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读者文摘精选全集——夏
13194800000012

第12章 人物传奇(2)

在爱因斯坦成名后,他同妻子的关系渐渐紧张起来。在他获得第二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思考和生活习惯,与妻子的关系终于无法维持,两个人只好分手。

后来他同爱尔莎结婚。她喜欢招待朋友到家里来喝茶,有时为了让爱因斯坦休息一下也会叫他下楼和他们一起聊天。他的回答往往是粗暴的声音:“不!不!我不!再这样打扰我,我简直受不了了!”爱因斯坦并不需要这些,他需要的是宁静的思考,而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他差不多独自生活在小阁楼里,那才是他自己的天地,他在那里几乎与世隔绝,全身心地和他研究的宇宙结合为一体。他在孤独中体会着快乐。

1936年,爱尔莎病逝。此后,更深的孤独一直陪伴着他。20世纪40~50年代,包括居里夫人、妹妹玛娅在内的亲朋好友相继去世,他遭受了沉重打击,孤独感伤不时流露出来。特别是当他看到由他和一些科学家为了维护和平而建议美国研制的核武器,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时,他自责不已。

1955年4月18日,76岁的爱因斯坦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在昏迷中含糊又痛苦地用他的母语急促地说着什么,这是他最熟悉最自然的语言,也是心底里最感温暖和痛苦的东西。

曾国藩如何读书

晟肱/文

曾国藩,清代名臣,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乡僻壤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直否;

十一、写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做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在军务繁忙之际,犹定申、酉、戌、亥四个时辰温旧书,读新书,偿外债(指诗文债、字债),写笔记。同治元年(1862年),他任两江总督,白天忙于军政事务,夜里仍温读诗文。他自道光十九年(1859年)正月初一起写日记,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二止从未间断,数十年如一日。

他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善于读书,深得要领,曾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其见解可谓精辟至极。曾国藩读书注重消化归纳,从而提出自己的精当见解。

他很重视做读书笔记,除经史外,常随手摘记,使得他的读书精深有用。曾国藩曾说:“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曾国藩喜欢读史,曾写成《历代大事记》数卷,以此作为重要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最好的投资

张建伟/文

2006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沃伦·巴菲特个人资产420亿美元,稳坐全球富人的第二把交椅,被人称为“华尔街股神”。

最近,英国《泰晤士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他:“在您至今所进行的投资中,哪一次的收益最高?”沃伦·巴菲特想了想,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个发黄的笔记本,笑呵呵地说:“就是这个。”记者不信,说:“您在开玩笑吧?”这时,他严肃起来:“不,先生,这是真的。这个笔记本是我小时候以0.5美元买的,现在已成为我最珍贵的财富了。”记者带着疑问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宝贝,才发现上面记录了他的突然闪现的投资想法以及一些生活和投资经历,后面附有一些评论性的感受,其中几段是这样的:

7岁那年,我向父亲要一点零花钱,买一本很好看的漫画书,父亲不给,让我自己想办法。于是,我只好像别的孩子那样去送报或做点别的短工。(第一次拿到自己挣钱买的东西,有一种很高兴和自豪的感觉。)

11岁时,当许多同龄孩子读报上的体育新闻或玩球时,我以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没多久股票跌至27美元,我坚持不卖,最终以38美元的盈利脱手。(要学会自己做决定,要有自信和耐心。)

12岁时,再次购买股票,价格一路暴跌,最后,很久在低价上徘徊,遭受挫折。(不要轻易涉足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不然很容易因为光线昏暗而跌倒;明亮的道路也不需要去了,那里太挤了)

14岁时,我已经打了好几份送报的零工,并把它当做一项业务来经营。我每天送500份报纸,我把送报的线路安排得极为合理。我还利用送报的机会向客户推销杂志,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有时候,努力还不够,还必须用点智慧,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15岁时,我与伙伴连手在理发店安装了一个弹球机,这项业务每月挣50美元。17岁时,我以1200美元卖了弹球机。随后,我又和人合伙买了一辆劳斯莱斯,并以每天35美元的价格出租。(开始创业时,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我们需要一个伙伴。)

从开始上学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放学后,我都要阅读股票指数和图表以及《华尔街日报》。读大学后,我阅读了能够接触到的各种投资和商业类书籍,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尝试各种投资方法,力图找到一套框架体系。犯了很多错误,也吸取了许多经验教训。(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了解学习它,实践它。虽然遭受了不少失败,但是总算掌握了一些规律。)

“这真是一笔无穷的财富啊!”记者由衷地赞叹道。

沃伦·巴菲特稍稍一顿,接着说:“这笔财富已经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它本身都在随时间而不断地增值,因此,可以说,它是我最成功的一次投资了。”

温柔的倾诉

任海杰

就像有些作家,要么不写,要写就是长篇巨著。翻开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作品目录,你会发现都是一部部篇幅宏伟、势大力沉的大部头作品:《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罗林格恩》、《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发尔》……无休止的旋律和着绵延的人声如茫茫森林如汪洋大海向你涌来,在你感到酣畅淋漓的同时,又密得有点透不过气来。强悍的瓦格纳以罕见的天才和顽强的意志在这些巨著中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过,在瓦格纳这一矗立的巨岩中,却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这就是他为爱妻科西玛生日而写的《齐格弗里德牧歌》。虽然这只是一部演出不到二十分钟的小作品,却是瓦格纳的名作之一,有的乐迷对它的喜爱甚至超过瓦格纳其他的皇皇巨著,因为这是瓦格纳少有的深情绵绵的温柔倾诉,它缘于瓦格纳晚年那不平常的爱情和婚姻。

1864年,瓦格纳已经51岁了。经过长期流亡,他负债累累,身心俱疲,妻子明娜也离他远去。这时“贵人”出现了,他就是当时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路德维希二世非常赏识瓦格纳,他不仅替瓦格纳还债,还以国宾相邀,给予丰厚的年薪。就这样,几乎是转眼间,瓦格纳便峰回路转,在慕尼黑近郊的一座别墅里过上了舒适安逸的日子。

瓦格纳当然不是贪图享受之辈,他要利用这难得的好时光,好好干一番。于是,他邀请自己的助手彪罗一家前来居住,帮助自己排练上演新作。彪罗欣然接受邀请,他决定先让妻子科西玛带两个孩子前去,自己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再去。

科西玛是李斯特和一位情妇所生的女儿,那年26岁。十年前,瓦格纳在拜访李斯特时曾见到过科西玛。李斯特和瓦格纳的关系一向很好,在瓦格纳的音乐遭到非议时,李斯特一直是瓦格纳最坚定的支持者。可想而知,科西玛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早就对瓦格纳非常了解,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崇拜的。所以,当彪罗兴冲冲赶到瓦格纳的别墅时,科西玛和瓦格纳已经是如胶似漆难分难舍了。关于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说法,即科西玛并不是彪罗派去的,而是她带着孩子自己找上门的。她为什么这时找到瓦格纳,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科西玛与瓦格纳的感情一触即发,并不是她一时冲动,也不是像有些人所认为的她是被瓦格纳所骗。后来的事实证明,科西玛这一人生的重大转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不排除激情和独特的性格)。

第二年,也就是1865年,科西玛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女儿伊索第(她以前和彪罗已生有两个孩子),不过这个女儿的父亲不是彪罗,而是瓦格纳。1866年,科西玛又生下了第四个女儿亚娃,这个女儿的父亲仍然是瓦格纳。1869年,又一个男孩齐格弗里德诞生了,他的父亲还是瓦格纳!

如此大逆不道,那还了得!于是,朝野上下一片责骂,向国王施压。瓦格纳和科西玛当时所面临的处境可想而知,连生性风流倜傥的李斯特也为此与瓦格纳反目。众叛亲离之下,瓦格纳只好带着科西玛和孩子逃到国外。

其实,在这件事上。压力最大的是科西玛,她的所作所为任世人怎么骂都可以。她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事情发生后,她并没有马上选择离婚,她既想保存和彪罗的家,又割舍不下瓦格纳。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心灵的呼唤时时在她的心中左冲右突,那种内心的煎熬只有她自己知道。一直到了1868年。她决定要作出艰难的选择了,她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把埋藏在心中长达五年之久的意念付诸行动了。虽然这行动既非我的强求,也不是出于事前谋划。这是命运使我这样做的。”

1870年8月。科西玛终于与彪罗解除了婚姻,并与瓦格纳正式结为夫妻。这时,科西玛32岁。瓦格纳已经57岁了。经过长期的动荡不安,他们终于在瑞士卢塞恩市近郊的一幢楼房里安居下来。

瓦格纳一生与不少女人有过交往,并有多年的婚姻史,但他与前妻明娜没有孩子。这一直是他的心病。现在。科西玛一下子为他生下一儿二女,又为与他最终结合经历了种种磨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瓦格纳怎么能不为此感动?瓦格纳性格狂妄,是个很强硬的男人,很少情意绵绵。但这回面对科西玛,他真的动情了。他决定要献上一件特殊的礼物来表达自己对科西玛的深爱和感激之情。

为了能给科西玛一个意外的惊喜,瓦格纳决定对这件礼物进行保密。

再说科西玛,自从与瓦格纳公开举行了婚礼,并在新居安家后,她多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安定下来了,她要细细品尝和体味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但最近她发现瓦格纳的表现有些“诡秘”,平时瓦格纳每创作新作,科西玛自然是第一读者,她甚至还要帮助瓦格纳抄写乐谱。可近来瓦格纳似乎在背着她写什么东西,问他。他也不说,最多冲她神秘地一笑。不仅如此,瓦格纳还常常带着手下的一帮人进进出出,行踪不定,不知道在干些什么。科西玛知道瓦格纳的性格,他不想说的事你再问也没用。于是她就问他手下的人,谁知他们也个个守口如瓶,或是摇头,或是笑笑,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这就令科西玛的疑心更大了;我已对他如此忠诚,他还有什么事不能对我说?他还有什么事需要瞒着我?科西玛甚至敏感地想到,瓦格纳会不会又有了别的女人?

1870年12月24日的晚上,科西玛像往常一样睡了。也许前几年的日子过得太累了,近来她特别好睡。她睡得很沉很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迷迷糊糊中,科西玛渐渐苏醒了——不,她是在一阵优美的乐声中醒来的,小提琴深情的旋律,和着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奏出一个个爱和幸福安宁的主题……哪来的这么美妙而又熟悉的音乐?这时候天已亮了,科西玛下了床。拉开卧室的窗帘——啊!只见瓦格纳和15名乐队队员自上而下地站在楼梯上,瓦格纳正指挥着队员们一边演奏,一边面向科西玛微笑着——科西玛突然明白: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原来这是瓦格纳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科西玛的泪水夺眶而出!

早餐后,瓦格纳又一次指挥乐队演奏了这一首曲子,正式拉开了隆重庆祝科西玛生日的序幕。这首曲子就叫《齐格弗里德牧歌》。多少年后,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为此感叹道:当那天清晨科西玛在乐曲声中醒来时,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直到2001年8月,我才看到几张有关瓦格纳、科西玛和齐格弗里德的照片。一张是1873年的三人合影。坐在中间的齐格弗里德才四岁,容貌像个小天使,很有几分李斯特的俊逸。一张是1880年瓦格纳和齐格弗里德的合影,11岁的齐格弗里德天庭饱满,神采奕奕,无论是形象还是神态都酷似瓦格纳。瓦格纳的右手在抚摩齐格弗里德的右肩,目视前方。似乎在默默嘱咐儿子:你要继承我的事业。而齐格弗里德也依偎在瓦格纳的胸前,似乎在静静聆听父亲的教诲。还有一张是瓦格纳和科西玛的合影(日期没有标),坐在沙发上的科西玛仰着脸,与站在她面前的身穿燕尾服的瓦格纳双手相握,两人四目相视,含情脉脉,无限爱意尽在不言中。

在瓦格纳的晚年,为了能有一个能忠实完美展现他乐剧原貌的演出场所,瓦格纳倾全力建造了一个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并每年举行一次音乐节。专门集中上演瓦格纳的剧目。瓦格纳在世时,音乐节自然由瓦格纳主持。瓦格纳去世后,这个重担就落到了科西玛的肩上。为了忠诚履行瓦格纳的使命,科西玛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并带领儿子、媳妇把这一使命一代代传下去。直到21世纪的今天,拜罗伊特音乐节的主持仍由瓦格纳的孙子、齐格弗里德的儿子担任。这一音乐史上的奇观似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回头想一想,如果没有科西玛,没有她为瓦格纳留下的后代,这一切的一切,真还不知从何说起。瓦格纳的音乐历经一百多年的沧桑,仍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并在演出中有所创新,科西玛实在是居功至伟的。为此,我们应该感谢科西玛。然而,科西玛在世时,世人又是如何评价她的呢?就是在今天,说到科西玛,有人仍会轻蔑地说她是个“风流女人”,这实在是很不公平的。世上有些事真不好说,科西玛有如此遭遇,想明白了也不奇怪。我只是对瓦格纳有点小小的意见,你既然是把这首曲子献给科西玛的,为什么不直接命名为《科西玛牧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