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13182900000040

第40章 控制情绪,学会制怒

愤怒情绪是人性的一大弱点,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动怒,这是一种心理病毒,它比其他身体疾病更加厉害,能摧毁人的一生。想有所成就的人,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培养控制情绪的好习惯,学会制怒,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幸福的人生。

很多人有动辄发怒的习惯,虽然他们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但是当遇到某些令人生气的事情时,依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任这种不良习惯兴风作浪。发泄过后,他们也许会说:“是的,我也明知自己不该发怒,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种说法明显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因为,这种坏习惯是可以用好习惯替代的,那就是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大凡意志坚强者都能做到这一点。

其实,并非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说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人们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人们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精神愉快、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

愤怒既是你做出的选择,又是一种习惯,它是挫折过后的自然反应。事实上,无端愤怒是一种精神错乱,每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便有些精神错乱。以此类推,当你气得失去理智时,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发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往往会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沮丧、灰心感便油然而生。然后,你便会作出愤怒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便把愤怒当成了一种本能习惯,认为它是人的本性之一,是理所当然的。一旦这种想法产生了,动辄发怒的坏习惯就不易改正了。而它将会阻止你的成功。

大凡有作为的人是不会被愤怒情绪左右的。历史上有好多这样的例子:

公元前283年,刘邦与项羽在战场上进行激烈的战争,就在此时,韩信攻占齐地后派人给刘邦送信,要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见信后勃然大怒说:“我被困在这里天天盼他来解围,他却想自立为王。”正在这一时刻,张良用手拉了拉刘邦的袖子,悄声对他说:“现在战场形势于我不利,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不如答应他的要求,立他为王以稳住其心,否则他会倒戈叛乱的。”刘邦这才恍然大悟,忙改口对使者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就当个真王,哪能当假王呢?”这一步棋稳住了韩信,使韩信尽心竭力地为刘邦效命,为汉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时期,关云长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杀!此事激怒刘备,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都无济于事,实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赵云所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宜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汉,当图中原……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上交,不得卒解也。”诸葛亮也上表谏曰:“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皇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刘备看完后,把表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议。”执意起大军东征,最终导致兵败,自己也因此丢了性命。

从这两件事中就可看出,在关键时刻是不可以让怒火左右情绪的。不然有可能为此付出代价。

只要能消除愤怒的恶习,控制情绪的好习惯便会自然生成。那么,怎样消除愤怒这一恶习呢?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了解愤怒的误区

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心中的愤怒,可以以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然而,不妨想想,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且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愤怒情绪,虽然世界绝不会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失望;但无论如何,要消除那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

每当以愤怒来应对他人的行为时,心里会发出一个声音:“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甚至会喜欢你。”然而,别人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也不会事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因此,自己那美好的愿望则永远不会实现。因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的表现,是禁受不住困难打击的象征。这种表现往往使自己陷入发怒的误区,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自寻烦恼。仔细想想,这是一种多么愚蠢的行为啊!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别人有权以自己的方式说话、行事,没有必要理会你对此事的态度和看法,也不可能按照你的意愿行事。想到这些,愤怒的情绪就会被理解所代替。

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看自己的笑话,甚至会引发生理上心理上的病症。当遇到令自己生气的事情时,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选择前者会成为恶习下的牺牲品,而选择后者则是控制不良情绪的成功者,久而久之就能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了,对情绪的收放也能掌握得恰到好处了。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这样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愤愤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在你心里,同样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如果别人能和自己一样,那么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才能消除心中的怨忿。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可取的。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烦恼。他应为自己这种愚蠢的行为负责。”

所以,为了消除发怒这一误区,首先要以一种平静的方式勇敢地表现出自己的愤怒;然后,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最后,不再对任何人的行为负责,不因为别人的言行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总之,只要自尊自重,拒绝受别人的控制,便不会用愤怒折磨自己。

(2)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生活中有些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严格得近乎呆板,这当然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只要人们观察一下周围那些精神愉快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善意的幽默。让别人开怀大笑,在笑声中观察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这是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对于“幽默”这个词,我们也许并不陌生,然而,究竟什么是幽默呢?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人的个性、兴趣、能力、意志的一种综合体现,它是语言的调味品。有了幽默,什么话都可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它是引力强大的磁铁,可以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引入磁场中心,让每个人的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它是智慧的火花,可以说,幽默与智慧是一对孪生儿,是知识与灵感勃发出的光辉。幽默中渗透着一种紧张的意志,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一个奋力进取者。幽默也能展示人乐观豁达的品格。

半夜时分遭到小偷光临,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可巴尔扎克却不这么认为,他与小偷开起了玩笑。

巴尔扎克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却常常手头拮据,穷困潦倒。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觉,有个小偷摸进他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乱摸。巴尔扎克惊醒了,但他并没有喊叫,而是悄悄地爬起来,点亮了灯,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就更别想找到啦!”

幽默,实在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

(3)愤怒的表现形式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到人们动怒的情形。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人们陷入不同程度的愤怒,从轻微的烦躁不安到严重的咆哮大怒,尽管愤怒是一种逐渐形成的习惯,但它也是一种侵蚀人际关系的病症。下面是人们愤怒的常见原因:

①当他人干事马虎、丢三落四时动怒。尽管你的怒气很可能会鼓励别人继续自行其是,而自己也会继续气下去。

②对无生命的东西动怒。要是你胫骨给撞了或大拇指给锤子砸了,尖叫一声倒可以减轻不少痛苦。但如果你为此大动肝火并做出某种不良行为,如用拳头砸墙,那么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加剧痛苦。

③因丢失东西动怒。不管你怎样咆哮大怒,丢失的钥匙或钱夹都不会物归原主。相反,它只会阻碍你有效地寻找遗失的物品。

④因自己不能控制天下大事而动怒。你可以不满意政治局势、外交关系或经济状况,但你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性却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了解到愤怒情绪的来源以后,便可以对症下药找出控制愤怒情绪的有效方法,如:

①当你愤怒时,首先冷静地思考,提醒自己:以消极的态度看待事物,现在也必须如此,自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②当你想用愤怒情绪教育孩子时,可以假装动怒:提高嗓门或板起面孔,但千万不要真的动怒,不要让愤怒折磨自己。

③不要欺骗自己。你可以讨厌某件事,但你不必因此而生气。

④当你发怒时,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如果一味禁止别人这样做,只会加剧自己的痛苦,要学会允许别人选择其言行,就像坚持自己的言行一样。

⑤请值得信赖的人帮助自己。每当发怒时,让别人提醒你控制情绪。当你接到信号之后,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自己的情绪。

⑥在大发脾气之后,大声宣布自己又做错事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

⑦当你要动怒时,尽量靠近你所爱的人。

⑧当你要动怒时,花几秒钟冷静地描述一下当时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以此来消气。最初10秒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你熬过这10秒钟,愤怒便会逐渐消失。

⑨不要总是对别人抱有期望,只要没有这种期望,愤怒也就不复存在了。遇到挫折时,不要屈服于挫折,应当接受逆境的挑战。这样你便没有空闲来动怒了。

愤怒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会妨碍人的生活。同其他所有误区一样,

愤怒使你以别人的言行确定自己的情绪。

(4)避免发怒的方法

愤怒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古代素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生理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时,会有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胆汁增多、呼吸紧促、脸色改变,甚至全身发抖。这种情况对人的健康不利是不言而喻的。

怎样做才能控制发怒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遇到令自己发怒的事情时,应当力求避开,眼不见,心不烦。这是自我保护性的制怒方法。

②在遇到令人发怒的事时,大脑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灶,这时如果主动在大脑皮层里建立另外一兴奋灶,用它去找到或消除引起发怒的兴奋灶,这样就会使怒气平息。

③怒从何来?常常是虚荣心强、心胸狭窄、感情脆弱,盛气凌人所致,对此,可以用疏导的方法将烦恼与怒气导引到高层次,升华到积极的追求上,以此激励起发奋的行动,达到转化的目的。

④这是一种主动的意识控制,主要是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意志修养缓解和降低愤怒的情绪。有人在要发泄怒气时,心中默念“不要发火,息怒、息怒”,会收到一定效果。

人应该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控制情绪的波动。千万别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