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看见未来
1316700000047

第47章 后记 未来正浮出水面

后记

未来正浮出水面

多年来,有关后工业时代最经典的提问是以这样一句话开始:未来会怎样?而且,提问的次数越多,似乎人们由此产生的疑惑就越多。未来真的可以预知吗,即使你是最不愿意想的那一个,那么面对有可能让自己面临重大改变的现状,还能说一切无关紧要吗?

短短十年中,世界上已经发生了难以想像的变化,无处不在的网络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网络上密匝的信息正好形成了一种虚拟化平台,它的出现,使机会变成了一种成本,话语权从精英阶层转移出来到了公众手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建筑了形成未来世界的“开放与参与的架构”。

未来究竟怎样呢,在人们的脑海中一直存有着这样的场景: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实验场”,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随着地缘界限的消失,属于旧工业文明的传统场景渐行渐远,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旧的模式解体的过程,过渡常常带来超过想像的痛苦……

这是一个属于蜂巢经济的时代,浮现在眼前的不仅是一串串由精英们给出的扑朔迷离的数字,网络全球化将会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包括思想和收入,而人们几千年来默守的传统更可能在“数字鸿沟”中被遗弃。

这是一个属于机会成本的时代,比一台计算机更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答案是两台计算机,在锁定效应、网络虚拟效应不断冲击着社会经济的时候,人们印象中物以稀为贵的想法将会彻底改变。人们将更借助于共享效应,随着人们拥有电脑的数量增多,这台计算机的价值也将随着增大。这不是物质量变的力量,而是共享普及的价值。普及之所以比稀有重要,正是源于边际效用递增、网络效应、临界容量等因素。共享程度越高的东西越有价值。例如软件,当复制的生产成本几乎忽略不计的时候,其标准价值的提升速度令人吃惊。

在未来,世界更像是一个转动的水晶球,人类用以创造和维持自身的工具在不断进化,借以抵御自己所面临的种种危机。社会从一个不稳定的平衡状态,转移到另一个不稳定平衡状态。

人们无处不在协调地行动——从在农田里种地这样的简单工作,到蜂巢般的自动化工厂。每个人都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化空间,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合作或竞争,种族、肤色、语言等所有差异都被打破了,人类通过海底光缆和网络就能实现新的社会分工。然而,完全的竞争也意味着一个残酷的实验场,未来世界强调更多的或许会是利益均等,因为一个“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有时是极不公平的。许多人们认为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实际上需要不止一个人的努力:甚至一本书,还需要编辑、出版商、设计师、印刷厂、仓库保管员、卡车司机和其余许多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设网络的人的合作。

在即将到来,或者说已经部分地到来的人类未来世界,关于生命形态的许多匪夷所思的猜想都将成为可能,人们一方面在享受着数字实验所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传统的道德规范的坍塌所造成的精神上的迷惘与失落。

在未来,也许人们会有所收获,也许会失去更多。未来世界正在浮出水面,世界顶尖的专家们正在用他们的推测给出一个个答案。