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读者文摘精选全集——秋
13194400000009

第9章 涉世之道(2)

大学生职业准备八指标

袁岳/文

至少实习三次或者兼职三次:可以在暑期实习,也可以在平时就找到兼职或者非坐班实习机会——有很多创意和设计类工作是不需要坐班的。建议实习与兼职不要集中在一类工作中,也不要仅限于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

四年中至少认识150个可以联系的陌生人:建议大学生都印自己的名片。一般而言,你每给出100张名片可以收回30张左右名片,其中你可以大致与10%的人保持联系。大学四年,你至少要发出500张名片,大致回收150张,你可以和其中15人成为比较熟悉的朋友,发展4~5人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组织与参与三个以上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学生社会公益发展项目:当你作为组织成员时的身份与你的个人是两个不一样的人格形象,不见得每个人都是团队活动能手,但是不要丧失与放弃发展自己组织人格的机会。

读240本课外书:我们要学会用快读法在大学里读完240本书,平均每学年读60本书,大致相当于每一周读一本书。其中最好的一种快读方法是一组朋友一起分工读书,然后用邮件分享读书要点。

考察至少三个从未去过的地方:认识各地风土人情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方式,可以扩大跨文化的能力。地方距离越远越好。也可以把朋友关系发展起来,可以交换行住资源,降低旅行成本。

尝试与掌握十条人情世故:80后与90后普遍不掌握人情世故,在这方面的技能会让人们感到我们特别能设身处地,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同。

每周尝试写一篇博客:把博客当成自我总结与反思,以及观察社会生活与周围人群的工具,博客的写作可以使我们拥有流利的笔头表达能力与思维分析能力。如果每周写一篇博文,四年就能写240篇,如果你能把这样的博文精选一些编成一本成长日记附在你的求职简历后面,我相信你会显得非常独特。

尝试一次创业:可以在淘宝网上开个小店,也可以在自己有兴趣或者专长的领域尝试创办公司,也可以尝试创办一个致力于社会服务的学生公益团体,如果让我再给个具体的目标,你要在大学四年至少挣到过自己的5000块钱。

完美的工作

AichardiLeiderDayidA.Shapiro/文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完美的工作”:一个人拥有一间可爱的办公室。收入可观,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能无拘无束地游览美景胜地,而且没有人对你指手画脚。

遗憾的是,这种工作根本不存在。每种工作都有它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很难想象有哪种工作会令人十分满意。

内心的指南

“完美的工作”并不是指真正乐在工作中,它也不是一种生活标准。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和存在。完美的工作中,你可以将自己最擅长的才智发挥出来,应用到你孜孜追求的事业上,工作的环境正适合你的个性和价值观念。人们也的确在寻找、发明或创造这类工作。

对于拥有“完美工作”的人来说,他们的才华、激情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而且他们时常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成就感。他们心存一个内在的指南,使他们永远追寻着他们在生活中的目标。他们对于时间和金钱这两项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有着明确的把握。面对生活中的障碍,他们只当做这是生活的本色。那么,我们能否创造“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当然可以。我们都有一个核心的需求,希望参与富有意义的追求并在工作中能感到受重视。

在Small is Beautiful(《小即是美》)一书中,E.F.Schumacher(舒马赫)指出,工作具有三个关键功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发挥和提高自身才能的机会;能通过和别人一起共事来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提供生存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需要找寻机会在工作中实现这三点。我们中间的多数人第三点做得相当好,但我们在与别人合作和共事方面能做得更好。事实证明如此做法才是发挥和提高我们才智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问题

寻求生活的意义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是你“早晨为什么起床”的原因。人生的目标帮助你选择自己的人生该走向何方。

你的目标是你的一种发现。人们往往要经过一番危机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不过以下问题能让你在未落入危机前发现你生活的目标。

1.你有何才能?把它们全部列出来,选择三种最重要的才能,然后把每种才能用一两个词来表达,如“我最重要的三个才能是我的听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你的追求是什么?什么是你梦寐以求的,使你希望为之付出更多的精力?究竟在哪些事情上你愿意一展才华?在哪些主要领域你愿意投入自己的才力?譬如,“我的追求是从事成人发展和帮助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目标。”

3.什么环境让你感到如鱼得水?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适合你发挥才能?如,“我经常在随意的学习环境或与别人一起游览自然风景时,展现出我的才华。”

现在,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列出来,将每个答案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举例来说,“我的生活目标是利用我的听力、创造力以及表达能力帮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发现他们的生活目标。”

确保你的生活目标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心中牢记你的生活目标对你大有裨益,尤其是当你处在生活转变期时更是如此。通过这种方式,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也就变得更加合乎情理,而且你能更好地将生活中的变化同全新的视野及健康的选择联系起来。

当你明确你的生活目标时,就能更加容易地规划时间和找出真正的生活优先级。但是坚持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并不容易。事实上,你越是看重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似乎越难保持对生活目标的追求。那么,该怎么办?从小处做起。每天只处理一项与人生目标有关的优先任务。借此,你最终会发现那条贯穿你生活的“金线”,一条领你走向个人目标的道路。

存钱不如存朋友

陈高友/文

在三十五岁以前,我一直以存钱为乐趣。那时,我在一家效益并不是很好的服装厂上班,每天工作八小时,月底时到财务科领取千把元的工资,拿回家一番精打细算之后,把剩余的钱一分不落地存进银行。这种日子虽不会大富大贵,可看着存折上不断增大的数字,也感到一种满足的快乐。

可是在我三十六岁那年,这种日子被打破。单位倒闭,我失业了。老公的工资连每月最基本的开支都不够,甭说存钱了。眼看着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少,支出捉襟见肘之际,朋友陈莉给我提供了一个信息。

这几年,我俩并没有太多来往,我只是听说她办的服装厂非常红火。陈莉说话开门见山:“听说你失业了,有一个品牌服装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很有市场潜力。做这个品牌的代理商,一定有钱赚的。”我听了连连摇头:“这种大生意不是我能做的。”她说:“生意再大也是人做出来的,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业务上我也会帮忙。”见陈莉如此诚心,我答应先试试。

接下来的日子,在陈莉的帮助下,我与厂家签订代理合同,并按照她的指导,逐一到本地的各大商场联系业务。这样忙活一个多月,一算账,我竟有五万多元的赢利。

后来,我从别人口中偶然得知,这个生意陈莉原本是要自己做的,她已经认真地考察过市场,认为有钱可赚,不知为什么会把这个大好机会拱手让给了我。我满心疑问地找到陈莉,她笑着对我说:“虽然我们已经好多年不来往,可你这个朋友永远存在我的心里。”

原来,几年前陈莉初涉商海,由于经验不足,一次投资失败,亏得血本无归。她想从头再来,可是没有资金,便找朋友们借钱。按她当时的状况,没人敢借给她。她借来借去便来到我家,其实她并没抱太大希望,因为我们并没有深交,再说,我那时有一个“葛朗台”的外号,可见节俭的程度。

可我听她讲完之后,想了想,到银行取了三万元钱给她,说:“这三万元是我所有的积蓄,你拿着,我相信你一定能东山再起的。”她没说“谢谢”之类的客套话,只是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这个亏几十万元都没掉一滴泪的女强人,竟然为了三万元流下眼泪。

一年后,陈莉拿着五万块钱来还账,我只收了自己的三万元,那两万元让她拿回去。我借给她钱并没想过回报,我只是觉得谁都有遇到难事的时候。陈莉对我说:“是你的三万元钱和你的友情,才有我的今天。我帮你做这宗生意,权当是我还你的利息吧。”

从此以后,我又有了存朋友的习惯。其实比起存钱,存朋友更加合适,因为存朋友而得的利息,会成为你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一个被贬者的职场奇迹

[美]刘墉/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新闻圈的真实故事:

麦克是电视记者,由于口齿清晰、相貌堂堂、反应又快,所以除了白天采访财经线,晚上还播报7点半黄金档新闻。

按说他事业应该一帆风顺,却因为人不够圆滑,而得罪了他的直接上司——新闻部主管。

在一次会议中,新闻部主管突然宣布,麦克不准播黄金档,改播深夜11点的直播新闻。所有的人都怔住了,麦克更是大吃一惊,他知道自己被贬了,但是极力镇定,甚至做出欣然接受的样子。

从此,麦克每天一下班就跑去进修,并在10点多赶回公司,预备夜间新闻的播报工作。他把每一篇新闻稿都详细过目,充分消化,丝毫没有因为夜间新闻不重要,而有任何松懈。

渐渐地,夜间新闻的收视率提高了,观众好评不断,终于惊动了总经理。

总经理下令,由麦克播晚间新闻。于是,麦克被新闻部主管“请”回了黄金时段,并在不久后获选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

心有不甘的新闻部主管,终于想出了修理麦克的办法,他故意当众宣布:“虽然麦克是学财经的,但是由他采访财经新闻容易产生弊端,以后改跑其他战线。”

对跑财经已颇有名气的麦克,这简直是当面的侮辱。麦克怒火中烧,但他知道只要自己爆发,就落入敌人的圈套了,所以,他默默地承受了。

某日,总经理打电话给新闻部主管:“后天有财经首长来公司晚宴,请麦克作陪。”

新闻部主管应付道:“麦克现在不跑财经线了。”

“不跑也得来,他是专家。”

从此,每有重要的财经界人士到公司去,都由麦克作陪并专访。渐渐地,观众甚至同事,都耳语着:麦克现在是大牌了,只有要人才由他出面。而每一位曾经接受麦克采访的人,都以此为荣。没有被麦克采访的人,则有了怨言。

“不能厚此薄彼,以后财经一律由麦克跑,别人不要碰。”总经理终于下了令。

麦克被“请”回了财经部。

两年后,原来的新闻部主管调职坐冷板凳,新任的主管上台,正是麦克。

能忍人所不能忍,必能成人所不能成。麦克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