战。关羽不出战,夏侯惇派人于城下辱骂。关羽大怒,引三千人马出城与夏侯惇交战。约战十余台,不分胜负,夏侯惇拨马回走。关羽赶来,夏侯惇且战且走,关羽追赶约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支人马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关羽战至傍晚,无家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关公于山上遥望下邳城中火光冲天,原来,曹操已取了下邳,只教士兵举火以惑关羽之心。关羽见下邳火起,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其实这就是程昱的调虎离山之计,此时关羽情知中计,却也无奈。挨到天亮,再欲整顿下山冲突,忽见一人跑马上山来,原来是张辽。张辽上山来劝关羽投降曹操,关羽宁死不降,张辽晓以利害,关羽约三誓:一者,关羽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请曹操给刘备二位夫人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不许到门骚扰;三者,一旦知道刘备去向,不论何处,便当辞去。

后曹操应允,于是关羽投降了曹操。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文:副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译文:如果把敌人逼得太紧,它就会拼命反扑。让敌人逃跑则可以消减它的气势。对逃跑之敌要紧紧跟随,但不能过于逼迫,借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再去捕获它,这样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总之,不进逼敌人,并让其相信这一点,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计名探源: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种矛盾,在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竭尽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的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蜀军,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游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将其释放。以后孟获又用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他六次被擒,六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孟获终于感动了,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诸葛亮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蜀后主建兴三年),南蛮王孟获起兵十万反蜀,建宁郡太守雍闾,梓婀郡太守朱褒,越瞠郡太守高定相继投降,声势甚大。蜀丞相诸葛亮奉旨起兵五十万南征。在智破三郡叛军之后,大军继续向泸水(川滇边境)挺进。适逢马谡奉后主之命前来劳军。诸葛亮久闻马谡才智超群,便虚心问计。马谡曰:“属下有几句话要说,希望丞相能听我一言。南蛮所依仗的是这里的地远山险,心生二心很久了。虽然今天打败他们,等到我大军一撤,他们还会反叛。丞相大军到这里,必然很快平定叛乱;但班师之日,还要北伐曹魏;蛮兵若知国内空虚,会再次反叛。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丞相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使其心悦诚服。”诸葛亮很赞同马谡的见解,更坚定了心服孟获的决心。

第一次两军对阵,孟获战败,被蜀将魏延活捉。诸葛亮问他是否心服?孟获说:“山僻路狭,误遭埋伏,如何肯服?你若放我回去,整军再战,若再被擒,我便肯服。”诸葛亮当即下令放了他,并给他衣服、鞍马、酒食,派人送他上路。

第二次诸葛亮派马岱夜渡泸水,断了蛮军粮道,孟获被部将董荼那、阿会喃等缚送蜀营。诸葛亮对孟获说:“你前次说,若再被擒,便肯降服。今日如何?”孟获说:“这次是我手下人反叛,以至如此,如何肯服?”诸葛亮又将他放了,并领他参观蜀军大寨。亲自送至泸水边,派船将其送回。”

孟获第二次被放回后,首先将部将董荼那、阿会喃杀了,然后与其弟孟优商议以假降方式夜袭蜀营,孟优引百余蛮兵,搬载金珠、宝贝、象牙、犀角之类,渡过泸水,径投蜀军大寨而来。诸葛亮闻报,很快识破蛮兵诡计,决定将计就计再擒孟获。于是,吩咐赵云、魏延、王平、马忠、关索依计而行,各人领命而去,诸葛亮方才召孟优进帐,然后设酒款待。孟获在帐中听候消息,忽然有了消息:诸葛亮收了礼物大喜,将随行之人,皆唤入帐中,杀牛宰羊,设宴款待。二王(孟优)命我回话,今夜二更,里应外合,可成大事。孟获哪里知道,孟优已被诸葛亮控制,兴冲冲领兵前来,又中诸葛亮之计,第三次被活捉。但孟获仍然不服,他说:“这是因为我弟弟贪杯,误吃了你们的毒酒,并非我没有能耐,如何肯服?如果你放我兄弟回去,我们收拾兵马和你大战一场,若再被擒,方肯死心塌地归降。”诸葛亮第三次又将他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